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印發政務公開工作重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主抓、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國務院廉政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年全國和省黨務、政務公開及省紀委八屆五次全會、市紀委屆五次全會工作部署要求,以促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為重點,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推動黨務、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圍繞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開展政務公開工作
(一)抓好促增長調結構中的政務公開工作。按照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宏觀調控、結構調整、自主創新、“三農”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規范和節約用地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公開。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及公開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和糾正暗箱操作行為,為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提供有力保證。
(二)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公開。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和省、市工作部署,以全市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為突破口,切實把公開透明原則貫穿于工程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核準、實施、監管以及資金管理使用全過程。建立健全項目信息公開目錄,制定相關標準和程序,健全和完善考核評估和監督機制,認真解決工程建設信息不透明、公開不規范等問題。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公開項目資金種類、數量和使用情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嚴防個人決定大額資金使用和重大項目安排。
二、深入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三)著力機關“陽光權力建設”。堅持政務公開與機關業務、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相結合,完善行政職權法定化、公開化、規范化、電子化、績效化標準,建立健全行政決策、執行、監督體系,深入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市政務公開辦今年繼續在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項城市進行試點,同時將全市民政系統納入試點范圍。一是推進決策公開。完善公眾參與、專家咨詢和評估、聽證制度,逐步推進決策過程公開。二是優化固化行政流程。加大依法清理審核行政權力力度,編制職權目錄,繪制行政職權流程圖,力爭在年底前完成清理和向社會公開公布任務。加強電子政務、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啟動網上行政審批一期工程,依托電子政務平臺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三是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裁量標準、適用規則和內部制約制度,健全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政執法監察和政府法制監督體系,加強《省人民政府關于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若干意見》(政〔〕57號)落實情況的后續監管。四是加強審批公開和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管理。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大力推行網上審批。創新行政服務中心管理機制,做到一家機構履職、一個窗口對外、一枚印章審批,認真總結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經驗,推進全市行政服務中心提升服務水平。五是強化內部公開。探索建立科學合理、便于操作的機關和單位內部公開機制,認真公開干部職工關注的人事任用、政府采購、基建工程、重大決策、班子成員履職及廉潔自律、財務收支等情況,提高機關工作透明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內部監督,保障干部職工對機關和單位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防止少數人或個人濫用權力。
(四)推進公務消費和財政預算公開。將公務消費納入政務公開范圍,探索建立系統規范的財政預算公開機制。加強節約型機關建設,推進公務消費改革,把樓堂館所建設、車輛燃修、會議、接待、差旅、公款出國(境)、日常辦公經費支出等公務消費納入政務公開重點內容,通過有效的公開和內外部監督,促進公務消費公開透明。市政務公開辦將會同市財政局,在全市財政系統推廣焦作市“陽光財政”的經驗。建立財政信息公開、責任追究、考核評議等規章制度,推進社會公眾參與財政預算,規范財政資金使用,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三、積極推進黨務公開
(五)建立健全黨務公開體制機制。各級黨委(黨組)要把黨務公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由主要領導牽頭、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領導和辦事機構,對本地、本部門黨務公開工作進行統一指導和協調。切實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黨員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六)全面推行黨的基層組織黨務公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即將出臺的《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試行)》。針對不同類型黨組織的特點、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和條件,分別制定黨務公開目錄,確定公開的內容、范圍、形式、時限等。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全面真實公開目錄所列內容。建立完善例行公開、依申請公開、黨內情況通報、黨內情況反映、重大決策征求意見、黨委新聞發言人、黨內事務聽證咨詢、監督檢查、考核獎懲制度,為黨務公開提供制度保證。
(七)探索推進黨的地方組織黨務公開和縣(市、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著力抓好川匯區黨務公開和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川匯區作為全省黨務公開和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要突出黨的地方組織黨務公開特點,圍繞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加強制度創新,以制度規范公開和權力。通過有效的公開和社會監督,促使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四、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八)加大主動公開力度。堅持把主動公開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渠道,擴大主動公開信息量。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建立社會熱點跟蹤機制,提高群眾滿意度。建立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制度,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各級政府工作報告要適時通過媒體、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鼓勵和引導群眾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評議和監督。
(九)妥善處理依申請公開。加強對申請公開工作的指導,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答復機制。對申請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或部門多個內設機構的,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明確責任,確保答復意見統一。探索建立公共利益評估機制,對申請人申請事項進行科學合理評估。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敏感問題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高回復質量。
(十)完善監督保障機制。各縣(市、區)要把政府信息公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內容,考核分值所占比例不應低于4%。研究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評估核心指標體系,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全面、真實。完善責任追究制度,認真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堅決糾正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行為。
五、深入推進司法公開
(十一)著力推進“陽光執法”。在法院系統試點的基礎上,全市檢察、公安、司法行政機關全面推進司法公開。深化“陽光審判”、“陽光檢(警、獄)務”活動,依法向社會公布執法依據、程序及結果,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群體性事件,第一時間權威信息。對群眾意見較多的重大疑難案件,探索建立公開聽證、公開審查制度,增強執法陽光度。對容易發生執法偏差、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建立健全案例指導制度,規范自由裁量權。建立執法公開定期檢查制度和投訴、督查機制,確保當事人和社會監督權益落到實處。全面實施訊問、庭審全程錄音錄像,防止發生刑訊逼供等問題。穩步推進庭審網絡同步直播,進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開展“法院開放日”、“檢察開放日”活動。健全依當事人申請公開、“天天院(局、獄、所)長接待日”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促進執法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六、深化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及基層政務公開
(十二)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把群眾關注的住房、食品、藥品、農資、環保等民生熱點問題納入辦事公開范圍,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暢通雙向溝通渠道,建立和完善群眾評價體系,提高服務水平。推進辦事公開向農村、社區延伸,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市政務公開辦將會同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電力公司,在院校、醫院、電力系統全面推行三系統試點經驗,重點圍繞招生錄取、醫藥購銷、基建項目等熱點環節,認真推進辦事公開;會同市城市管理局將水務公開納入試點范圍,服務和保障民生。
(十三)推進鄉鎮政務公開。推進電子政務向鄉鎮和行政村、社區延伸。做好鄉鎮黨務、政務公開與村務公開的有機結合,提高基層公開的質量。重點公開中央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征地補償、涉農補貼、救災救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