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視覺傳達設計要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字、圖像、色彩構成視覺傳達設計的三要素,視覺傳達設計就是將三要素進行巧妙的編排,取得視覺上的沖擊效果。就視覺語言的表現形式與風格而言,既要求能分別進行單獨的認識與表達,又要求能在一件設計作品中做到三者的協調統一。視覺傳達設計者要對三者之間的關聯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以求在一件作品中實現三者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要素;關聯
一、色彩與圖形
在以形象為中心的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語言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視覺語言主要依靠人類的視覺感官與物質世界的可見結構傳達,而色彩與圖形之間合理、恰當的組合,可以表達出物質世界的基本形態——可見結構。色彩與圖形既可以彼此分開,也可以相互比較,都不會影響兩者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功能。無論是冰河時期的色彩萌芽還是現在對色彩的極致運用,人類都賦予了色彩某種情感。如,在美術中把顏色分為冷色調、暖色調;在情感表達中又分為喜、怒、哀、樂;在食品方面綠色代表純天然,藍色代表有藥物成分,等等。由此可見,不同的領域賦予色彩的感情也有差異。然而,色彩不管被賦予多少情感,都是依附圖形而存在的,圖形又通過色彩的刺激傳達所蘊含的信息。色彩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包含著情感、意念、聯想等功能的語言,圖形是視覺傳遞的形態,可以表達色彩蘊含的語言功能。色彩與圖形可以用繪畫中的素描與色彩來詮釋,繪在古代指的是彩繡,畫是一種臨摹的自然藝術,即素描與色彩結合起來才能產生繪畫效果。如何將色彩與圖形有效融合,是視覺傳達設計者面臨的挑戰。要想設計出一件優秀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必須擁有豐富的經驗與創新的精神,巧妙地處理好色彩與圖形之間的關系。
二、文字與圖形
從文字的起源可以看出,文字是從圖形的靈感中演變而來的,自身就有圖形的美。如,中國的象形文字“月”的字形旁就是月亮的象形文字,“馬”的字形就是一匹有馬鬣和四條腿的馬。中國文字具有結構與偏旁的特點,從這些特點中可以表現出中國的文化內涵,漢字的圖形化升華了漢字的美。因此,視覺傳達設計者需要掌握文字與圖形要素之間的關系,這對其設計作品有很大的幫助。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往往將字母或文字圖形化以創作平面藝術作品。西方的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對字母進行重組與排列,進而創造出許多有特色的圖形。如,瑞典設計大師尼古拉斯•卓斯樂創作的爵士樂海報,運用了大量的字母重構展示爵士樂的獨特個性,給人一種興奮的感覺。德國“現代設計之父”彼得•貝倫斯將沒有裝飾的字母與幾何形體對稱組合,展示德國工業時代的特征。亞洲對于文字的圖形化有很深的研究,日本對文字的圖形創意主要是通過排列形式、字體、字態實現的。中國的漢字設計受到國外的影響,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其實中國在很早就開始對漢字進行圖形化設計,最為典型的例子有:在結婚時用彩紙剪的各種“喜”字,有的呈現圓形,有的則呈現方形,更有巧手者在“喜”字邊上加許多花形,以此展示喜悅的氣氛;在祝壽中經常剪一些花鳥魚蟲,以此烘托文字表達的氛圍,比較常見的有蝙蝠、靈鹿、金玉滿堂等,喻示長壽、幸福。文字與圖形的創造形式多種多樣,有的設計者從文字的結構入手,利用圖形展示文字中的某個部分。如,有的設計者把“綠”字的偏旁用樹葉的形狀展示,“空”子中間的“八”字用一個黑白相間的圓形表示撇,捺則用像云朵一樣的形狀表現,使整個字看起來有一種空靈之感,引人無限遐想。有的設計者將“海”字的右邊“每”字用一個魚的形狀表現,左邊的三點水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在三點水中間添加了許多白色的小圓圈,使“海”字看著就像一條魚在吹泡泡,充滿了趣味性。
三、文字與色彩
文字把信息準確、快速地傳達出去,依靠的不只是文字自身的內涵,還有文字色彩對人視覺形成的刺激。漢字具有表象性的特點,大眾在閱讀文字、接受文字傳達的信息過程中,適當的文字色彩可以加強文字的表象性,特別是與漢字內涵表象相一致的和諧色彩更容易加速閱讀者對文字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要使傳播的信息不被淹沒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則可通過文字與色彩的結合實現。色彩與文字的結合在視覺表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設計者要把握好色彩的深層內涵,這樣才能使色彩設計的效果具有吸引力,快速地觸動閱讀者的內心。如,在講述楊白勞的故事中以黑灰色調為主展現楊白老的凄苦。色彩與文字的巧妙結合也可以使匆忙的人停下腳步,仔細探究文字背后的故事。文字、色彩和圖形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特別是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大部分色彩是配合圖形凸顯設計創意的。為了更好地傳達文字的含義,使受眾快速地接受與理解所傳達的文字信息,不斷地創新文字、色彩與圖形的配合,是視覺傳達設計者面臨的一大挑戰。
參考文獻:
[1]楊慧.文字圖形化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魅力中國,2010(30).
[2]梁婷婷.圖形和文字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大舞臺,2013(12).
作者:張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