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應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能夠有效地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管理制度進行監督及其完善,使企業領導人員能夠自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使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從而有效地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益和質量。然而當前在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完善,保障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用效果,充分發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關鍵詞:
經濟責任審計;企業;應用
審計制度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廉政制度,其目的在于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在企業中實行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對企業領導人進行更好的監督和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和內部管理水平,減少和杜絕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腐敗問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對于經濟責任審計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分析了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當前企業在應用經濟責任審計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對策。
1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
所謂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在企業領導人的任職期間,要評價、鑒證、監督和審計企業領導人應當負有的經濟責任,包括對損益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實性的責任,對企業的負債和資產情況的責任等等[1]。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是財務收支審計,對審計結果進行人格化,也就是對審計結果進行落實,主要落實到人的經濟責任上。
1.1具有特定的審計對象與一般的審計活動相比,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是比較特殊的,其審計對象是企業的領導人。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對審計事項的界定主要是以領導人的任期為依據的,對任期內的相關經濟事項進行審計。因此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就是企業在該領導人任期之內的一切經濟活動。
1.2具有綜合性的審計內容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內容具有綜合性,并非以單一的事項和類型為內容,不僅包含了常規設計的內容,還對專項審計的內容有所涉及。對企業領導人在任期內的經濟責任的界定應該以財經法紀審計、經濟效益審計、財務收支審計來決定審計企業領導人在任期內的管理結果和管理行為,從而對其應該負有的責任以及管理水平進行評價[2]。
1.3具有明確的審計目的企業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比較明確,就是審計和監督企業財務收支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真實性,以此為基礎來對領導人的經濟責任進行正確的評價。同時還要對領導人在任職期間的,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進行確定,使主管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組織人事部門能夠以此為依據進行干部的使用、評價與考察。
1.4具有多種新的評價標準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具有多重性。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既能夠為審計的實施提供準繩,又能夠提出相應的審計意見,以此為根據做出審計決定。由于其審計內容具有復合型,以及審計客體具有差異性,因此必須使用多重性的評價標準,要適應企業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和企業財經法紀審計,以及個人受托經濟責任審計的標準等[3]。
2實行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實行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健全企業領導干部的任用和選拔機制,維護企業的財經紀律,對企業領導進行約束,推動企業人事制度的改革[4]。
2.1對企業領導的管理監督制度及其完善應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能夠為企業領導的經濟業績評價提供數據化、指標化和具體化的標準,從而使企業能夠提高對領導人員的考核質量和水平。
2.2對企業領導人員對財經法紀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財務收支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覆蓋,能夠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經濟問題,對企業領導人員對財經法紀的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督促其嚴格落實財經法紀。
2.3提高企業領導人員履責的自覺性企業領導人員在經濟責任審計中要接受公正、客觀的審查,如果企業領導人員存在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在審計中就會有所暴露,并受到查處。如果企業領導人員具有突出的經營業績,也會在審計中受到表彰。實行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提高企業領導人員履行職責的自覺性。
2.4促進企業發展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對于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可以將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問題揭示出來,對企業的盈虧進行核實,摸清企業的家底,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規范,使企業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內部控制能力,促進企業的發展[5]。
3我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我國大多企業都已經開始運用經濟責任審計,也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然而我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表現在審計效果不夠顯著、審計過程不夠規范、審計體制不夠完善等方面,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效果的發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3.1審計任務和審計力量不適應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用中存在著審計任務和審計力量不適應的矛盾,從總體上來說,企業具有較多的審計對象,而審計力量卻是有限的。審計部門具有一定的設計資源,必須對每年度的經濟效益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項目進行一定的安排。對于企業而言,經濟責任審計具有不固定的對象數量,如果企業領導人員的交流過于頻繁,審計任務和審計力量之間的矛盾會更加突出。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比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具有更大的業務量、更廣的范圍和更深的內容,要對企業的損益、負債和資產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行審計,還要評價被審計人的經濟責任。根據我國當前的干部管理體制,現行的審計計劃管理辦法與企業領導干部的升遷調動存在脫鉤的現象,這也造成了省級項目具有一定的臨時性。一些部門總是臨時交辦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任務,由于任務重、時間緊,給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帶來一定的困難[6]。
3.2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沒有將內部審計作為明確的主體職責盡管我國審計組織,已經將內部審計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內部審計也具有人員優勢、資源優勢和信息優勢。內部審計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整體質量。因此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中央部委和大型企業集團都制定了相應的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然而在法律層面上并沒有確定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主體職責就是內部審計。
3.3對經濟責任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難企業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都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遵守國家財經法紀的情況/財務收支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實性、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國有資產的增值和保值情況等等。然而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出現了難以界定經濟責任的問題。首先,難以界定經濟責任的邊界。國有企業政企分離還沒有完全實現,一些國有企業的行為沒有擺脫行政行為的色彩,導致難以對非經濟行為和經濟行為進行有效的區分。其次,難以界定經濟責任的承擔者。最后,難以界定承擔經濟責任的程度。
3.4缺少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和法律依據當前我國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完善,存在著政策不健全、法律級次較低的現象。必須在審計范圍內針對特定的審計事項來發揮審計的各項職能,然而審計職責卻沒有規定對人這一審計對象的實際范圍[7]。當前主要是參照財政部對于企業績效評價的標準來制定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這些指標和標準具有零散性和個別性,在法定性和約束性上存在欠缺。
3.5不能規范地用審計結果從程序上來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成果的應用存在著脫離的現象。沒有擺正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出現了先離任后審計的現象。導致經濟責任審計徒勞無功。在審計結果的運用方面,存在著不透明的現象。按照相關規定,審計結果必須向人民政府報送,并且抄送干部管理部門。審計機關并不會公開披露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相關部門也沒有對審計結果的運用情況積極有效的反饋,沒有制定對存在經濟問題的干部如何進行免職、降職、追責、誡勉和提醒的具體標準。
4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用措施
4.1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通過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能夠建立起一套高效、協調和穩定的工作機制,提高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嚴肅性和政策性。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并非由審計部門一家承辦,而是要與紀檢和組織部門進行協調,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制度來保障,審計、紀檢和組織部門能夠進行分工協作和統一安排,做到配合聯動。
4.2對審計效果進行提高,將審計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明確下來
4.2.1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的結合對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進行正確評價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短期目標,而且長期目標在于提高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4.2.2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健全與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結合在國企改制的過程中,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健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以使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這個方式。通過企業審計能夠促進企業的改制,對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行健全[8]。
4.2.3將效益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結合起來經濟責任審計是財務收支審計向效益審計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多有重合。因此企業審計的方向應該是效益審計,立足于對企業效益和效率的評價。企業只有做好經濟效益審計,才能明確企業的經濟責任。
4.3對企業的經濟責任進行正確的界定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用中,要界定以下幾個方面的界限。第一,要對現任責任和情人責任的界限進行理清。第二,要對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進行理清。第三,要對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進行理清,搞清楚而造成損失的原因到底是法律不完善、國家政策調整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還是由領導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等主觀原因造成的。第四,對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進行理清[9]。
4.4將審計評價體系建立起來首先要對企業的經濟責任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完善,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體系,必須包括以下的內容。對企業損益、負債和資產的評價指標,例如償債能力、負債狀況、資產運營狀況、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標。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進行評價的指標。對企業發展能力進行評價的指標,例如市場占有率和銷售增長率的。對企業執行財經法規制度進行評價的指標,例如違規違紀比率[10]。其次,要適當的進行審計評價。也就是經濟責任審計報告要對審計對象進行全面、真實客觀的反映,遵循重要性、謹慎性和客觀公正性的原則。也就是要把握住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不能超出經濟責任的范圍,并且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看待問題[11]。
4.5正確運用審計結果首先要統一規范的運用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也就是組織人事部門將審計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的年度考評、教育管理和考察任用的依據,并在干部考核檔案中進行記錄。紀檢監督部門要有審計結果為依據,對違法違紀案件進行查辦,追究相應領導人員的責任。要根據各自的職權,明確對審計結果的運用考核辦法、運用責任、運用要求、運用方式和反饋方式。其次,必須堅持先免職、再審計。先要由組織人事部門免除該領導人員的職務,再由審計機關對其進行審計,并由組織人事部門和有關領導根據審計結果以及其他綜合情況來決定是否對該名領導人員進行任用[12]。
5結語
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對于國有企業改革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發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作用,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打擊虛假會計信息,有效地解決內部人控制的問題,對當前的干部人事體制進行補充,加強干部的廉政建設。
參考文獻:
[1]白華.目標導向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內容研究[J].中國審計評論,2014(02).
[2]馬志娟,韋小泉.生態文明背景下政府環境責任審計與問責路徑研究[J].審計研究,2014(06).
[3]王莉玫.淺析如何提升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防范能力[J].現代經濟信息,2014(20).
[4]荘芳芳.JT學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現代商業,2014(26).
[5]李曉慧,金彪.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現狀及其特征研究[J].審計研究,2013(06).
[6]呂卉.論行政事業單位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外資,2013(13).
[7]王素梅.論國家審計對公共經濟權力的監督[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02).
[8]許笑妹.關于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2(12).
[9]史建斌.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成因及表現形式與控制措施[J].企業研究,2012(20).
[10]周榮青.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模式研究[J].審計研究,2012(04).
[11]娜日松.發電企業經營者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05).
[12]秦修宏.基于BSC的寧波S股份有限公司業績評價[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02).
作者:張春榮 單位:神華新街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審計紀檢監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