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間、巢湖之濱,風景秀麗,區位優勢明顯,有野合肥后花園冶之稱。舒城縣兼備山、丘、圩,集老區、貧困區、山區、庫區為一體。舒城縣畈區、丘陵、山地的面積分別約占28%、20%、52%。為了促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發展,全縣通過租賃等形式對土地、林權進行流轉,培育農業經營大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實行土地有序流轉,有助于穩定農村社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舒城縣大多數農村青年外出務工,以致一部分土地租賃給大戶或合作經濟組織經營。現根據多年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實踐,對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進行分析,以期為農村發展提供參考。
1土地流轉基本情況
2017年舒城縣土地流轉2.57萬hm2,比2016年增加4%。全縣土地流轉經營大戶淵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或其他組織形式冤有1717戶,其中面積3.3hm2以上的有1553戶,流轉面積為33.3~66.6hm2的有125戶,流轉面積為66.7~133.3hm2的有32戶,流轉面積為133.3~199.9hm2的有4戶,流轉面積為200hm2以上的有3戶。2017年新流轉土地均價較2016年略升,千人橋和杭埠等圩畈區鄉鎮平整肥沃土地流轉價格達10500元/hm2,山區或丘崗細碎化不易耕作土地流轉價格為1500~4500元/hm2,全縣平均價格約為7800元/hm2。流轉形式有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90%以上的農戶以租賃形式流轉土地,少數土地以村委會名義租賃給大戶。
2.1農村土地流轉動力不足
農村土地流轉形成規模必須具備有幾個條件院一是承包地農民在城市或城鎮從事二、三產業,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能維持農民家庭生產生活需要曰二是雖然大多數省份出臺了促進務工的相關政策,部分省份并沒有形成穩定的務工市場,受文化程度的影響,部分農民只能是臨時務工者,收入不穩定,導致這些農民不愿意放棄土地經營權曰三是在推動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中,大量農村土地被征用,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都給予實際經營者,土地承包者得不到補償款[1]曰四是有些農戶土地流轉出去后,租賃費不能及時、足額給付農戶,甚至有大戶不支付租賃費,致使農戶遭受損失曰五是有些農戶與專業大戶或合作社簽訂的合同不規范,甚至有村干部代簽現象,導致承包戶利益得不到合理保護。
2.2現行土地流轉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現行農村土地流轉制度還不完善,許多人為因素限制了農村土地流轉形成規模。一些不規范現象的出現大大削弱了農戶流轉土地的積極性。土地流轉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到位或缺失,特別是在轉讓價格、程序、形式、具體范圍和管理等方面都沒有專門的法律進行規范,不利于土地流轉的開展。
2.3土地流轉風險較高
農業是一個風險較高的行業,其受天氣、災害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農業生產風險包括農地的生產盈利有限、農民的風險承受能力差、風險化解措施不成熟等[2]。自2017年以來,糧食保護價下調,農業生產效益下降,一旦遇到災害性天氣,則無法盈利,甚至虧損,從而導致農村土地流轉風險增加。
3對策
3.1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完善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可以促進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最有效辦法是進行土地確權和辦證。對農村土地進行確權和辦證相當重要,保障了農戶對家庭承包土地的占有、收益、使用和流轉等方面的權利[3]。目前,舒城縣這項工作已全面完成,辦證率達到98%以上。另外,對于土地流轉到期收尾的工作,必須進行有效處理,以保障廣大農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切身利益。
3.2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
政府是農村土地流轉的管理者,應組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管理組織,為廣大農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提供免費服務,如流轉信息、法律政策咨詢、糾紛調解和合同簽訂、鑒證等。尤其要對合同履行進行監督,從而適應土地經營權市場的土地管理體制[4]。同時,政府應當實施規范管理,杜絕農村土地流轉違法、無序進行的現象,保障農村土地合理流轉。
3.3構建風險管控機制
國家提高對主要糧食作物的補貼和保費比例,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鼓勵保險機構積極參與農產品保險的活動,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農業保險風險準備金管理制度。
3.4培育規模經營主體
能夠帶動農村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的主體是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和經營大戶。因此,應積極培育規模經營主體,大力支持農民土地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鼓勵農民以土地入社或折價入股入社,通過發揮其帶動作用促進土地流轉。
作者:李家香 單位:安徽省舒城縣農業委員會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