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計算機應用課程革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計算機基礎兩極分化嚴重由于地域和家庭環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2002年到2011年,近10年高等職業教育為全國2000萬家庭實現了高等教育學歷“零”的突破,實現了教育代際向上流動。據麥可思調查,2011屆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12.7%來自于貧困地區,22.2%來自于西部地區,16.2%來自于民族地區。來自以上三類地區的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23%是在本市入學,83%在本省入學。對于這些地區的老百姓來說,高等職業教育不但幫助他們的孩子圓了“大學夢”,又能夠在自己的“家門口”讀書,而且“上得起”。但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地區經濟差異的實際情況,很多邊遠地區的學生接觸計算機少,計算機基礎知識非常薄弱,操作能力欠缺;而城鎮人口的學生,特別是教育發達地區的城市學生,不僅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接觸計算機,鍛煉實際操作能力,而且有很多學生都配備了電腦,對基本操作已經非常熟練。這無疑加大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難度。在教學中會偏重淺顯和基礎的知識點,同時通過反復講授來照顧基礎薄弱的學生,這樣的結果就是教學進度緩慢,應用停留在淺層次。同時也造成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興趣缺失,學習積極性不高。
1.2專業特點不明晰,專業區分度不大由于大多高職院校將學生畢業學位與計算機等級考試聯系在一起,教師為提高等級考試的合格率,將教學重點放在與考試等級相關考試技巧、大量模擬習題練習上,這就陷入的應試教育的泥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使其在知識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能力不足,以至于有部分學生臨近畢業都不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知識來完成一些較為簡單的工作,比如畢業論文排版、應聘求職書設計。但實際上不同的專業對應該掌握的計算機應用知識是各有側重的。例如營銷與公關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文字處理能力,財經專業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利用表格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算機專業要求學生能較全面地掌握應用知識。這就要求在計算機教學中應兼顧專業,學有所長。
1.3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脫節,注重素質培養計算機應用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要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很多學生課堂上都能聽懂,但到操作時就無從下手,或者課堂操作可按部就班,但稍微改變一下操作要求,便無所適從。其實,應用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是基礎,實踐是手段,如果學生沒有完全融會貫通地理解知識,就不能很好地將其轉換為動手能力,一旦題目或題型一變換就不會解題,不能做到舉一反三。應該將知識與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注重素質培養。而且,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速度突飛猛進的,教學內容卻存在一定的滯后,有時候就會出現脫節、偏離實際情況的問題。不能簡單傳授書本內容,而忽略學生知識更新升級的需求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有一定比例的高職院校學生對前途充滿迷茫,覺得學到的知識在以后實際的工作沒有多大作用,這與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學以致用的強烈愿望、缺乏知識理念更新、缺少創新意識培養有關。
2計算機應用教學改革措施
2.1按專業群特點制定教學計劃,產學緊密結合,學以致用高等職業教育是以滿足國家和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研結合為關鍵,旨在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高職院校應根據用工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專業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可到企業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了解各個工種需要的計算機相關知識,與企業一道共同協商制定專業技能細目表;也可把畢業生請回學校,就專業能力與崗位要求的耦合度進行專門的分析測評。在此基礎上制訂各個專業學科的計算機應用的教學大綱與計劃。從而實現企業需求與職業教學的直接對接,既滿足了企業的實際需求,也使學生畢業后能學以致用。
2.2改進教學方法,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消除兩極分化首先在導向指標設置上,要改變只注重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做法,不能把等級考試通過率作為唯一指標,而應該引入實際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培養等素質方面的指標。課程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設置,教師應增加一些行業應用的實例,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掌握握計算機的知識和提高動手能力,也要注重思維模式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和創新,建立起適應當今社會需求的教學模式。其次,要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若干課程按一定的結構組成一個整體,針對學生中實際出現的兩極分化,在課程設置上要有多樣性和靈活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可嘗試在學生剛進入高職院校時,就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學前測驗,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增設選修課,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指導其完成選定的淺層次課外計算機書籍的閱讀,盡可能地縮小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兩極分化。
2.3應用為主,側重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計算機課程的目的是使用計算機為專業服務。在傳授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應用加強綜合知識的運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動手練習的時間比例,使他們在實踐中將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平時成績比例,把學生的實踐學習情況、解決問題能力等納入到平時成績的考核中去,改變過去期末考試一考定成績的慣例。這樣既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同時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把專業應用的一些案例編入課件,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增強其參與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4開設課外實踐活動,提升知識運用能力由于計算機應用課程課時有限,能夠傳授的知識基礎層面居多,但對那些在計算機方面有濃厚興趣的學生,特別是計算機底子好、肯鉆研的學生,如何讓其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應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為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讓專業老師組織一些興趣小組或課題小組,參與一些競賽,在競爭環境中提升知識的運用能力,有條件的話,可與企業進行聯系,參與企業的生產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以及畢業后社會適應性的增強,無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廖智堅單位: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