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委竹業開發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縣委、縣政府下發的《縣農村“六個一”工程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情況,鄉黨委、政府決定從今年起連續5年進行竹業開發建設,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總體目標
到2015年全鄉竹林面積達到3萬畝(毛竹林面積2.5萬畝、小徑竹5000畝),其中畝產值在1000元以上的高標準豐產示范片面積5000畝,輻射推廣2萬畝。引進一家竹、筍精深加工企業,竹業綜合產值達3千萬元,使竹業真正成為我鄉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具體任務
(一)、科技示范園建設。根據縣委農業產業工作會議要求和《縣農村“六個一”工程實施方案》精神,我鄉計劃在坑頭村建立一個縣級毛竹開發科技示范園,作為政策扶持的第一層面,建成全鄉毛竹開發的示范基地。
1、建設技術要求:坑頭村竹業科技示范園要建200畝的高標準設施竹林,實施劈草松土、施放毛竹換葉肥、孕筍肥、毛竹標號、竹山建池引水噴滴灌、科學留筍、合理采伐、保留適量的闊葉樹、調整竹林結構等高效經營技術。3年后畝產值能達到1200元以上。
2、工作要求及補助標準:
(1)完成老竹清理、深翻墾復、開溝施肥、毛竹標號,每畝補助100元。
(2)完成竹林建設和滴灌設施布設,蓄水池每立方米補助150元,滴灌設施每畝補助60元。
(3)完成竹山道路建設,要求路基寬度3.5米,坡度小于10%,每公里補助2000元。
(二)、鄉級示范片和示范戶建設。全鄉計劃在后井村、下地村各建設100畝的鄉級示范片,作為政策扶持的第二層面。各村要推選兩戶面積40畝的示范戶,作為政策扶持的第三層面。通過鄉級示范片和示范戶的示范帶動,推動全鄉竹業大發展。
1、鄉級示范片和示范戶建設技術要求:實施劈草松土、施放毛竹換葉肥、孕筍肥、毛竹標號、調整竹林結構等高效經營技術。3年后畝產值能達到800元以上。
2、鄉級示范片和示范戶補助標準:每個示范片面積100畝,每個示范戶面積20畝以上,要求實施老竹清理、深翻墾復、毛竹標號等技術,示范片每畝補助60元,示范戶每畝補助30元。
3、示范戶,由縣鄉林業技術人員予以技術指導;對以小額貸款投入竹林開發的由縣竹業辦將給予年利率3%的貼息,并在貸款辦理完結的同時,立即將貼息金額打入貸款者卡內。
(三)、新造竹林及擴鞭竹林面積及補助標準:為了增加竹資源總量,每年新造(新造林撫育)、擴鞭竹林100畝,要求每畝母竹30株以上,新造林撫育要求進行塊狀劈草松土,每畝補助100元。
(四)、竹山道路建設。
1、竹山道路建設的要求,竹林路網密度從現有的1.35公里/千畝提高到4公里/千畝,實現8個千畝竹林村都開通竹山道路。
2、竹山道路建設的分布及補助標準,今年竹山道路建設共計8公里,分布在:坑頭村5公里;后井村和下地村各1.5公里,要求路基寬度3.5米以上,坡度小于10%,每公里補助2000元,(路基寬度2.5米與商品材伐區共同開設的道路每公里補助1000元。)
激勵機制
1、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竹業開發。鼓勵鄉內外投資者、個體老板、企業分流人員、廣大林農、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獨資或入股參與竹業開發,各有關部門要給予大力支持。各村(居)要全力做好山場組合,及時解決基地建設中的問題,林業部門無償提供技術服務。
2、對成規模的基地實行掛牌保護,安排專人聯系,重點實行技術培訓和跟蹤服務。
3、爭取100萬元林業貼息貸款扶持竹業開發,對以林權抵押擔保等貸款用于竹業開發達到建設要求的給予年利率3%貼息補助,對竹業科技示范園中200畝竹林配套100萬元貸款,對貸款利息進行全額貼息補助。
4、即將采伐的用材林中每畝均勻套種毛竹20株以上,5年后優先安排采伐指標,林木采伐后進行全面墾復的,返還征收的育林金的30%。
5、每年由鄉財政專項安排一定額度資金作為以獎代補,對在竹業發展中規模較大、成效顯著的大戶,由鄉黨委、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職責。
(1)成立竹業開發領導小組,選派精干人員組建竹業開發辦公室,每年召開一次竹業開發工作會議,及時總結經驗,尋找差距,表彰先進。
(2)推行領導抓點、辦點的有效制度,通過以點帶面,促進整體發展。黨委書記抓科技園,鄉長、分管副鄉長抓示范片,各掛村領導和包村干部抓示范戶,對竹業開發進行指導、協調、督促。各村(居)支部書記和村民主任要結合竹業科技示范園、示范片、示范戶建設,組織引導農民開展高效竹林培育,激發竹農對竹業開發的積極性,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職責,強化督查,健全獎懲責任制。
(3)要加大宣傳,引導廣大竹農要舍得花工投勞、舍得投資開發,從而對竹業經濟思想認識上有一個新的高度。
(4)示范戶之間開展年度爭先評優活動,對評比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的示范戶,鄉黨委、政府予以表彰獎勵。
2、科技興竹,提高效益
(1)加強技術培訓,狠抓科學育竹、科技興竹。在3-5年內,依靠科技加大對低產竹林的墾復改造,使竹林畝產增加到每畝600元以上,通過科技示范園、示范片、示范戶,推廣竹林豐產培技術,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和科技含量。采取舉辦技術培訓班,分發竹業科普材料、實用技術小冊子、技術光盤、提供科技咨詢等多種形式送科技下鄉。
(2)組織人員前往高產竹區參觀學習,增強他們學科技、用科技、傳播科技的自覺性。
(3)積極鼓勵和支持廣大林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上山入林,與村、場、大戶“定點掛鉤”,開展技術開發、示范、推廣、承包等有償服務,提高竹農管理技能、竹林產量、質量和效益。
3、搭建平臺,增強后勁
(1)加大政府扶持資金的投入。一方面鄉財政每年切出一定比例資金用于竹業開發;另一方面要繼續爭取上級支持,爭取更多的專項資金用于竹業開發。
(2)搭建融資平臺,增加信貸資金投入。充分發揮縣小額信貸促進會、縣竹產業協會的縣級聯運和紐帶作用,指導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逐步搭建和完善我鄉林業小額貸款推介擔保服務平臺,形成以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業銀行為主力軍,郵儲銀行共同參與的農村融資渠道,形成以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格局。
(3)推廣林業小額貼息貸款,對竹農以林權抵押擔保貸款用于竹業開發的給予年利率3%貼息補助。各村(居)林業站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打消等、靠、要的思想,積極通過小額信貸推動竹產業的發展,金融、林業等相關部門也要牢固樹立服務的思想,盡量減少環節、簡化手續,方便群眾。
4、擴大加工,培植龍頭。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確定竹業加工企業的布點,擇優引進、培育竹業加工龍頭企業,狠抓竹林綜合利用和系列精加工,重點抓好竹工藝品加工、竹材制品、竹筍制品等,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竹業經濟的發展,加大對竹加工業的扶持力度,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由林業部門派專人幫扶,實行優質服務,同時積極幫助龍頭企業建原料基地,從項目資金上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