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協同創新下的中國收縮城市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城市收縮是全球化發展的產物,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其效應已經由產業轉移和大都市區化凸顯出來,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導致一部分城市地區經濟活動聚集而成為贏家,而其他地區伴隨著競爭力的消失正在不斷走向衰退。文章首先分析了收縮城市產生的原因、類型以及中國收縮城市的特點,并從區域“協同創新”視角切入,并以美國俄亥俄州揚斯敦2010規劃為例,探討城市收縮現象的規劃策略。
關鍵詞:
協同創新;收縮城市;規劃策略
引言
城鎮化的快速前進使我們更多地關注到人口的增長和城鎮的擴張。但是隨著我國人口高峰期的臨近,特別是經濟發展整體步入較平穩的調整過程,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集疏過程表現的越來越強烈。可以預計某些城市將面臨人口減少,城市收縮將成為未來的一個重要問題。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工業化國家在20世紀的最后30年里都經歷了去工業化過程導致的城市收縮這一現象,中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跨越式工業化與快速城市化發展后是否也將面臨城市收縮問題,還是正在經歷收縮?隱藏在城市收縮背后的內在規律是什么?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無疑是對中國未來城鎮化發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收縮城市
“收縮城市”通常是指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一方面面臨嚴重的人口流失,另一方面正在經歷著經濟轉型,是城市結構性危機的相應表現。狹義的城市收縮是指城市(鎮)地區人口的持續流失并普遍具有永久性流失的特征,這是城市收縮的內核;廣義的城市收縮是指人口、經濟、環境和文化在空間層面的全面衰退[1]。它的類型可以用人口、土地、經濟總量等來界定,但是目前國際國內都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根據不同的標準制定的規劃結果也不盡相同。大衛•哈維[2]所探討的時空壓縮理論指明了當今所有的城市它的增長和收縮在一個什么樣的舞臺上,即資本積累的舞臺上。在同樣的舞臺上,有些城市增長,有些城市收縮,這就取決于不同城市在當今資本積累和金融化的背景下,如果找不到這個道路,城市就會收縮,如果找到這個道路,城市不但不會收縮,反而會持續增長。
1.1中國收縮城市的特點[3]
相比西方收縮城市,中國收縮城市有共同特點,如人口發生收縮,也有更多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數量大、分布廣(龍瀛,2015);中國目前共識別出180個收縮城市(占所有城市數量的27.5%),廣泛分布在東中西部,多為縣級市(139個);②人口收縮的同事經歷了快速的土地擴張:特殊土地財政促使了收縮城市的快速開發(楊東峰[4],2015)③收縮程度較低:134%的收縮城市人口收縮率在10%以下,比西方的收縮程度低;④人口收縮與經濟增長呈反比:中國收縮城市在人口收縮的同時多經歷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如果按照Wiechmann等(2012)的分類主語轉型的類別。
2.“區域協同創新”理論
“區域協同創新”是指一定區域內各地區之間,通過產業的聯動發展,各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相互合作,區域間高級人才交流合作促進區域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地區資源的最大化發展[5]。基于不同的創新主體[6]: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之間關系的延展,區域協同創新以點——線——面(網絡)協同[7]的方式展開。①點協同指:個體創新主體作為單一的基本要素,通過它們相互之間的互動、交流、擴散構成整個系統結構的運作基礎;②線協同是指:區域協同創新系統內由多個創新主體共同進行的多點連線式協同創新模式;③面(網絡)協同是指:區域內由所有的線協同關系交織而成的立體網絡型協同創新系統,也可以理解為其內跨地域、跨機構、跨領域的政產學研各要素共同形成的一個可進化的開放的自組織系統。
3.“區域協同創新”視角下的美國收縮城市實踐
去工業化、人口老齡化、郊區化以及城市資源的枯竭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單個城市自身的稟賦所決定的,面對這一現狀,傳統的增長規劃顯然無法解決問題。美國俄亥俄州揚斯敦2010規劃,在“區域協同創新”視角下,通過聯合政府、高校、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公眾的參與,經由“點-線-面”相結合的發展路徑,通過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的“三鏈合一”,在新的地區經濟中重新定義揚斯敦的角色,從內部允許企業入駐帶動地區復興,從外部關注地區合作發展,和鄰近的奧斯丁頓、博德曼、肯菲爾、坎貝爾和斯特魯瑟斯建立沿馬霍寧河流的聯合經濟發展地區,并與這些地區協同發展;對中國的收縮城市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解思路。
3.1揚斯敦規劃簡介
揚斯敦位于俄亥俄州的美國東北部工業帶上,興起于手工業和礦業的發展。隨著全球化而來的工業轉移和人口持續減少,1951年揚斯敦制定了一個全面性規劃,并于1974年修訂更新[8]。
3.2揚斯敦的精明收縮規劃策略
3.2.1城市收縮發展的同時注重增長的培育
揚斯敦2010規劃是繼1951年和1974年規劃之后的第一次全市范圍規劃[9]其主要出發點有:①承認揚斯敦是個更小的城市;②在新的地區經濟中定義揚斯敦的角色;③改善揚斯敦的環境,提高生活品質;④號召公眾響應。一方面,面對持續衰退的狀況,揚斯敦2010規劃的重點集中于如何收縮發展,主要包含以下4個方面內容:①建立城市的綠色空間網絡。將原本分離的公園、開放空間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并使得城市的綠地網絡同地區、州以及國家的綠地網絡相聯系。②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工業地區。建立工業綠色公園。③建設多樣化的鄰里。以促成持續的鄰里活力。④培育具有活力的城市中心。另一方面,一些商業發展計劃同步實施。就內部而言,YSU的發展和擴張可以為城市帶來增長,城市中心區在商業孵化項目(YoungstownBusinessIncubatorProgram)的實施下,一些科技企業入駐中心商業區從而帶來該地區的復興;就外部而言,市長和其規劃者一直在關注地區的合作發展,包括臨近的奧斯汀敦、博德曼、肯非爾、坎貝爾、斯特魯瑟斯。揚斯敦希望能建立沿馬霍寧河流走廊的聯合經濟發展地區,并與這些地方協同發展。
3.2.2規劃制定和實施的機制:公眾參與與土地銀行
揚斯敦是一個大規模公眾參與的規劃項目。在整個過程中,除了揚斯敦市政府和YSU負責組織外,還有兩支主要的力量在引導著規劃的進行。其一是志愿者,他們定期碰頭,然后積極地在城市各個領域進行宣傳;其二是一個關注鄰里規劃的工作組,主要致力于提高公眾對規劃的參與。此外一些媒體公司和當地電視臺、廣播臺也參與到規劃的制定過程中,以擴大規劃的影響力。土地銀行是美國城市中較為普遍存在的機構。土地銀行的主要目的是集中、持有、管理以及處置城市或地區中最為麻煩的資產。其運作模式主要是通過沒收拖欠房地產稅額超過現有價值的房屋或土地(該程序通常稱為Propertytaxforeclosure),然后經過自身的經營管理,改善其運營狀況,將其轉變為公共服務性的空間或者出售給私人,以達到改善城市土地及房屋運營狀況,并改善城市環境的目的[9];土地銀行作為官方機構,通過上述業務維持自身的經營,但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土地銀行在其運作過程中,通常優先考慮將持有的土地用于滿足公眾需求的用途,例如建設社區公園、小型開放空間、非營利機構等。對于那些不能吸引私人投資的衰退中的城市而言,土地銀行成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動力。
4.總結
我國對“收縮城市”的研究從近年來才開始,數量上相對較少,關注點多集中于資源型城市的研究。筆者認為雖然我國總體上還處于城鎮化的中期階段,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產業結構調整,也存在城市收縮的動因。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分析和歸納了目前收縮城市的成因和類型,引用美國揚斯敦城市收縮規劃(2010規劃),以區域“協同創新”視角切入,總結了揚斯敦精明收縮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集中增長發展、注重合理城市尺度、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土地銀行及公眾參與等,對我國一些潛在的收縮城市具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增長與衰退:國際城市收縮問題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徐博;龐德良;-《經濟學家》-2014-04-05.
[2].《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是由大衛•哈維編著,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3].龍瀛,吳康,王江浩.中國收縮城市及其研究框架[J].現代城市研究,2015,09:14-19.
[4].楊東峰,龍瀛,楊文詩,孫暉.人口流失與空間擴張: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收縮悖論[J].現代城市研究,2015,09:20-25.
[5].王志寶,孫鐵山,李國平.區域協同創新研究進展與展望[J].軟科學,2013,01:1-4+9.
[6].余昆.蘇南區域協同創新研究[D].江南大學,2014.[7].丁煥峰.論區域創新系統[J].科研管理,2001(6):1-8.
[8].精明收縮:應對城市衰退的規劃策略及其在美國的實踐.黃鶴;-《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1-10-31.
作者:付玉潔 單位: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