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音樂文化在高校聲樂教學的融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由于目前世界各地上的信息流通性大大增強,各國之間的文化也產生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在音樂藝術領域同樣受到了外來音樂潮流的很大影響,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應當多多的加入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元素,本文將具體分析如何在高校的聲樂教學課堂上,對傳統音樂文化進行融合,希望為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聲樂教學;傳統音樂;傳統文化
在新時代的教育中我國教育系統的各個學科都開展了教學方法的革新,針對高校中的聲樂教學課堂而言,也需要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使得其教學內容能夠符合如今時代的要求。我國的聲樂教育也應當注重對于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繼承,對我國的傳統音樂應當進行更多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我國傳統音樂中的藝術魅力。
一、我國傳統音樂在聲樂教學中能夠發揮的優勢
(一)使得傳統音樂文化在新時代有新的應用音樂也是一個國家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對于傳統音樂的探究可以使得學生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發展有更深刻的了解。藝術是一門對于人文修養非常重視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也需要對文化和人文知識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這些豐富的音樂資源和養料的學習當中,學生的審美品位能夠得到很好的加強,同時對于中國傳統音樂的了解,也能夠使得學生在之后的藝術創作中有更多文化的積淀。另外由于目前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和深入,我國的音樂教學當中,很多的都會采用國外的鋼琴曲作為教學素材,這使得學生有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多樣化的文化學習,但是僅僅采用西方的音樂作為教學素材也帶來了很多的弊端,對于我國高校的音樂課堂,教師應當多注重采用我國傳統的音樂使得學生能夠對中西方的音樂文化都能夠有一定的了解。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也能夠加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得學生在了解我國音樂的優勢的基礎上,再借鑒西方音樂的長處。這樣才能夠使得我國的音樂人才在立足本土的基礎上走向世界,向世界宣傳我國的音樂文化,讓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感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所在。
(二)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化我國的聲樂教學過程當中,有著以歐洲古典音樂文化為中心的趨勢。針對這一問題,就是應當不斷的豐富其教學手段,使得教學資料更加的多元化。我國傳統音樂中涉及到的音樂元素十分廣泛,涉及到的樂器種類繁多,因此在教學時能夠運用傳統音樂可以使得教學上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在學習知識對于我國的傳統元素也會有更多的熟悉感,這樣的文化上的近距離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投入更多的熱情,對于音樂中的文化內涵也更加容易理解。音樂文化中所表達的情感,能夠在學生心中引起更多的共鳴,由于文化上的貼近學生更能夠了解傳統音樂的創作者在詞曲中所要傳達的含蓄的感情,這樣的情感共鳴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感觸點,更加容易走進音樂的內部核心。音樂的教學還應當更多的結合我國的傳統歷史背景來進行綜合的講解,將傳統音樂文化引入到聲樂課堂當中,能夠使得教師以此為積極向學生介紹更多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對于人文知識的涉獵,能夠使得學生的藝術敏感得到加強,在過去歷史的思考和反思當中獲得新的靈感。在我國高校的聲樂課堂中加入傳統音樂,能夠使得課堂走向更加深層次的文化理論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多人文知識的涵養。
(三)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如今人才的競爭已經不斷的加劇,對于人才的需求除了對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之外,還需要有更強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教育當中,教師除了對單方面聲樂技藝的講授之外,還應當讓學生有更多的綜合人文知識的培養。學生不僅僅能對各類音樂做很好的演奏,還能夠真正的從音樂中感受到情感的流動,并且將這樣的情感十分傳神的表達出來,讓聽眾在聆聽的過程當中也感受到這樣情感的傳遞。目前消費者對于音樂作品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除了對音樂有不斷的創新的要求之外,還需要對于人類永恒的情感主題做更加深入的探討和表達,這樣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就需要音樂創作者有更加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個人情懷。對于這部分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在高校聲樂課堂上添加更多我國傳統音樂元素的具體方法
(一)加強音樂教師對我國傳統音樂的重視在對教學的改革上,首先需要在教師方面引起足夠強的重視。使得教師重視起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在課堂上能夠發揮的作用,這樣才能促使其在教學設計上有更多的改良。教師自身首先要對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做事先的研究,選取合適的素材來運用到教學的課堂之上。對于素材的把握就是應當先有透徹的了解,明白哪些教材能夠在課堂上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教師應當對課程的設計安排有一個良好的規劃,在西方音樂和中國傳統音樂的選擇上,應當是這兩部分都有合適的占比,使得學生的聲樂學習對中西兩方的文化都能夠有足夠的涉及。
(二)使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音樂的創作和演奏當中最為重要的是個人情感的激發和展現,因此在音樂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也應當重視學生在課堂里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在音樂的學習過程當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真正的依托音樂來將自身的個人情感表現出來。產生情感共鳴的前提是對音樂作品有很深的了解,教師在對音樂作品的講解當中,應該注重介紹其創作背景,使得學生能夠了解音樂作品創作人當時所處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經歷,在了解這些的基礎之上才能夠與之產生共鳴。教師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之上,也應當考慮到學生對于素材的喜好,在學生之間做一定的調查,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在音樂上的偏好,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能夠采用自身所喜愛的素材進行練習,這樣有助于其在學習過程當中有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
(三)豐富教學手段在對課程的改革當中,不僅僅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豐富,還需要對教學的手法進行創新。如今十分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智能設備搜索到大量的教學資料,教師也應當跟隨技術進步的腳步,在教學中利用更多先進的教學智能設備,在課堂上多多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器材,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的直觀和鮮活。另外還可以結合微課、翻轉課堂網絡教學平臺等等新的教學手段來使得音樂的課堂更加多元化。利用微課等網絡教學平臺,能夠使得學生接觸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使得學生依據自身的喜好去對某一領域做更加深入的探究,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課后自學的習慣,在沒有老師的監督和領導之下,自行的去依據自身的問題來進行探究,這樣能夠養成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掌握好的信息收集能力,能夠依據各方面的資源來對自身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
(四)提高聲樂教師的個人素養為了使得聲樂課堂更加的專業化,對于傳統音樂元素的指導更加準確,教師首先是要提升自己對于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專業師素養。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教師應當做好足夠的前期資料收集和分析工作,使得自身對于傳統音樂的理解更為加深,在傳統音樂的選擇上,應當注重結合好自身的教學目標,同時能夠搜集到全面的相關素材,使得自身的講解更加的透徹。教師個人的享受對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來說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首先對于所選音樂有很好的個人理解和感悟,這樣才能在傳授的過程當中真正的使得創作者的感受和創作意圖被準確的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還應當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使師生之間的距離被更好的拉近,這樣在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才能夠更好的跟隨教師的腳步來走進音樂的世界。教師的個人魅力對于教學上的效率和質量來說也起著十分大的決定作用,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塑造自己良好的音樂修養,使得學生對于教師有更高的認可度。
三、結語
對于我國的音樂教育來說,結合傳統音樂來進行教學,能夠使得我國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有更好的重視,同時能夠吸取我國悠久文化歷史中的寶貴養料,使得音樂學習走向更加深遠更加廣闊的天地,教師也應當加強自身的傳統音樂文化的修養,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更加專業的指導。
[參考文獻]
[1]李月.高師民族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J].音樂時空,2014,21:106.
[2]王穎.融合與實踐—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樂院校民族聲樂教學[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02:122-126.
[3]陳昶暉.高校聲樂課中融入音樂文化的教學方法初探[J].音樂大觀,2012,12.
[4]謝燕.“母語”文化與音樂風格形成的理論考察—兼論聲樂教學的多元化趨勢[D].西安音樂學院,2012.
作者:朱宏昆 單位:山東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