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科學技術已逐漸成為全球爭奪綜合國力的焦點,高新科技產業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國目前在應稅領域向高新科技企業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有效降低了技術研發階段的財務風險,并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動力。但是,當前政策的實施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政策激勵效果。論文結合我國現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弊端,以及江蘇省泰州市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不足,提出了完善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建議。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增值稅;所得稅;優惠政策
1引言
自21世紀初起,隨著科學技術革命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對科學技術創新的競爭日益激烈。世界諸多國家,加強科學技術創新已被視為該國的主要國家發展戰略,并將重點放在提高該國的創新能力和增強國際競爭力上。高新技術企業是技術創新的重點,其研發成果可以增加全社會的福利并帶來強大的外部效應。但是,高新技術公司的特點是初期投資大、研發周期長、財務風險高和市場風險高,特別是對于初創公司而言,高新技術企業通常利潤低,蒙受損失,稅收壓力高。因此,為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良性發展,有必要建立和實施一套由國家支持的完整的財稅政策。針對特定的課稅對象,納稅人或地區給予稅收鼓勵和照顧措施的稅收優惠政策即是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2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現行主要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是指稅收法律法規或政策條文中專門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設定的優惠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通過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負,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的主要方式包括:①減免收入。分為:減計收入和免稅收入。②減免稅額。主要針對部分特殊行業或項目給予特殊減免政策。③加計扣除。主要包括研發費用和殘疾人安置所支付的工資,在實際已經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一定比例扣除。④加速折舊。主要用于固定資產在進行折舊計算時縮短年限。⑤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即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抵扣一定額度。⑥抵免應納稅額。指直接在應納稅額中抵免一定金額。⑦低稅率優惠。主要是指對符合條件的產業和行業,可以按照一定比例降低征稅稅率。
3泰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實施情況分析
3.1泰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基本情況
如表1所示,到2019年底,泰州市有763家高新技術企業,比2016年增加207家,增長了37.23%。高新技術產業在2019年創造產值5984.23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了1458.37億元(32.22%),年平均增長率為兩位數。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40%以上的份額保持穩定,到2019年達到45.04%,呈年增長趨勢。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對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規模經濟中起著推動和催化作用。
3.2泰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調查分析
本文選取泰州市60家高新技術企業作為樣本,從企業規模、資產、產值、稅收優惠、科技投入、企業發展等方面作為分析指標,深入分析了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3.2.1規模情況市場份額,經營風險較小。從上表可以看出50%的樣本高新技術企業的總資產達到1億元以上,25%的企業總資產在1000萬~1億元資產區間,這些資本金較大的企業在調研樣本企業中多數是大中型企業,擁有充足的財政資源,使得這些企業的研發投入較多。在接受調查的公司中,68.33%的公司認為企業資金充足,48.33%的公司在過去四年中有外部資金流入,有足夠的資金保證企業科技創新的基礎。3.2.2優惠政策享受情況從表3可以看出,在60個被選定的企業中,只有46.67%的企業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的稅務優惠,這表明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評估和稅務優惠政策存在嚴重的不一致之處。而導致53.33%以上的企業沒有享受稅收優惠原因有很多,在調研的60家樣本公司中只有28家公司享受了稅收優惠政策,其中15%的低稅率優惠達到100%,超過71.42%的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46.43%的公司在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方面超過了這一比例。在優惠稅收方面,42.86%的公司節稅低于50萬美元,一方面表明企業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資基礎薄弱,另一方面稅收減免很少。3.2.3科技研發投入情況如表4所示,60家抽樣公司里所有企業人員都認為科學技術革新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的研發投入高低對未來預期收益高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該種觀點在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中達成了共識,絕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都非常重視科技研發的投入。由表4中數據顯示,其中有56.67%的企業研發投入額正在逐年增長,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時,對企業未來收益增長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71.67%的企業認為科技研發對預期收益的提高作用很明顯。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科技創新可以促進企業提高未來收益,公司經營者增加每年企業的研發投入將有益于企業的發展。
4現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
4.1增值稅相關優惠政策不完善
在調研相關高新技術企業時,實際操作中增值稅優惠政策是不夠完善的。第一,稅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從購買研發設備中所獲得的資金的抵扣,但需要先購買后抵扣,從而無形地占據了企業提供的資金,減少其流動性。第二,企業很難及時獲得增值稅減免優惠。根據稅法,如企業的增值稅稅負超過3%,每月需按比率償還。例如,一家生產的軟件企業,根據既定政策,銷售是在增值稅征收期結束時提前征收增值稅,然后退還相應的稅款,但其手續復雜煩瑣、時間拖延較長,占用企業資金太久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軟件產品本身也要繳納更高的稅款,“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該企業如不能實際享受,顯然不符合文件制度精神要求。第三,營改增后,增值稅是流轉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技術企業來說,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卻非常有限,只適用于兩個行業,即集成電路和軟件,只有當增值稅稅負達到7%和3%時才能適用。由此表明行業的限制,使得企業享受優惠政策較少。
4.2企業所得稅具體稅收優惠政策問題
4.2.1研發費用一是統計口徑不一致。目前研發費用的歸集口徑有三個標準,由于沒有成文的標準,增加稅務局核查的壓力。因此,當企業發生研發費用時可以享受優惠扣除比較少。二是扣除的范圍是不合理的。由于我國稅法在明確費用范圍時采用的是列舉法,與研發直接有關的費用覆蓋不全面。近年來,盡管調整了研發費用的范圍,但在企業實際費用歸集時,很多與科研有關的費用依然不可以抵扣。三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力度問題。加計扣除額是根據扣除率和研究與開發費用計算的。一般來說,企業所得稅稅率越高,企業稅負會越重。例如,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普通企業為25%。4.2.2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力度因稅會差異受到一定的限制。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就是稅會差異的一種。所謂稅會差異主要是由永久性和時間性這兩個差異構成。因此,選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在不考慮時間價值時,企業所得稅總額并沒有發生變化,但大大延長了企業支付稅款的時間。這有助于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即獲得短期無息貸款。盡管如此,較之企業可以直接減免或抵免企業相關稅收的優惠政策,延長征稅期限對企業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此外,對于定期享受減稅或處于虧損情況的企業來說,上一個財政年度增加的折舊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稅收優惠,這是造成某些企業所得稅高額的一個因素。
4.3稅收優惠政策以直接優惠為主
自2016年5月全面實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成為現行的兩大主要稅種。流轉稅主要針對在市場流轉的商品和勞務征收稅款。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真正能夠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的主要稅種是企業所得稅,一般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適用15%的低稅率,要求根據企業的經營成果來計算稅款,這對企業的經營效益產生了重大影響。另外,目前的流轉稅覆蓋面積比較有限,存在較多的盲區??偟膩碚f,目前我國制定的稅收優惠政策覆蓋面太窄,只能讓部分特殊行業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這樣一來勢必會打擊高新技術企業自主開發產品的積極性。例如,“超稅負退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生產軟件產品的企業能夠享受,但高新技術企業不僅僅只生產軟件產品,這會讓其他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無法真正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進而影響到企業對產品的升級換代。
5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優化
5.1完善增值稅優惠政策
首先,“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是我國增值稅面向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之一。“即征即退”優惠政策可以盤活企業的資金流,簡化稅收返還等待的時間。首先,提升公司內部的創新能力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企業擁有充足的資金,只有資金充足了才能更新換代老舊的固定資產設備,引進高端人才和先進的機器設備。其次,目前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只適用于集成電路和軟件兩大產業,而高56新技術企業涉及的領域遠遠不止這兩個產業。因此,亟待合理整合增值稅優惠政策,積極努力打破行業的限制,擴大稅收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改進現有政策缺陷的基礎之上,制定出新的優惠政策,以便充分利用稅收優惠,確保高新技術企業有序地發展。
5.2完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5.2.1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關于研發費用口徑的問題,可以在研究和開發項目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由科技、財政、稅務等部門組成的專家組,從多方位協商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的歸集口徑問題,制定出統一的口徑和說明。同時,為了保護高新技術企業的利益,能夠確保公平公正對待,應該對審查人員進行整體培訓和學習。5.2.2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購買研發設備,設備成本加大會使企業的研發風險變高,因為企業購買固定資產設備會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流。盡管政府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方面的優惠稅收政策中提出減少企業應繳稅款,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減稅效果甚微,無法真正讓企業減少稅負。因此,需要完善固定資產的稅收優惠政策。
5.3提高間接稅優惠比重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分析現行立法和相關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在所得稅稅種的優惠政策中允許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率主要以15%為基礎,具有顯著的短期效果。然而,近年來,我國的改革供給側日益加劇,加上強大的經濟壓力和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從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政策更加強調增值稅的作用,在這方面,客觀公正的評估會影響到調整優惠制度的效力。因此,各部門應根據國情改革其稅收制度,重點是不斷改進流轉稅的稅收政策,完善稅收政策,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在利用稅收優惠的同時,加強稅收獎勵措施。
【參考文獻】
【1】楊戩.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問題探索[J].時代金融,2018(18):131-132.
【2】周志紅.濰坊市高新技術企業財稅優惠政策現狀、問題及相關建議[J].納稅,2017(19):9+11.
【3】葉英.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稅收支持政策問題探析[J].中國市場,2018(31):15-16+32.
作者:李潔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