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稅收學培養方案比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以上海地區六所開設稅收學專業的高校為考察樣本,基于培養方案的視角,對比分析了六所高校稅收學專業的建設和培養情況。從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兩大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和比較分析,發現這六所高校的稅收學專業建設和培養都能結合學校自身的定位和特點,注重發展各自的專業特色,以避免不同院校專業之間的同質化,實現錯位競爭。從培養方案中反映的專業特色上來看,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海關學院的專業特色比較明顯。同時,各個學校都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稅收學專業;培養方案;專業特色;稅收實務
一、概述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是眾多社會經濟主體對于稅收學專業學生的龐大需求。稅收學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科,是近年來社會需求增長較快的一個新設專業,既以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稅務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也培養學生理解國家稅收政策和稅收制度以及分析企業稅務發展戰略的能力,符合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稅收學專業又被叫做稅務專業,在國家教育部2012年9月最新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稅務專業改為稅收學專業,專業代碼為020202。目前全國共有52所高校開設稅收學本科專業,其中上海共有6所學校開設,分別是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上海海關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系、上海商學院商務經濟學院、上海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本文將從這六所高校稅收學專業的培養方案入手,基于培養方案的視角來探究上海本科高校稅收學專業的建設和學生培養情況。培養方案的修訂在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學管理的重要文件和基本依據,是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培養工作、教學管理、質量評估和學位授予的主要依據。本科生的專業培養方案是對本科生進行規范化培養和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和主要培養依據,培養方案的科學性、完備性和合理程度直接影響了本科生培養的質量。一般來說,培養方案應包括培養目標、培養要求、修業年限(學制)、學分要求、學位、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等內容。下面我們將主要從培養方案中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兩個核心部分進行比較分析。
二、培養目標
培養方案的首要問題就是確定培養目標,通過四年的本科培養將學生塑造為什么樣的人,這個目標應該是有一定標準的,各個學校結合自身的定位、特色,以及對社會需求的把握,確定自己的培養規格和類型,因此培養目標在培養方案中起著綱領性的作用,而培養要求、修業年限、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等內容都是在培養目標的指導下來安排。上海財經大學與其他五所高校的區別。上海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研究型大學,211工程院校,財政學和稅收學專業都是學校的傳統優勢學科。鑒于學校層次較高,上財要求學生具有在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中進一步深造的能力。對于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這一點是其他五所高校的培養目標中都沒有體現出來的,這也說明了各個學校對自身的定位不同,并不是每所學校都定位于研究型大學,其他五所學校都是偏重于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滿足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技能的要求。其余五所上海市市屬高校的專業培養目標各具特色。比較突出的是上海海關學院和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關學院是直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的專業海關學校,立足于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上海海關學院的稅收學專業在經濟、財政、財務的基礎上強調了對關稅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在全國開設稅收學專業的高校中,以關稅方向為培養重點的并不多見。上海理工大學是以理工科為主的應用型研究大學,也是開設稅收學專業較晚的學校,依托于學校“制造業黃埔軍校”的學科優勢,突出了培養目標是主要面向經濟領域中的工商和現代服務業。其次,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是由原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原上海金融學院合并而成,稅收學專業的師資力量主要來自原上海金融學院的財稅和公共管理學院,整合了原有會計專業的優勢之后,強調了對財務會計技能的掌握。上海商學院是以商科專業為特色的院校,強調了對于高素質商科人才的培養,突出了稅收實務操作的培養目標。上海政法學院是上海地區最晚開設稅收學本科專業的學校,為了突出自身政法學院的特色,在培養目標的第一句中就強調了財稅法的理論基礎地位,稅務工作在實踐中往往與經濟法、稅法等法律法規聯系緊密,掌握相關法律知識會使學生更加具有競爭力。
三、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本科生培養的核心部分,本文選取了稅收學專業課的課程設置情況進行分析,專業課的課程設置體現了一個學校在專業培養方面的實力,開設專業課的多少,教師素質,開課質量都關系到培養目標是否得以實現。在課程設置方面,我們重點關注稅收學專業課的開設情況,包括專業必修課的開課門數、專業選修課可選擇的開課門數,以及每個學校所開設的特色課程。我們發現開設專業必修課最多的是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海關學院,均為14門,但是兩所學校的情況不同。其中,上海財經大學不僅開設了較多的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的可選門數也最多,達到了21門,這是因為,除去一般的專業課之外,還開展了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個性化培養課程。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個性化培養課程分為兩類:拔尖型和創業型,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開設有不同的課程。對于拔尖型人才,培養的方向是能夠繼續進行深造,因此課程設置強調了對其學術能力的培養。對于創業型人才,要注重其實踐方面的能力培養,因此開設了市場調查與預測、創業學等對口課程。而上海海關學院則是由于設置了4門關務基礎的必修課,進出口商品歸類、海關估價、原產地原則和進出口通關實務,上海海關學院的特色課程主要是圍繞進出口、國際貿易和關稅等方面的專業課程,與其學校特色相一致,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關稅相關知識,在稅收學的關稅方向表現突出。除了上海財經大學,在其余5所市屬高校中,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開設的可供選擇的專業課選修課門數最多,為17門。而且這些課程都與稅務的實際操作聯系較為緊密,比如稅務綜合案例分析、還有稅務欺詐與法務調查、企業涉稅風險分析等課程既具有實用性,同時充滿了趣味性,較多的選修課程可以提供給學生多樣的選擇性,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注重差異化教學。上海商學院和上海政法學院緊隨其后,開設了16門選修課程,其次是上海理工大學開設有12門,這些選修課程都是以實務類課程為主,注重對稅務實踐,尤其是企業稅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增強了學生就業、創業方面的能力提升。
四、結論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而稅制改革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國家能力得以體現的保障,同時稅收也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培養方案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首要和決定性環節,因此需要不斷地加以調整、完善,以適應經濟社會新的發展形勢。如何進一步完善稅收學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我們有幾點建議:第一,各高校雖然在培養目標中都強調了自身的培養特色,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體現仍不夠明顯,應該依據培養目標中的自身定位,將學校特色與專業建設相結合,著力打造具有學校培養特色的專業課程;第二,各高校應該在師資力量充分調動的基礎上開設可供選擇余地較大的專業選修課程,使得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興趣和就業方向選擇更有針對性的課程;第三,六所高校對于學分要求差異較大。對于學分要求各高校應該結合學生質量和課程學分設置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第四,增大實踐類課程的比重,提高實踐類課程的開課質量,建立稅務模擬操作實驗室,聘請稅務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士走入課堂,增加與政府、企業實習和溝通機會,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金光,胡娟.論新形勢下稅收學本科專業發展的空間與趨勢[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3(3):145-149.
[2]樊慧霞.本科教育中稅收學應用性人才培養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3(5):64-67.
[3]佟福鎖.制定培養方案應重視的原則[J].江蘇高教,2005(4):106-108.
[4]張樹永.以培養目標為導向推進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5(3):55-58.
[5]楊元業.制定培養方案應注意的問題[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5):25-27.
作者:吉黎 田發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