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視業市場重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方的媒體學者認為,當今世界傳媒市場潛力的拓展和擴張,源自媒介工業結構上的鏈接運動(interlinkedmovements),其一是集中化(concentration),其二是集團化(conglomeration)。媒介集團藉由在重要傳媒市場上的重大投資行動來增強其主導傳媒工業的實力。而媒介控制主要在兩個基本層面上發生,一是資源分配的控制,二是經營的控制。資源分配控制所涵蓋的領域有:建構整體政策及策略;決定擴張的市場方向;基本的金融政策;利潤的分配。經營控制則在較低層次運作,如何有效運用已分配好的資源和如何有效地推進整體政策和策略。①
進入90年代以來,與上述基于集中化和集團化基礎上的世界媒介市場的拓展相關,世界媒介行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其主要趨勢和基本核心有二,一是以大媒介集團的集中壟斷為代表的媒介工業的全球化市場擴張加劇,二是整個媒介行業,特別是傳統上比較注重自身的國有和公共性質的廣播電視業,在取消規則的政策推動下,商業化和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②與此同時,中國媒介行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正在經歷從內容生產到運作機制等各層面的深刻變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恰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③在這里,我們以正在興起的省級廣播電視集團為切入點,探討基于產業驅動的媒介市場重組過程中行業政策與市場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廣電業乃至整個媒介行業的未來走向。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問題,來描述和分析全球化過程中中國媒介行業的市場與政策走向:第一,中國現階段媒介市場擴張過程中,行業政策與市場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現階段的廣電集團化如何體現了兩者的互動;第二,從產業驅動的媒介市場發展的資源需求看,大量地方性的廣播電視媒體,剛剛興起的集團化運作策略是否能夠適應廣電業發展的需要?第三,在宏觀層面,作為對WTO和媒介全球化策略的應對,中國廣電行業經濟權利的集中控制是否有效?
一、行業政策與市場力量的互動
1.始自廣電改革初期的行業政策與影響
中國廣電業在建國之后,始終是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有計劃地按行政級別和行政區劃開辦電臺、電視臺。從行業結構上看,從結束到現階段,起重要作用的廣電行業政策依據是1983年“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提出的“四級辦廣播、四級辦電視、四級混合覆蓋”的方針。就媒介制度環境和內部管理機制而言,第一,從新中國成立起,廣播電視的所有制就為國有,無論廣播電視臺還是傳輸與發送系統,均由國家經營和管理;第二,廣播電視管理體制為國有事業管理,是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一部分。1997年在《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頒布后廣電部負責人答記者問時指出:“‘條例’根據我國國情,……以國務院行政的形式規定廣播電視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肯定了廣播電視宣傳工作、事業建設和行業管理‘三位一體’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廣播電視管理體制”④。第三,廣播電視媒介多年來處于行業內高度壟斷的局面,廣電媒介的資源配置和市場結構均不能打破行政級別和行政區劃的限制,在相同的行政區劃中也基本上不存在相同行政級別的廣電同類媒體的競爭。
【內容摘要】自90年代開始,世界媒介行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全球化和市場化是重要趨勢。與此同時,中國媒介行業也在經歷自身的變革,市場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以中國廣播電視集團化發展為入口,探討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廣播電視行業市場重組的種種特征和矛盾。我們發現,媒介市場化的過程是自上而下的,現行的媒介行業政策極大地制約了其市場擴張的能力和范圍;而地方性的廣播電視集團在行政體系限制下很難走出無法參與國際傳媒競爭的困境。此外,廣播電視集團化帶來的經濟權利的集中,在目前媒介制度環境中,有利于強化宣傳管理,但之于應對WTO之后海外大媒介集團的挑戰,尚嫌不足。
【關鍵詞】全球化;集團化;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