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報表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沒有明確的合并范圍
新會計準則下對合并會計報表的要求做了明確的規定,將總公司的所有子公司作為合并報表范圍,雖然這已經是一項重要的進步,可是在合并范圍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是合并會計表中的股份持有問題。依據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使母公司直接或者間接的對合并的范圍進行控制,由于新會計準則之下的規定并沒有明確的計算持股比例的方式,這樣很容易使持股關系在合并的業務中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最終使合并信息出現差錯。第二是暫時控制的問題。暫時性控制問題因為沒有固定的規定,這就使公司可以借助漏洞進行利潤控制,但沒有將子公司計算在合并的范圍之內,造成利潤計算的損失。
(二)長期的股權投資計算對經營產生的影響
新會計標準影響之下,母公司對合并的子公司利潤要用成本法進行計算,在合并財務報表時可以按照權益法做相應調整,但是這個方法中母公司不會隨著子公司利潤變化而發生變化,這就會造成總公司的財務報表失真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因為經常采用的是成本核算的方式,所以在后期需要經常對權益法做相應的調整,這樣會增加企業的賬目核算難度,最主要的是因為總公司在分配子公司的利潤和股份時,要根據子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財務報表的合并,但這樣會使子公司成為總公司利益的操縱木偶。
(三)合并會計報表對財務成果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之下,企業合并方式可以通過收購來實現,而被收購的企業自身收益及負債情況都將計入總公司購買的成本,但在權益法的規定下,如果該部門的資產有留存,就可以直接合并到企業報表之中,但是不可以作為母公司收購的成本,只要被收購的公司在收購之前有收益和存留資產,被收購后的資產必將作為收購者法定的利潤。在新會計準則中,可以通過權益結合的方式,將被收購的企業收益計算進會計報表之中,這對收購企業資產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方式會導致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
(四)確認合并報表范圍時出現的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根據會計報表中所有權的合并理論,將會計報表進行合并時需要將報表按照總公司的持股人比例進行合并工作,新會計標準下需要對總公司的控制與被控制權進行了表決,但是卻沒有一個嚴格的計算方法,這就使計算的結果變得多樣化,使處理方式缺乏統一標準。第二,暫時控制中的問題,在總公司擁有半數以上贊成收購的支持率時,總公司才可以進行公司收購行為,但是新會計準則并沒有將收購后的公司的財務報表加入合作的范圍。第三,非營利性的公司是否被納入合并的范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階段,關系較為復雜,這就需要依靠一些事業單位的幫助,但是非營利的公司不參與政府財務的核算,卻可以使用其特殊的地位進行監管,成為國有企業中掌控利潤的工具。
二、解決新會計標準下合并報表中出現問題的方法
(一)完善對權益結合法和購買法的詮釋
在企業合并法規定中應加強對企業合并報表編制方式的補充,即權益集合法與購買法,并且對這兩個名詞進行科學的解釋,但這兩種方式對企業的經濟影響是不一樣的,購買法是根據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權益集合法則是根據賬目的價值進行計算。在一般情況下,子公司的資產賬目大都低于公允價值,可是在企業的合并報表編制中應使用權益結合法,根據子公司中最低的純資產進行賬面價值的估算。雖然現在的國際走勢都在使用購買法,但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和制度,使用權益結合法才是最為有效的方式,對控制企業使用各種各樣手段進行收購,調整利益的結構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采用公允值進行計算
在購買法的股權中可辨認資產及負債可以采用公允值進行計算,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子公司資產出現雙重計算的問題,符合會計法的目標,并更好的根據合并法實現合并會計編制的目標。
三、結語
近些年,我國的企業中尤其是建筑企業使用的是現代管理模式,新會計準則之下的會計報表合并在企業中實行越來越廣泛,隨著企業的逐漸發展壯大,正在向股份制企業轉化,在股份公司成立之后,將會出現更多的企業將合并會計報表加入到財務管理之中,這種新的會計方式在運用之前,需要對它存在的問題和使用方式進行了解,以便更好的應用在會計實務之中。
作者:莊小歌單位:陜西建工第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