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農田水利建設與監管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中央提出的水利改革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今后一個時期,阜南縣將突出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實施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排灌泵站改造工程;大力推進節水改造,新增和改善6667公頃農田排灌能力。加快流域綜合治理,做到溝、渠、田、林、路、橋、閘、站配套,達到遇旱能灌,遇澇能排,治一片成一片,發揮一片效益。加強蓄水工程建設,在谷河、潤河等河道增建蓄水節制工程,解決兩岸水源不足問題。加快氵蒙河分洪道拓浚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力爭盡快上馬。抓緊論證實施利用老觀、上堵口等站翻引淮河水上崗的“南水北調”工程規劃,解決中北部水源不足問題。按照南站北井布局,在谷河、氵蒙馬河、大清河、阜地河、陶子河沿岸新建一批提水灌溉工程,在中北部崗區,因地制宜,打小口井、機井,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加快旱澇保收田建設步伐。統籌安排,加快鄉鎮供水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同時,繼續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積極探索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
1.建立保障農田水利建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要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鼓勵性補助資金為引導,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主體,以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為依托,以加強組織動員和鼓勵政策為紐帶,以加快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逐步建立起保障農田水利建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2.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入新機制
取消“兩工”后,各級政府還未能及時形成彌補農民投勞減少帶來缺口的有效投入機制。當務之急,應理清中央、地方和農民的責任,建立中央、地方和農民共同投入、立足長遠的新辦法。
3.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新機制
建設方面,既要發揚傳統,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建設,又要適應新的時代特征,逐步實現機械化、專業化施工與農民投工投勞相結合。管理方面,要著力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民用水戶協會能力建設,落實管護責任主體,確保工程長期良性運行。
4.強化農田水利建設的基層管理組織建設
阜南縣鄉鎮水利站雖已于2011年8月獲得縣政府、縣編委批準成立,并理順“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管理體制,明確鄉鎮水利站為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派駐鄉鎮機構,以縣水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實行縣、鄉鎮雙重管理體制,按規定核定了人員編制,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鄉鎮水利站的恢復建立,對于保障基層水利隊伍的穩定和適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需要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鄉鎮水利站尚處在組建之中,下一步仍需進一步加大鄉鎮水利站建設力度,全面完成基層水利站建設,進一步理順關系,加強管理,強化職能,充實力量,確保水利站真正發揮基層水利服務主力軍作用。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村級水管員制度,壯大基層水利服務力量。
5.積極做好農田水利建設規劃
要在廣泛搜集歷史及現狀資料的基礎上,堅持綜合治理、全面規劃的原則,制定并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總體規劃。規劃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講求實效,要做到遠近結合、通盤考慮、分期實施。
作者:張春光單位:安徽省阜南縣水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