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輸原油交接計量環境污染防治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管輸原油交接計量過程中涉及落地原油、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噪聲等環境污染問題。結合中原油田內部交接計量方式,分析交接計量過程中影響環境的因素及產生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加強崗位員工的責任心教育、加強培訓、提高崗位員工的操作技能、加大考核力度等措施,以防治管輸原油交接計量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關鍵詞:原油;交接計量;環境污染
引言
管輸原油交接計量主要采用腰輪流量計連續計量體積,人工管道定時測定溫度、壓力,采樣測定含水率和密度,根據國標計算出純油量,由接方負責計量操作及油量計量,交方監護的交接方式[1-2]。在原油交接計量過程中,涉及落地原油、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噪聲等環境污染問題。本文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分析污染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具體的防治措施[3-4]。
1原油交接計量過程中主要污染物
1.1落地原油
落地原油是管輸過程中未進入集輸管線,散落在地面的原油。主要來源于管線穿孔或斷裂、泄漏等生產事故時產生的大量落地原油;管輸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而“跑、冒、滴、漏”的原油;原油采樣、測定過程中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原油灑落。落地原油暴露在空氣中,其中的溶解氣、輕烴揮發進入大氣,造成大氣污染;原油滲入土壤后,會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業生產。
1.2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指在交接計量過程中由于生產和操作需要而產生的帶油廢物,如:油棉紗、污油泥、廢舊污油桶、廢舊油漆桶、沉淀于儲油罐與沉降罐底部的含油污泥等。固體廢物所含的原油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成分。在生產中如處理不當,將加劇大氣和土壤環境治理工作的難度,甚至成為安全隱患,留下產生安全事故的根源。
1.3大氣污染物
交接計量環境下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指落地原油揮發進入大氣的較輕的組分、計量間油漆揮發物、加熱爐燃燒排放物等。大氣污染物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對動植物,甚至人體亦有一定的危害。如:加熱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加劇氣候變暖的情況;揮發性的輕烴在一定濃度下對植物和動物有直接毒性,對人體有致癌、引發白血病的危險。
1.4設備噪聲
交接計量過程中的噪聲主要指機械噪聲,如:大型機泵、泄壓泵、加藥泵等產生的噪聲。噪聲主要是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2原油交接計量過程中污染防治措施
2.1加強思想教育,培養崗位員工責任心
石油企業屬于高危行業,石油產品屬于易揮發、易燃、易爆的特殊產品,這些不利的生產要素加劇了石油企業安全環保生產的困境。中原油田油氣儲運中心集輸大隊2018年因管線穿孔、輸差、流程改造、設備故障及老化油處理等原因,多次進行啟、停輸操作,數據統計如圖1所示。各計量站每月因管線設備故障、外輸參數波動、數據輸差等問題啟、停輸次數主要集中在(0,10]次區間,個別站月啟、停輸次數高達25次。若員工思想懈怠,工作懶散,不能及時發現流程問題,不能迅速做出判斷并采取控制措施,不僅會導致經濟損失,甚至會造成“跑、冒、滴、漏”、管線初凝等生產事故,進而嚴重污染生態環境。企業應注重思想教育,徹底改變對安全環保制度的執行浮于表面的現象。通過思想教育,提高員工的責任心,讓員工樹立“紅線意識”,有效控制輸油參數。針對中原油田各采油廠來油量逐年遞減的不利條件,通過加強對《夏(冬)季安全生產技術方案》的強化培訓,讓崗位員工將各項參數、最低輸量、停輸時間等重要指標作為一道道“紅線”牢記在心,利用生產例會、網絡會議等教導員工樹立“紅線意識”,加強生產數據監控;加強與各采油廠、中心科室的協調配合,做到參數有變化及時匯報協調;加強巡檢,充分了解管線設備的運行情況。
2.2加強培訓,提高崗位員工操作技能
按照中原油田原油交接計量協議,生產穩定的情況下,原油質量化驗執行GB/T4756—2015《石油液體手工取樣法》,2h內取樣4次,每次采樣不少于300mL,每4次所采的油樣按相同比例混合后測定一次密度和含水率。2018年1—10月,集輸大隊因輸送原油質量不穩定進行含水率、密度抽樣測定約540次。技能嫻熟的員工不僅工作效率高,工作過程中基本零失誤,操作中基本不會造成原油泄漏、噴灑等環境污染問題。但是操作不熟練的員工,存在取樣過程原油溢出、搖樣過程搖樣瓶磕碰破損、含水率測定沖樣等問題,這些問題輕則導致數據不準確,重新取樣化驗,造成原油浪費,重則導致原油灑落,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以失誤率0%,0.5%,1%,2%,5%為階段,2018年1—10月生產穩定和生產不穩定情況下原油化驗造成的原油損耗量如圖2所示,崗位員工即使小的失誤率也會造成驚人的原油損耗。所以企業必須首先做好員工上崗前的培訓工作,樹立培訓面向生產現場、面向崗位、面向實際的理念,強化上(轉)崗員工入廠教育和崗前教育,制定專項培訓計劃,根據每個人離崗時間、轉崗工種和員工特點,進行“喚醒”式培訓、“找類同點”培訓、“同理念”式培訓。其次做好師帶徒工作,員工到新崗位工作時,指定一位技術成熟的老員工作為老師,在新員工進行操作時給予指導,在易出錯的地方給予提醒,直到新員工技能成熟,可以單獨在崗工作。
2.3督促員工自覺佩戴防護用品
在交接計量環境中,計量站內聯合站的大型泵機組產生噪聲,員工在泵機組附近工作時需佩戴耳塞等防護用品;油漆中的有機揮發物可造成空氣污染,員工在計量間刷漆時應佩戴濾毒口罩等防護用品。
2.4宣貫環保法律,加大考核力度
1)宣貫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環境保護立法工作,現已初步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同時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等。石油行業根據石油企業的開發生產情況,相繼制定了《石油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實施細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環保措施與規定[5-6]。石油企業應做好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的宣貫工作,讓員工知法懂法,按照法律規定,做好企業內部環境管理工作。2)加大環保考核力度石油企業各分屬單位應修訂環境保護考核辦法,確定領導及相關管理人員的分管工作,將其責任落實情況納入環保考核;嚴格獎懲措施,對環保工作負責、按規定集中處理固體廢物,及時發現生產問題或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制定環保改進措施的員工進行獎勵,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對工作失職、崗位技能掌握不足、行為規范有誤、存在習慣性違章的員工進行相應的處罰。
3結束語
管輸原油交接計量過程中涉及落地原油、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噪聲等環境污染問題。通過分析,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責任心、生產中的“跑、冒、滴、漏”等因素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從環保法律宣貫、提高員工素質和領導管理能力方面提出了落實環保工作的具體措施。另外,值得借鑒的是國內部分企業將信息化系統應用于管輸設備和管線上,當發生異常生產情況時,系統能夠自動報警,自動啟、停閥門,既能減少崗位員工的工作量,又能減少“跑、冒、滴、漏”等事故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劉莉娟.管輸原油計量交接準確性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8,38(24):74-75.
[2]馮建國.管輸原油交接計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2010,26(2):60-62.
[3]韓博.石油開采后原油污染造成的環境影響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8):161.
[4]丁曉.油田廢棄物全過程管理技術與管理體系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3:1-204.
[5]王林昌.石油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1-189.
[6]張鵬遠.海洋石油鉆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完善[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12):43-44.
作者:陳玉 單位: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氣儲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