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思政課特點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過程。本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和調查研究方法,從教育對象、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時間五個方面對其特點進行了描述。
【關鍵詞】思政課;特點;政治
社會化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是時代的弄潮兒,高校是對青年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鎮,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場所。高校思政課作為在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旨在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教育,塑造大學生靈魂,引導學生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因此,思政課不同于其他課程,有其鮮明的特點,本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闡述其特點:
1.教育對象
從教育對象講,高校思政課教育群體具有單純性特點。高校思政課針對的群體主要是在校大學生,現階段主要是“90”后,他們愛好廣泛,追求個性,生活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調查發現不少學生對思政課不重視,遲到、睡覺、玩手機、聊天、看課外書等失范行為屢屢發生。因此,思政課教師要了解受教育對象的群體特征及心理,不可小覷朋輩群體、小群體的力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師資隊伍
就師資隊伍來講,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十分重要,要求必須是黨員,同時對紀律性也有要求,即又“紅”又“專”。思政課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同時作為一名共產黨人,要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真學真用,把課堂變成真正宣傳和政治教育的陣地,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傳播知識,更要傳遞正能量和新時代精神。學術無國界,課堂有紀律。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思政課教師必須嚴格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科學的理論,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堅定的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和感染學生。由于教師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一代人的認知,思維、判斷力及行為,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室等公共場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言辭。總之,思政課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關系,同事關系,以及與其他部門建立的各種關系,在“大思政”的工作理念下,在多個角色叢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3.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上,高校思政課突出政治性、思想性、時代性與實踐性。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課的靈魂。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旨在培養大學生堅定的政治立場及社會主義可靠建設者、合格接班人;具有極強的政治理論性和導向性,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為核心,從道德、法律、歷史、政治、社會、經濟、心理、時事等各方面全方位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塑造。思想性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高校思政課既要求理論深度,又要求知識的廣博度。高校思政課的內容學生在之前的學習生涯中大多都接觸過,那么大學時期主要在于探究原因,從“為什么”角度解答疑惑,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出發點,培養大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時代性指高校思政課要與時俱進。時代在變化,科技在進步,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不斷涌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不斷推陳出新。高校思政課的課本也隨著時事動態不斷更新,要求思政課教師更新知識,與時俱進。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格。高校思政課特別重視實踐性,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是其魅力所在。不僅在教學中采用去紅色教育基地實地參觀學習,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展示一些內容或社會熱點內容,而且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外開展調查研究,撰寫研究報告,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4.教學要求
在教學要求上,高校思政課要求邏輯性、趣味性與情感性并存。高校思政課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通過歷史發展脈絡、國家大政方針、社會主義建設基本規律等知識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性及思辨能力。同時思政課是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要求教師不能照本宣科、空談理論,應該結合時事動態,多講中國故事,以具體的案例,提問題、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創新教學,加強知識的趣味性、靈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再者,思政課教師要用情感感染學生,通過自己真學真用,自己的語言魅力、人格魅力,自己的人生閱歷、個人情感,以及與學生思想情感的碰撞,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5.教學時間
在教學時間上,高校思政課授課時間短暫。一般而言,在大一至大二的四個學期,高校思政課分別開設的課程依次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中國近代史綱要》。而《形勢與政策》課更是無課本,隨機講授內容,甚至一學期只上一次課,管理制度非常不正規。
總之,課程內容多而上課時間少,導致很多知識點沒有涉及或者無法精講,教師的解讀及學生的認知都浮于表面。學生主要以死記硬背形式,應付考試。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分別論述了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特點。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及措施,但思政課教學實踐及改革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隨著翻轉課堂、MOOC課時代的來臨,思政課也需要在互聯+教育的社會大背景下,在“大思政”的理念下不斷創新,走向新高度。受社會學家布迪厄關系論的思維方式啟發,我們在研究思政課特點時候,還應該注意各個學校在思政課教學上的不同以及各個學校在教育場域中的位置,這樣對于全面認識、分析和研究思政課有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胡孝四.論有效思政課的幾個特點[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8).
[2]雷翔宇.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鞏固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地位[J].河北企業,2016,(12).
作者:郭超妮;李艷;雷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