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廣州市黃埔區為例,研究了城市公共綠化管理模式,分析了公共綠化養護管理在保護制度、監管體制、資金投入、人員隊伍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黃埔區公共綠化養護管理應加強綠地保護制度建設,注重市場化管理采購項目前期監管和后期養護管理并重,充實專業技術管理人員隊伍,并不斷擴大養護經費來源,減輕政府財政壓力。
關鍵詞:公共綠化;養護管理;模式;問題
1前言
城市公共綠化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空氣、環境、氣候、文化、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城市建設和發展舉足輕重。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是指對城市公共綠化建設及其綠化成果、綠化設施的維護管理和依法實行監督的活動[1],即通過修剪、施肥、淋水、除草、松土、防治病蟲害、防寒防凍、補植等措施,保證城市花草樹木正常生長,營造城市綠色休閑空間。目前城市公共綠化面積不斷增大,但后期養護管理技術仍然滯后,不僅浪費了城市資源,更影響了城市長遠發展[2]。因此,研究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對增加城市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2現狀分析———以廣州市黃埔區為例
2.1養護管理基本情況
廣州市黃埔區城市公共綠化包括道路綠化、公園綠化、街頭綠化等。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底,建成區面積約8397.43hm2,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約6797hm2,綠化覆蓋率約43.02%,綠地率約39.2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18.44m2。廣州市黃埔區市政道路綠化在公共綠化中所占比重較大,公園綠化居其二。截至2018年底,廣州市黃埔區市政道路綠化面積約625萬m2,公園綠地面積約207萬m2。
2.2養護管理模式
廣州市黃埔區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實行“雙軌制”模式,事業單位管理與市場化管理同時運作。
2.2.1事業單位管理事業單位管理是城市公共綠化的傳統管理方式,政府采取“以費養人”的管理方式實行財政核撥經費[3],由主管部門出資,園林行業主管部門全面負責管理的方式。廣州市黃埔區公園綠化及部分街頭綠化實施事業單位管理方式,如黃埔公園、香雪公園、創業公園、植樹公園、體育公園、兒童公園等公園綠地,以及黃埔支線等街旁綠地,分別由區住建局下屬事業單位公園管理中心和綠化管理中心進行養護管理,養護管理人員包括正式編制工和臨聘人員。隨著黃埔區環境景觀提升改造力度不斷增大,機構改革繼續推進,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所占的比重逐漸減少。
2.2.2市場化管理市場化管理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體現,將城區公共綠化養護管理推向市場,實行公開對外招投標,通過促進企業競爭提高養護市場整體水平,極大促進了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質量提升。廣州開發區已在多年前實行科學城、知識城、生物島、西區、東區、永和片區等城區公共綠地市場化養護管理,總面積約為511萬m2,目前公園綠化開始陸續引入市場化養護管理模式,推動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市場化進程。
2.2.3監督管理制度廣州市黃埔區通過巡查扣分對市場化養護管理效果進行監督。公共綠化分片區實行三級巡查制度,包括主管部門抽查,事業單位巡查和企業自查。扣分標準參照《廣州市城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質量標準》一級養護標準,把綠化養護管理水平與養護經費相掛鉤,通過日常巡查、定期抽查、發放整改通知書、扣除養護款和通報批評等方式,提高服務企業的養護管理質量[4]。
3公共綠化存在的問題
3.1公共綠化保護法律體系不完善
黃埔區主要根據《廣州市綠化管理條例》、《廣州市公園管理條例》法律法規對公共綠化開展日常保護工作,但條例對城市公共綠化被非法占用、破壞等行為未作具體規定,對綠化規劃、毀綠占綠處罰及執法力度、工程綠化面積規定等方面都未做明確規定,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行政執法依據不足,處罰強制力不夠,其執法工作往往需要得到城管、公安等相關部門的配合,處置公共綠化保護案件耗時耗力,極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3.2公共綠化監管體制不健全
3.2.1采購前期監督不到位由于公共綠化養護招投標監督管理體制機制還未完善,無法對政府采購全過程進行全方位進行有效監督,無法避免企業間不正當競爭行為,許多企業通過降低報價、惡意競爭、中標后偷工減料等行為擾亂招投標市場秩序,影響市場公平公正。
3.2.2監管力度不夠雖然廣州市黃埔區市場化養護管理與養護經費掛鉤,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良性競爭,提高養護管理質量水平,但是由于扣除養護費用有上限金額,對許多企業影響不大,監管約束效果有限;同時,園林主管部門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和權力對服務企業養護管理行為進行處罰,監管無力[5]。
3.2.3監管部門多,管理權限分散廣州市黃埔區內存在許多三無管綠地,特別是老城區附屬綠化,綠化管理質量較差,甚至無人管理,區內綠化管理部門多,權限和職能分散不統一,許多綠地屬公共綠化性質,但由于歷史原因無政府管理部門,無法正常納入日常管養。
3.3公共綠化養護管理專業人才缺乏
3.3.1市場化管理人員服務意識較低市場化管理施工作業人員大多數為企業招聘的臨時工人,按照工作日計算工資,年紀較大的本地村民居多。該類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專業技術能力不強,公共服務意識較弱,與市民對接有關綠化修剪等工作時容易產生沖突。
3.3.2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能力不高廣州市黃埔區行使公共綠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由正式編制人員和臨聘人員組成。正式編制人員較少,平均年齡均較大,接收新知識新理念的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綠化養護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發展進程;另一方面,事業單位臨聘人員較多,這部分人員流動性較大,公共服務意識薄弱,無法承擔公共綠化養護管理的重要工作。
3.4公共綠化養護經費來源單一
廣州市黃埔區公共綠化養護經費目前由區財政統一核撥,經費來源單一,不僅給財政造成很大困難,也阻礙了社會力量參與公共事務的意向,進一步加大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矛盾。
4小結與建議
4.1小結
城市綠化是城市的軟環境,為城市文明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文研究了廣州市黃埔區城市公共綠化的養護管理模式,并分析了其在保護法律體系建設、監管制度、資金投入、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問題。廣州市黃埔區通過“雙軌制”管理模式實施對城市公共綠化養護管理,公共綠化環境質量水平較高。
4.2建議
針對廣州市黃埔區城市公共綠地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應盡快明確各類城市公共綠地管理單位,加快城市公共綠地保護執法建設工作;根據黃埔區城市公共綠地養護管理現狀完善園林綠化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外部監督質量,跟蹤監督實施過程;通過特殊人才引進等方式,壯大城市公共綠地養護管理人員隊伍,提高專業技術人才比例;豐富公共綠地養護經費來源,主要邀請社會力量參與,減輕政府壓力。
參考文獻
[1]李峰.大連市主城區公共綠化多元養護管理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
[2]陳細麗.城市園林綠化養護與管理現狀探討[J].綠色科技,2019(5):53-56.
[3]王夢怡.寧波城市公共綠地養護管理研究[D].浙江:寧波大學,2017.
[4]劉月輝.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3):127.
[5]陳寧.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22):72.
作者:肖生萍 單位:廣州市黃埔區綠化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