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本科實驗教學中心體系建設與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浙江農林大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為例,從實驗室數字化安全建設、數據中心建設、實驗室文化建設、實驗室運行機制、實驗室制度建設等5個方面介紹了實驗教學中心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建設。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
1概述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基地。為保證實驗教學工作正常運行,提高實驗室的建設效益,提高實驗室對人才培養的服務支撐能力。浙江農林大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依照“資源共享、效益為先,優化配置、促進開放”的建設原則,在實驗室數字化安全建設、數據中心建設、文化建設、運行機制轉變及制度建設5個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實踐,以保證實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實驗中心建設思路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規程》和《浙江農林大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指導意見》,結合我校實際提出的“五個統一,一個面向”,即空間統一布局、儀器統一配置、人員統一管理、經費統一預算、課程統一安排,確保人、財、物的有效配置,面向全校開放,建成特色鮮明的實驗教學實體。浙江農林大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是在此前提下建設的“十二個”實驗教學中心之一,結合學校總體規劃及實驗室建設專項規劃要求,通過中心制定建設發展規劃,實現儀器設備統一配置,對中心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有效的建設和研究,中心的建成使得本校信息技術教學實驗室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大大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節約了教學建設的成本,集聚辦學力量建成一個極具特色的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為本校其他的實驗中心建設提供了參考。
3實驗中心建設內容
中心建設具體內容包括:實驗室數字化安全建設、數據中心建設、文化建設、運行機制轉變及制度建設5個方面。
3.1實驗室數字化安全建設通過智能化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隨著學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信息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同時對實驗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結合實驗室管理現狀以及智能系統使用條件,在各實驗室采用非接觸式IC卡門禁管理技術,通過IC卡的使用權限設置,可以有效避免實驗室管理過程中的各種隱患,提高了實驗室綜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從而為教師及學生提供一個安全、便捷的學習和工作環境。此次門禁管理系統和監控管理系統,主要集中在信息學院10號樓的2-6層23個房間,共安裝門禁識別器23個,監控攝像頭46個,同時將門禁及監控視頻信號接入3-5層的控制室,實現遠程操控門禁控制器,提高實驗室的出入安全性。目前,門禁管理系統和監控管理系統均已安裝調試完畢,試運行過程中,效果良好,目前均已正式投入使用。
3.2實驗室數據中心建設數據中心資源存儲平臺的建設,通過使用文件系統管理軟件,實現統一管理服務器設備及教學資源。隨著實驗室機房管理技術的更新,目前實驗室機房大多采用桌面虛擬化的管理方式,越來越多的后臺管理服務器的鏡像文件及數據保存是我們此次建設解決的主要內容,為了保證這些服務器的正常運行采用集群存儲的方式,同時為了便于管理技術人員的日常維護及交流,還增加了一套云盤存儲管理軟件。通過LoongStore集群存儲系統將海量的通用X86架構服務器虛擬成一個容量大、性能高、擴展性強的共享硬盤,為前端大量應用提供高并發數據讀寫訪問。將前端的鏡像文件及數據保存在后臺存儲池中,既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同時也保證訪問的速度,提離了機房管理的效率。
3.3實驗室文化建設中心整體的文化建設,通過統一標識標志,強化信息技術特色。結合學校審核性評估工作,展開對中心的整體環境文化建設。在中心的兩個主要區域,學10及學1號樓設置了中心的整體介紹櫥窗,在各個樓層設立了相應的樓層索引及實驗室簡介、特點、主要承擔的實驗項目等信息,多方面介紹實驗室情況。在實驗室內放置壁掛式展牌,宣傳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督促師生維護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實驗準備室前設立通知公告欄及實驗技術人員信息。同時給每個實驗室的課表做了插牌,方便每學期的課程表更換。在環境文化布置及建設的過程中,結合實驗室的管理需求及師生的上機體驗,盡可能加強實驗文化氛圍,促進課程建設與實驗室文化的結合。
3.4實驗室運行機制轉變實現中心對實驗課程的統一安排,統籌實驗室資源。實驗室從一個院級管理向校級管理轉變,首先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面對各個不同學院的上機需求。中心在學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領導及各學院的共同努力下,主要經過了3個管理階段:(1)各個學院管理為主,中心負責日常運行維護,這個階段基本維持以學院各自管理,沒有打破學院間的使用壁壘;(2)運行一個學期之后,將教學任務較集中的學院實驗室為試點,全面引入中心管理,管理運行至正常最后將全校所有以輔助設計類實驗室全面納入中心的集中管理,統一配置實驗技術人員,統一更新設備,統一課程管理,實現實驗場地、人員及設備的統一;(3)為了保證正常的教學任務安排,中心前期通過梳理實驗項目及課程,劃分實驗室類別,在教學任務安排過程中確保實驗課程相對固定,但同時兼備通用的保障機制。
3.5實驗室制度建設通過制定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規范實驗中心各項工作。實驗室由于專業性和復雜性,對其進行的管理工作也必須做到精、細。對實驗室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是提升實驗室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管理制度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僅是實驗室日常維護管理,還包括實驗教學秩序和實驗人員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定相應的策略,科學提升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完備性。中心根據自身的發展要求及規劃也制定了相應的文件。《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管理細則》、《教務運行管理方案》等。
4結語
通過前期的建設,目前的教務管理方式主要保證了第一課堂的正常進行,對學生第二課堂及創新活動缺少制度的保證。中心下階段的工作是加緊制訂學生課外開放制度,開發開放實驗室網絡預約等實驗室管理系統功能,提高實驗室的課外利用率。目前中心的文化建設基本滿足實驗室日常管理的需求,但缺少極具特色的文化布置,今后中心的建設后期要加強人文關懷的元素,增加學生休閑學習吧等設施,為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林賢進.高校實驗室建設效益評價體系的構建和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7,06.
[2]陳華東,魏三強.新校區實驗室建設規范設計的探索與實踐.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
[3]李志軍,胡笑濤,蔡煥杰,戚鵬.加強實驗室建設實驗室研究與探索.促進學科發展,2016.
[4]張宏玉.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管理的探索與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
[5]張兵,崔希民,李偉才,趙旭陽,王彥芹.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建設.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
[6]陳燁,周莉萍,姜文彪,徐弼軍,王登科.建立實驗室績效考評與保障體系.提高實驗室建設成效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
[7]劉心悅,宮兆合.實驗室建設論證方法研究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
[8]李兢.“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探析.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
[9]張銀勝,單慧琳,行鴻彥.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
作者:陳芳 單位: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