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醫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寶庫”,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人類的醫療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中醫領域的雙語平行語料庫研究相對滯后,從2003年起關于中醫英語或中醫漢英語料庫的論文雖有出現,但總數僅40多篇(據CNKI統計),對中醫漢英平行語料庫的創建和研究極少,這和中醫發展需要不相稱。盡快建設起符合發展需要功能齊全的大型公共服務平臺迫在眉睫。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應以中醫漢英等值翻譯語料為基礎、以平行語料庫架構為支撐、以動態混合網頁為形式、集科研和應用于一體,可為中醫翻譯、教學和國際交流提供功能齊全的專業服務的大型網絡平臺。這個平臺的建設不僅可行而且很有意義。
一、中醫漢英平行語料庫建設應以中醫等值翻譯語料為基礎
1、等值翻譯的定義前蘇聯翻譯學家費道羅夫說:“等值翻譯就是表達的原文思想內容完全準確并在修辭上、作用上與原文完全一致。”他認為等值這個術語用在翻譯方面明確地表示下述概念:一是與原文作用相符,二是作者選用的語言材料的等值。1雖然完全意義上的漢英“等值”不易,但等值翻譯仍是獲取平行語料的原則,等值翻譯語料是構建中醫漢英平行語料庫和公共平臺的基礎。
2、中醫翻譯研究的基礎已經堅實
3、自上世紀中后期中醫英譯迅速發展,一些由外國人翻譯的中醫經典著作也相繼出版,與此同時,英文中醫學著作和一些中醫名詞術語國際化標準方案也相繼出臺。如今,中醫英譯碩果累累。德國學者文樹德(Paul.UUnschuld)教授,英國中醫師馬萬里(GiovanniMaciocia)和英國學者魏迺杰(NigelWiseman)博士等翻譯了許多著作和編寫了多部辭典,有的成為西方培訓中醫師的主要教材。在國內,人民衛生出版社組織翻譯、出版了不少好的教材,如2007年出版的衛生部“十一五”規劃供來華留學生用系列雙語教材和2014年完成“中醫走出去文庫”的海外版系列教材。此外,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頒布了《WHO傳統醫學術語國際標準》,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持制定了《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盡管中醫術語翻譯還有一些難題有待解決,但中醫翻譯研究的基礎已經堅實。
二、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應以平行語料庫架構為支撐
1、平行語料庫定義平行語料庫(parallelcorpus)是由原文文本及其平行對應的譯語文本構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電子文本庫,其原文譯語對應程度可有詞級、句級和段級幾種。平行語料庫可以是雙語,也可以是多語的對應文本。基于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雙語平行語料庫,能為語言對比研究、翻譯研究、翻譯教學、翻譯技術開發、雙語詞典編纂等語言學和自然語言處理研究提供極大的便利,具有較大的潛在應用價值。
2、平行語料庫建設研究和技術基礎已堅實平行語料庫大體可分為通用類和特定領域類兩種,世界上第一個平行語料庫是美國LDC語言數據聯合會1995年公布的英法雙語語料庫TheCanadianHansardCorpus,該語料庫基于加拿大議會辯論語料,從建成到目前約20年左右。在我國,平行語料庫的建設近10年來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國內的第一個較大規模雙語語料庫是2002以來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王克非教授主持和研制的“通用漢英對應語料庫”,該語料庫含漢英、漢日兩個雙語平行語料庫,規模為3000萬字詞,語料文本類型主要有文學類、人文類、社科類和科技類,是目前世界最大漢英雙語語料庫。現在該中心又已開始研制包括歷時性的平行語料庫和若干專門語料庫以及口譯語料庫的“超大型英漢平行語料庫:中國英漢平行語料庫”。此外,還有一些小規模的綜合性通用英漢/漢英平行語料庫和單一用途的專門型語料庫,其中有代表性的雙語平行語料庫包括:Babel漢英平行語料庫、《紅樓夢》中英文平行語料庫、莎士比亞戲劇英漢平行語料庫、魯迅小說漢英平行語料庫等。我國在平行語料庫構建技術、雙語詞典編纂和翻譯教學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語料庫語言學和語料庫翻譯學也開始受到關注。到2013年末,已出版的平行語料庫著作有5部(詳見表2)、已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據CNKI統計)有300余篇。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于2009年10月和2012年3月成功舉辦了兩屆“全國語料庫翻譯學研討會”。2014年11月25日,“國際語料庫語言學與機器翻譯應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辦。這些標志著我國對這一新學科研究的興起和迅速的發展。目前,我國單語語料庫建設已較成熟,雙語語料庫建設也有了國際和國家標準可供參考,平行語料庫的相關理論已發展多年,平行對齊的語料數據不僅適用于機器翻譯,也可用于日常教學和國際交流。
三、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系統設計思路
1、以動態混合網頁為形式動態網頁是與靜態網頁相對的一種網頁編程技術。動態網頁顯示的內容可以隨時間、環境或數據庫操作的結果而改變。混合網頁是指雙語平行語料存在于同一網頁中。相對單語網頁對,雙語混合網頁內部的平行資源翻譯質量更高、數據規模更大、領域覆蓋更廣。
2、以三大服務功能為內容中醫漢英平行語料庫可與雙向翻譯、在線教學和國際交流三大服務進行對接,并與它們構成信息反饋閉環,形成良性循環的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系統。雙向翻譯服務平臺,是指基于中醫漢英平行語料庫而建立的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相結合的服務平臺,實現中醫漢英/英漢雙向翻譯。在線教學服務平臺,是針對教師教學需要建立的課程管理、年級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管理、教學信息管理、試題管理、作業管理、答疑監督等功能的開發;針對學生學習需要研究建立在線學習/考試、作業提交、討論交流和資源共享等功能的開發。同時為滿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教學的需要,建立相互關聯的微課程。基于中醫漢英平行語料庫國際交流服務平臺可實現:強化對中醫藥在國外的動態研究,廣泛收集信息,為中醫藥對外工作的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利用平臺大力開展中醫藥醫、教、研的國際合作。
四、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意義
1、理論研究和應用價值中醫漢英平公共服務平臺所基于的語料不僅涵蓋中醫各學科的內容,且將可能涉及的西醫和其他相關通用語料包括在內,語料庫大,能夠較好地代表源語與譯語關系,能為中醫漢英雙語對比研究、中西醫語言對比研究、中醫翻譯教學和口筆譯比較,以及中醫漢英雙語翻譯的歷時或共時的研究等提供可靠的翻譯實例和量化數據。在設計上,該平臺能提供“中醫翻譯/雙語/英語教學、中醫機器翻譯和中醫對外交流”三大功能,提供頁面清新、操作簡易、信息獲取便捷和方便學術交流的范本,也為中外中醫院校師生、臨床醫生、中醫科技和文化研究等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和交流平臺。
2、中醫人才培養和中醫發展的需要在我國“,中醫+英語”的復合型人才還很缺乏,建設一個符合中醫發展需要的大型平行語料庫及公共服務平臺,以營造雙語教學和交流環境,是培養出色的中醫人才的需要。此外,要建立中醫藥特點的國際標準規范,讓國外中醫研發人員有一個可以與正宗中醫專家們交流學習的網絡環境,用于描述中醫藥的高質量語言勢必先行,這是中醫發展的必然要求。
總之,中醫漢英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是對我國乃至世界的語料庫一個有力的補充。它不僅可以為今后中醫多語平行語料庫的研制、中醫漢英翻譯、中醫翻譯教學和雙語教學、中醫漢英雙語對比與研究、雙語的歷時變化研究、中醫術語翻譯標準研究等,提供共同實證研究基礎;還可與其他大型語料庫的對接,構建中國“超大型雙語平行語料庫”;更可以促進中醫雙語人才的培養、提高中醫科技人員國際交流的話語能力、加快中醫典籍翻譯進程和當代科研成果實時外譯、增進中醫文化的傳播和科學技術的對外交流、為中醫的發展和中醫走向世界、服務世界做出貢獻。
作者:肖平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