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腫瘤醫院專科護理團隊建設模式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總結腫瘤專科醫院專科護理團隊建設模式的構建及實踐經驗。方法構建以專科護理小組為主導的專科護理運行模式,致力于專科護士隊伍管理,專科護理人才建設,改進護理質量管理方式,構建專科護理品牌。結果構建了11個專科護理小組,3個專科護理門診,開展14個專科的信息化護理會診,采用獨特的護理質量管理方式,完善了相關制度。結論專科護理團隊建設促進護士的專業能力提升,提高學術影響力、護理專業價值,提升醫院專科護理品牌影響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腫瘤專科醫院;專科護理團隊建設
專科護理已成為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內容,臨床護理專科化是衡量護理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十二五”期間的主要任務之一,為“發展專科護士隊伍、提高專科護理水平”。我院自2004年開始,構建了獨特的專科護理團隊建設模式。希望借此模式提升腫瘤專科醫院的專科護理能力,同時為其他醫院的專科護理團隊建設、專科護士培養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構建以專科護理小組為主導的專科護理運行模式
1.1構建專科護理小組,明確工作職責
1.1.1構建原則我院護理部成立護理管理委員會下設7個委員會,各委員會下又設有若干小組。專科護理委員會下設有靜脈管理、心理支持、造口傷口護理、營養支持、疼痛管理、康復護理、中醫護理、腫瘤介入護理、圍術期護理、急重癥呼吸管理、糖尿病護理小組,共11個專科護理小組。各小組設立組長、秘書、核心成員及各科室1名成員,組長為具備專科特長的護士長或高年資專科護士,主要負責專科護理小組工作計劃與方案的制定,成員準入資質管理及活動開展;秘書為具備一定專科特長、溝通協調能力的護士,負責團隊活動的組織協調、通知報道、資料整理與匯總等。成員構成上,護理部要求各護理單元至少1人加入,每個小組總人數達40余人。成員為具備相應專科特長并具備一定經驗的護士,各專科護理小組科室成員的準入以護士長推薦為原則,要求對團隊工作積極主動并能按時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保證新制度、規范和培訓內容有專人傳達至每個科室。1.1.2工作職責專科護理小組成員完成包括患者教育、人員培訓、專科護理質量管理、科研教學及收集專科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工作,如定期召開專科小組會議,安排學術講座、沙龍,學習專科前沿及新技術、新進展,臨床疑難護理技術,病例討論,建立護理多學科團隊等;各小組結合專業問題,利用質量管理工具、循證思維模式解決專科領域的臨床問題,建立標準、規范,制訂標準化作業流程。
1.2專科護理團隊的運行管理
專科護理團隊受護理部直接領導,實施專科護理委員會委員長負責制。①制訂計劃:根據專科護理團隊建設目標,各小組于年初討論確定年度工作計劃,將任務分解并上報護理部。②小組學習:定期組織小組成員集中學習,由小組成員進行專題報告或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開展講座培訓、病例分析等,并應用QQ群、微信等平臺開展前沿信息分享。③目標考核:護理部每年組織年度專科護理小組持續質量改進成果匯報,并設立鼓勵獎項,對匯報考評結果優秀的團隊予以獎勵。
1.3創建專科護理門診,開展延伸護理服務
為滿足門診及患者出院后的護理需求,我院先后開設了靜脈治療護理中心、傷口造口、淋巴水腫門診,為出院患者提供靜穿刺置管及維護、造口護理指導、淋巴水腫指導等服務,2018年我院嘗試中醫護理門診的構建和實踐。專科護理門診的開展,拓寬了服務范圍,加快了護理的專業化進程,為門診及出院后的患者提供了更專業、細致、規范的專科護理服務。我院2013—2017年靜脈專科門診置管量與維護情況見表1,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穿刺量呈逐年升高趨勢,2017年PICC總置管量7093例,其中賽丁格技術7091例(99.97%)。我院2013—2017年傷口造口、淋巴水腫護理門診情況,見表2。
1.4構建信息化的專科護理會診模式
我院護理部對各專科領域較突出的專科護士賦予會診權限,對護理會診人員的資質進行認定,各病區遇到專科性較強的臨床疑難病例,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預約會診,使患者得到更加合理的護理,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我院傷口造口、糖尿病、營養、心理等14個專科的全院會診已成熟運作,護理會診制度的建立有效地解決了臨床護理中的疑難問題,進一步深化了專科護理的內涵。針對疑難護理問題,各小組成員協同診治,實現了專科護理問題同質化管理,使患者得到更優質的服務。加強專科護理小組管理后院內會診量:2013年80人次,2014年174人次,2015年241人次,2016年192人次,2017年343人次。
1.5專科護理團隊運行的保障機制
1.5.1制度和標準保障良好的護理質量既要以安全理念為基礎,還要依賴科學的質量控制標準和安全管理制度[1]。護理部建立專科護理小組工作職責、專科護理會診制度、病例討論制度、護理查房制度等,確保團隊工作的有序開展。護理部根據臨床實踐逐條修訂了11項專科護理質量檢查標準,使各種考核、檢查有章可循、有標準可依。
1.5.2經費保障醫院每年為護理部外出學習培訓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為護理培訓、進修學習、科研發展提供了經費保障。
2專科護士隊伍管理
我院自2004年以來已有專科護士45人在專科護理、質量管理及臨床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專科護士隊伍管理方式,直接影響其作用的發揮和專科工作的開展[2]。我院注重制度建設,先后建立專科護士管理辦法、專科護士考核細則,在選拔、培養、使用及追蹤評價等專科護士隊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制度的落實與持續改進,利用科學的管理方式保障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同時注重民主管理與嚴格管理相結合,如對專科護士評價我院設立兩年一度的專科護士考核制度,并將評價結果與績效和資格再認證掛鉤,保障專科護士培養機制的建立。
3專科護理人才建設
人才建設是貫穿專科護理模式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專科護理正常運行、延續發展的核心部分[2]。為使團隊成員具備較高的專科護理水平,尤為注重團隊人才的培養。采用走出去學習專項技術、科研前沿信息,引進來開展專項技術等方式,并借助醫院青年科研設計大賽、科普寫作大賽、PPT設計大賽、小發明、小創造創新大賽、醫院1022人才培養項目、康恩貝等項目,打造團隊人才。
4改進護理質量管理方式
4.1建立臨床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2015年我院建立了數據化的全院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有效地反映護理質量問題,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全面實施專科護理質量管理目標監測。
4.2各專科護理小組檢查的質量評價
由護理部牽頭制定各專科護理小組專項檢查標準,每月都有專科護理小組進行專項檢查,檢查資料匯總、上報護理部,護士長會議反饋,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引入病房管理,科學管理做到位,實現了專科化的護理質量改進。
5專科護理品牌構建
5.1多途徑宣傳
通過報紙、期刊等向市民宣傳團隊的品牌特色,為專科護理團隊贏得良好的社會口碑。
5.2義診活動
世界癌癥日、抗癌宣傳周、護士節,專科護理團隊通過健康講堂、專科咨詢、科普進社區、工作坊等方式,達到惠民和宣傳的雙重目的。
5.3學術交流
我院要求護理人員積極撰寫相關論文,參加學術交流,多篇論文被各大學術會議以壁報或口頭交流形式展出。我院積極舉辦學術會議、繼教項目、學術沙龍、交流論壇,擴大我院專科影響力與輻射力。
5.4雙下沉
為貫徹落實醫改精神,護理部積極響應衛生部號召,選派多名專科護理專家,在基層醫院開展護理幫扶工作。將專科護理理念帶到基層醫院,指導解決臨床疑難護理問題,發揮專科護理示范和輻射作用。
6討論
6.1專科護理團隊建設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專科護理品牌影響力
我院專科護理團隊工作模式有效地發揮專科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通過舉辦各種學術會議、繼教班、論壇、外出學習交流,提升我院學術和專科影響力。加強專科護理團隊建設,使之成為高效團隊,打造特色護理品牌,對提高專科競爭力、專科品牌影響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6.2專科護理團隊運行模式促進護士的專業能力提升,提高護理專業價值專科護理的推進,為護理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發展方向和平臺。同時使護理人員從通科狀態向專科轉型,使每位專科護士能夠術業有專攻。該模式的運行還極大提升了團隊成員的自我發展意識,主動學習、不斷進取,團隊榮譽感、職業價值感都得到了提升。
6.3專科護理團隊建設促進醫院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在團隊運行的過程中,我院借助媒體宣傳、專科講座、義診等活動,不僅建立起專科品牌,更為醫院樹立了正面的社會形象,吸引了更多患者,增加了醫院效益。
7專科護理團隊建設的啟發
7.1專科護士培養是基礎,使用和管理是關鍵
自我國開始培養專科護士以來,國內已基本形成較成熟的專科護士培養機制。目前專科護士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專科護士進入臨床后較難承擔專科護士的角色,各醫院都在積極探索專科護士的使用和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經過認證的專科護士的潛力并未在臨床得到充分發揮的現象[3]。專科護士的使用、管理,亟待護理管理者深入探索。
7.2專科護理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群眾對服務需求的提高,中國護理必然走向專業化,提高專科護理質量,已成為現階段專科護理學科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4]。我國護理專業化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專科護理的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如專科護士的工作職責和范圍不夠明確、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使用與管理無統一標準,由各醫院制訂專科護士管理制度,使專科護理團隊運作效率良莠不齊,將是下一步重點探索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成守珍.明確專科護理發展思路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J].護理學雜志,2012,27(19):1.
[2]王靜,楊亞平,孫穎,等.“4+1”傷口造口專科護理建設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5):588.
[3]張洪君,張會芝,郭莉,等.搭建專科護士臨床實踐平臺促進專科護理發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10.
[4]耿秀娟,王朝娟,孟海英,等.專科護理團隊的構建與成效[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6):1482.
作者:李曼 吳婉英 黃靜 黎昕 劉麗華 楊方英 單位:浙江省腫瘤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