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手術病人心理護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
2000年11月~2001年7月對以下五個病種進行了分組對照護理:冠心病(119例)、肝癌(54例)、盆腔惡性腫瘤(31例)、賁門癌(11例)、經(jīng)皮穿刺肝膽管引流及膽管支架置放術(14例),共計229例。其中男139例,女90例,年齡20~85歲,40歲以下者20例,平均57·87歲。依診斷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114例,對照組11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種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
2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做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和術后護理。實驗組則從病人入院、手術至出院各環(huán)節(jié)貫穿心理護理。
2·1入院幫助轉換角色
幫助病人熟悉住院環(huán)境,通過熱情、耐心、周到的護理,使其盡快實現(xiàn)由社會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轉換。建立起良好護患關系,獲取病人的最大信任,為以后各階段的心理護理打下良好基礎。護理人員在此階段應掌握病人的個性特點,使術中心理治療能因人而異,恰當有效。
2·2術前端正手術認知
對于手術病人各種不切實際、過于理想化、絕對化和主觀片面的觀念和態(tài)度,通過醫(yī)護人員的權威性解釋,介紹介入手術儀器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學、必要的手術知識信息,并利用病人求治的愿望和潛力,指導建立起合理的認知態(tài)度,對手術有較為實際的看法和心理準備,確立適當預期。
2·3術中實施心理治療
安排舒適的手術體位,于手術準備階段帶病人做深呼吸放松[2]治療,使心情平靜,心跳規(guī)則,呼吸平穩(wěn),肌肉、關節(jié)、韌帶放松,利于股動脈穿刺。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療,在手術室做進一步的解釋、安慰、鼓勵,以增強病人自信心,提高耐受力,能積極配合手術實施。術中造影、化療藥物灌注及栓塞等主要環(huán)節(jié),依病人個性特點,因人施以言語、態(tài)度、行為的不同積極性暗示治療。
2·4術后加強心理護理
術畢病人往往因手術成功產(chǎn)生松懈心理,因此,重視常規(guī)護理同時需加強心理護理。向病人強調(diào)術后嚴格臥床24h、穿刺患肢制動6~8h并保持伸直的必要性,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疼痛、發(fā)熱等反應,使其對此有恰當?shù)男睦頊蕚鋄3]。經(jīng)常巡視病房,及時疏導病人的不良情緒;爭取家屬的積極配合,盡量避免病人激動、煩躁,增強其康復信心。
2·5出院健康心理指導
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交待復查時間、體力活動情況、指導合理飲食,幫助病人將心理控制感傾向內(nèi)控,以增加正性情感水平[4]。使病人充分認識到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的影響,能主動接受并運用宣泄、放松、換位思考等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應對不良刺激,維護心理健康,鞏固治療效果。
3結果
3·1通過術中監(jiān)測脈搏、呼吸、血壓,結果顯示:實驗組各項指標波動小,對照組則波動較大,兩組生理指標的穩(wěn)定性有很大不同。
3·2實驗組無因心理因素導致手術不順利,術后康復快;對照組術前1例因過度緊張、焦慮,于術日晨死亡;術中11例股動脈穿刺不順利;2例憋氣配合不良,5例因緊張致耐受力降低,手術欠滿意,經(jīng)統(tǒng)計學方法處理,兩組手術順利程度差異有顯著意義,χ2=20·54(P<0·01)。
3·3術后隨訪雖未做統(tǒng)計學分析,但顯示實驗組病人較對照組病人普遍存在生活態(tài)度樂觀、自我評價比較恰當?shù)牧己眯睦頎顟B(tài)。
4討論
4·1心理護理應貫穿全程
病人從入院到手術至出院,其間會不斷遇到新問題,情緒常有波動,每階段的心理各有特點;介入手術又存在接觸放射線的問題、造影劑過敏的可能性危險,病人在局麻狀態(tài)中,醫(yī)務人員的言談舉止、手術進程順利與否,隨時會影響病人的情緒。因此需要端正病人的認知和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心理治療,避免一勞永逸或臨時抱佛腳的想法及做法,使心理干預與心理治療相輔相成。共性化心理護理做到有計劃、按步驟進行,對特殊病人則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每個階段都對病人的積極配合、正確努力予以肯定、表揚,以鼓勵病人進一步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病人自身潛力。心理護理工作還要體現(xiàn)出雙向性的特點,即護士在自覺為病人做心理護理時,通過啟發(fā)、引導,調(diào)動病人有意識地將自己遇到的心理問題主動向護士提出咨詢,在護患互動中,取得護患雙受益。
4·2康復期心理應對訓練有助于療效鞏固
心理社會因素是許多病人身體康復成敗的決定性因素[5]。介入手術不僅消耗了病人的體能,也使病人的心理應激變得脆弱,依賴性增強。因此,該階段心理應對訓練的目的就是要強調(diào)病人在疾病治療中的主動積極作用,將病人的心態(tài)由被動接受幫助引導為主動調(diào)適應對。幫助病人增強康復自信心,正視現(xiàn)實,消除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正確進行自我評價,指導病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節(jié)奏,勞逸結合,改善全身狀況,主動適應社會變化,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調(diào)動自身免疫系統(tǒng),鞏固治療效果。康復期心理應對訓練、對病人術后康復和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有幫助,究竟作用多大,還有待于做進一步的研究。
4·3對護理人員自身素質要求
4·3·1護理專業(yè)技能病人心理問題與自身疾病有很大關系,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到熟知專業(yè)知識,技術操作熟練,急救物品齊備,工作有條不紊,對病人起到一個良好心理暗示作用,有利于心理護理的開展。
4·3·2心理學知識加強護理人員對醫(yī)學心理學、康復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并針對介入手術病人中老年人占大多數(shù),冠心病(占51·97%)、癌癥(占41·92%)患者較多的情況,注重學習中老年心理衛(wèi)生、心理保健知識,明了冠心病與A型行為特征的關系,癌癥與不善發(fā)泄、長期孤獨和憂郁性格的關系,使心理護理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定期請心理學專家講課,熟練掌握心理治療方法和技術。
4·3·3心理素質護患關系能否很好地建立,心理護理是否能取得滿意效果,與護理人員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有很大關系。善于理解和同情、富有友善和耐心、愉快的情緒、儀表整潔、鎮(zhèn)定自若的穩(wěn)健風格、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具備這樣心理素質的護理人員頗受病人的歡迎。護士只有擁有健康心理才能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因此,我們經(jīng)常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團體咨詢,排解護士工作生活中負性情緒的影響,提高其自我調(diào)控情緒能力,維護護士的心理健康,更好地服務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