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風險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醫療需求的不斷提升,急診醫學也逐漸發展,急診護理是急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已往急診護理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風險評估以及相應的防范措施,總結護理特點和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同時制訂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最大限度地減少護理風險,降低護患糾紛發生,提升急診護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急診護理的風險因素
1.1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急診科工作本身具存在著患者病情重、發病急、病死率高以及病情復雜多變等特點,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醫療救治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升。有些新進崗位的護士缺少臨床工作經驗,自我保護意識低下,法律意識薄弱,工作中人文關懷和服務意識缺乏,多因言行不當、責任心不強而導致患者出現誤解以及不滿情緒,進而引發護患糾紛。
1.2規章制度執行不嚴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其中必然包括血的教訓。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在緊張的工作中提升責任感,按照規章制度執行。事實上,一些制度沒有真正落實,護士工作過程中比較粗心,違背了常規而錯做規范,自行將操作程序簡化,沒有嚴格執行醫囑或者錯誤執行醫囑,導致一些不良后果出現。常見的有發錯藥、打錯針、病情變化發現不及時、觀察不細致以及延誤救治的最佳時機等。
1.3急救技術以及應變能力不足因日常對多種突發疾病知識以及對搶救過程的掌握不夠熟練,不熟悉各種急救設備的使用,當遇到緊急搶救操作時容易手忙腳亂,醫護配合不佳,錯誤判斷了患者的病情,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導致不良后果出現。少數新進崗位的護理人員缺少臨床工作經驗,當遇到緊急搶救時心理緊張,手忙腳亂,對患者的救治產生影響,留下了安全隱患。
1.4護患溝通不充分以及缺乏技巧急診患者由于病情變化快、緊急,快速向患者及其家屬清楚解釋患者病情以及預后效果,爭取配合,這是醫護人員需要履行的義務,但是要注意溝通的技巧。然而在工作過程中,常常因忙于急救操作,忽略患者以及家屬的感受,很可能出現語調高、語氣重以及態度冷淡等現象,導致患者投訴以及不滿現象。
1.5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記錄不及時一般來說急診患者的情況都比較危急,急診護理工作繁重,假如由于種種原因而對護理記錄書寫有所忽略,書寫不清或者字跡潦草,甚至隨意涂改等,日后一旦引起醫療糾紛,就會對責任和過錯認定產生影響,也無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
1.6急救藥品以及設備未處于完備狀態急救醫學同時帶動了急救設備以及急救藥品的發展和更新,如日常工作準備不足,急救器材沒有處于完備狀態,就會錯過最佳的搶救時機,使得急診風險轉變為事故。
1.7院前以及院內轉運中的風險在院內以及院前的轉運中,護理人員數量有限,尤其是夜間,急診科的工作量增加,雖然轉運只需要十幾分鐘,但是卻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埋下安全隱患,微小的錯誤都可能引起醫患糾紛。
1.8長時間超負荷工作以及環境的影響隨著醫療模式的不斷轉變,護理工作不在是簡單地執行醫囑,而是從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如心理、生理、文化以及社會等。這就明顯地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而且隨著急診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大部分醫院的護理人員長期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2急診護理風險的防范
2.1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已往觀看警示教育片、法規專題學習以及預防醫療糾紛講座等基礎上,還要組織護士進行自我查找,結合科室的工作特點,不斷總結經驗教育、解析典型案例等,使大家充分認識急診護理風險的存在以及整個過程,樹立預防風險的意識,防患于未然。
2.2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制度的落實與健全是保證醫患雙方安全的前提,也是預防護理糾紛的關鍵。在護理實踐過程中,要常常自省及相互督導,才能夠按照相關制度執行,使得在緊急情況下急診護理工作能夠有效地進行,達到最優的急診救治效果。
2.3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及提升應變能力一些急診護士由其他科室調配而來,甚至一些是剛剛畢業的學生,隨著急診醫學的不斷發展,招聘的護理人員不應僅僅局限在??茖W歷,應該招聘一些本科護理人員。對于在崗的護理人員,應該加強急救技術訓練,不斷地進修學習,組織護理人員院內科室輪轉等,使其能夠更快熟悉各種儀器以及操作技術。
2.4掌握溝通技巧,加強護患溝通護患關系協調的重要前提是良好的溝通,同時也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配合的關鍵。護士應該樹立以人文本的服務理念,充分融入同情心、責任心以及愛心等,認真對待每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醫療水平與患者期待上的差距,主動與患者溝通,多換位思考。
2.5規范護理文件記錄護理文書是記錄整個救治過程的憑證,也是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的基本依據,而且在事故處理以及醫療糾紛時是重要的法律依據。因此,應運用嚴謹的科學的態度進行記錄。
2.6注重搶救物品以及器械的管理派專人管理器械以及搶救藥品,定期進行檢查,做好記錄,隨用隨補,設備應定期保養和調試,使始終處于完好狀態。應根據每個時期的搶救特點,不斷添加以及更換藥品。
2.7規避轉運風險雖然轉運過程時間不長,但是存在的風險較多,而且有一些無法預料的風險存在,相關統計表明,多為心血管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患者。因而,護理人員應對潛在風險認真評估,根據相關的可能性積極進行準備,對于危重患者應由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護送。
2.8合理配置人員,優化就診環境因急診護理工作的任務量越來越重,隨著急診患者數量的增多以及疾病種類的變化,急診護士身心疲憊。這就需要管理人員合理安排排班制度,關心醫護人員的身體及心理健康,確保醫療護理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急診患者護理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具體包括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應變能力不強、制度落實不到位、書寫不規范以及護患溝通欠缺等,應給予相應的強化風險教育以及制度落實、提高溝通技巧、注重業務培訓、合理配置人員、加強轉運監護等。急診護理安全不但與患者生命密切聯系,同時也關系到醫院的發展。因工作性質比較特殊,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只有提升護士的防范意識,不斷提升業務技能和責任心,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執行,培養良好的護患溝通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差錯及事故發生。
作者:孔繁潔 單位: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