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健康管理中兒童健康管理模式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網絡通訊輔助的兒童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區兒童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為促進社區醫生與居民互動交流,提高社區兒童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參考。方法選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納入本社區健康管理的0~36個月兒童為研究對象。將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本社區管理的兒童2593名設為試點前組,將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本社區管理的兒童2998名設為試點后組。試點前組兒童采用傳統兒童健康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一般是醫生與監護人進行面對面交流,醫生通過電話進行催檢和隨訪。試點后組兒童采用網絡通訊輔助模式進行管理,利用兒童健康管理APP、網絡平臺,實現網絡問診、預約體檢、信息推送、網絡群發信息催檢及隨訪等。比較兩組兒童的健康管理率、系統管理率、貧血規范管理(按時復診或及時催檢和隨訪)率、營養不良規范管理(按時復診或及時催檢和隨訪)率。結果試點前組兒童健康管理率、系統管理率、貧血規范管理率及營養不良規范管理率均明顯低于試點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網絡通訊輔助的兒童健康管理模式能極大地提高社區兒童健康管理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兒童健康管理;社區;網絡通訊輔助
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指出,兒童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對于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1]。0~3歲是兒童早期發育的重要階段,是嬰幼兒體質發育和智力開發及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并且這種早期發展的影響可持續終生[2-4]。兒童健康管理是對涉及兒童身心健康的相關活動進行科學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對兒童個體或群體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以及預測、預防、診治和跟蹤的全過程[5]。本社區于2016年8月開始采用網絡通訊輔助的兒童健康管理模式對0~36個月的社區兒童進行管理。為探討該模式在社區兒童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將其與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納入本社區健康管理的0~36個月兒童為研究對象。將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本社區管理的兒童2593名設為試點前組,將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本社區管理的兒童2998名設為試點后組。
1.2方法
試點前組兒童采用傳統兒童健康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一般是醫生與監護人進行面對面交流,醫生通過電話進行催檢和隨訪。試點后組兒童采用網絡通訊輔助模式進行管理,利用兒童健康管理APP、網絡平臺,實現網絡問診、預約體檢、信息推送、網絡群發信息催檢及隨訪等。
1.3效果評價
比較兩組兒童的健康管理率、系統管理率、貧血規范管理(按時復診或及時催檢和隨訪)率、營養不良規范管理(按時復診或及時催檢和隨訪)率。健康管理率=實際健康管理兒童數/應管理兒童數×100%;系統管理率=實際系統管理兒童數/應管理兒童數×100%;貧血規范管理率=實際管理貧血兒童例數/應管理貧血兒童例數×100%;營養不良規范管理率=實際管理營養不良兒童例數/應管理營養不良兒童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兒童的健康管理率及系統管理率比較
試點前組兒童健康管理率及系統管理率均明顯低于試點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兒童的貧血及營養不良規范管理率比較
試點前組兒童的貧血規范管理率及營養不良規范管理率明顯低于試點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兒童健康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對于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素質,把我國建設成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對兒童早期健康進行有效管理將有助于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及健康體格、性格的形成。我國兒童基數大,特別是開放二胎政策后數量更多,但由于兒童健康管理工作比較復雜,任務較為繁重,直接導致社區兒童健康管理工作人員的數量嚴重不足;同時由于管理工作模式滯后,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在傳統的兒童健康管理中,由于兒童的數量大,醫生與兒童養護人通常只進行簡短的門診交流,通過電話催促兒童定時進行檢查耗時長、成本高;兒童健康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兒童隨訪率低;養護人對兒童健康管理的意識不強,依從性差,往往不能完全按時配合為兒童進行健康體檢和復診,導致兒童健康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滿足新形勢下我國兒童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探索、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國情,能滿足群眾對兒童保健服務需求的社區兒童管理模式已成為當務之急[6],致力于探索一種以兒童健康為中心的、規范的、連續的、系統的新型兒童保健服務管理模式,為社區兒童提供方便、高效、優質、連續的多層次的綜合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居民對兒童保健服務的需要已成為廣大兒童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內容[7]。目前在我國的一些地區,采用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對社區兒童進行健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8],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仍需要監護人與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人力成本仍舊較高。自2016年8月開始,深圳市南山區西麗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提高兒童健康管理工作的效率,逐漸摸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新模式—網絡通訊輔助模式。它主要是利用兒童健康管理APP以及網絡平臺,方便兒童養護人與醫生互動交流,優化催檢流程,讓養護人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兒童健康管理的信息。進一步提高了養護人管理兒童的依從性及滿意度,明顯提高了兒童健康管理的服務質量,同時減輕兒童健康管理工作強度,能節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點前組兒童健康管理率、系統管理率、貧血規范管理率及營養不良規范管理率明顯低于試點后組。結果提示,基于網絡通訊輔助的兒童健康管理模式顯著提高了社區兒童健康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提高了養護人兒童保健知曉度和管理兒童的依從性,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人口計生委貫徹2011-202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實施方案[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1):5-7.
[2]史洪國,趙淑芹,王洪美.健康教育對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4):186,192.
[3]劉文婷,劉燕妮,張知新.北京市兒童保健醫生對兒童矮小癥知曉情況調查及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5):436-438,442.
[4]謝新華,周惠爾,鄒金良,等.海華社區0~36月齡兒童保健家長保健及接受服務依從性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7,8(1):69-70,79.
[5]金玉蓮.兒童專科醫院在兒童健康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0,30(5):383-385.
[6]郝曉寧.社區兒童保健適宜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8):3917-3919.
[7]何能清,黃俊芳,賀衛權,等.新型社區兒童保健服務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9):2169-2171,2174.
[8]孫蘭,余建坤,趙慧藍,等.信息優化應用于兒童健康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11):23-24.
作者:謝曉 李勁松 高海英 許偉紅 單位:深圳市南山區西麗人民醫院西麗社區健康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