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角色扮演法在護理教學中使用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護生在內科實習時的操作能力、應變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方法將100位護生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帶教,試驗組采用角色扮演法帶教,比較兩種方法對護生出科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的影響。結果試驗組護生出科理論及操作成績均優于對照組。結論角色扮演法在提高護生操作能力、應變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法。
【關鍵詞】護生;角色扮演法;護理
內科護理專業性、操作性強,病情復雜多變,傳統的帶教方法不能滿足護生的需求。
四年來我科對實習護生的帶教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開展了角色扮演法進行帶教,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03年7月~2007年7月,在內科實習護生100人,均為女性,年齡20~23歲;學歷:本科50人,大專50人;實習時間均為2個月。隨機分為試驗班(50人)與對照班(50人)。
1.2方法
1.2.1試驗班采用角色扮演法帶教。
1.2.1.1角色扮演課的設計在護生入科時帶教老師和護生一起研究確定角色扮演課教學計劃,制定提綱。
1.2.1.2角色扮演課的開展(1)在課前將角色扮演課內容提綱發給護生,讓護生利用業余時間預習、相互討論與主題有關的基礎知識,并指導護生利用圖書和網絡查閱相關的研究進展,讓護生有充分的準備過程。(2)課堂教學,教學的形式根據所授內容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然后讓護生分析,做出護理診斷和制定護理計劃,各小組總結并進行發言。結束后進行討論,老師進行理論提問,對護生表現不足之處詳細點評、示范,場面生動、氣氛熱烈。
1.2.2對照組用傳統教學法帶教,老師講授為主。
1.3評價指標(1)問卷調查,調查表由筆者設計,內容為12個項目,回答方式為肯定或否定,在出科時發放。發放問卷100份,全部收回,有效問卷100%。(2)理論及操作考試,兩組護生統一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比較兩組考試成績。
2結果
兩組護生出科理論和操作考核結果見表1。表1兩組護生出科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比較
3討論
角色的含義為:處于一定社會地位的個體或群體,在實現與這種地位相聯系的權利與義務中,所表現出的符合社會期待的模式的行為[1]。角色行為是由個體來執行和完成的。角色扮演法教學就實現了對護生“護士”與“病人”角色真實性的訓練,符合臨床實際需求。
3.1角色扮演法帶教能提高護生的適應能力讓護生針對具體問題,主動獨立思考,圍繞問題進行自學,結合基礎知識推理和分析,使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理論與臨床病例有機結合,使枯燥的書本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記憶牢固,因而試驗組出科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該教學法深受護生歡迎。
3.2角色扮演法帶教能提高護生實踐能力護理技能操作的訓練是護生從事護理工作的基礎,角色扮演在實訓中的應用既是對技能的實際訓練,也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臨床實踐能力,提高護理水平的方法[2]。
3.3角色扮演法帶教有利于護生主動學習試驗班大多數護生認為課前利用圖書館、網絡查找資料,不但獲得了大量知識,而且學到了檢索、查新的技能,提高了自學能力;在課堂中開展角色扮演教學能激發學習興趣,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有助于臨床實踐能力及科研意識的培養。新晨
3.4角色扮演法帶教有利于提高帶教老師的業務水平帶教老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內容,更要結合臨床實際設計問題,選擇合適的病例和資料供護生使用;在組織護生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既要傳授知識、解決問題,還要給護生留下新的問題,使之有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嘗試通過查找資料來擴充教科書中缺乏的知識,使護生更多地了解醫學新科技、新動向。這就要求帶教老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相關知識及盡可能多的新信息。要達到這一要求,帶教老師必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學習,以利更好地輔導護生。
【參考文獻】
1崔焱.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7.
2張靖仙.角色扮演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7,3: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