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搞好我區實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和**發[**]**號文件關于《**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方案(試行)》有關精神,結合本區實際,制定如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案:
一、分類實施新農村建設步驟
1、第一階段(**年):在經濟基礎較好的**村進行試點。大力發展農村工業和糧食生產等產業。
2、第二階段(**年):在烤煙生產技術、沿**線條件較好的**、**等兩個村進行試點。大力發展烤煙、畜牧、糧食等產業。
3、第三階段(**年):在**、**、**、**、**、**等六個村進行試點。逐步發展支柱產業的同時,以集鎮為依托,大力發展早市蔬菜和商品貿易。
4、第四階段(2009年):在**道公路沿線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等十個村進行試點。以交通和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烤煙、石榴、畜牧、林果、農村工業等產業。
5、第五階段(**年):在鄉(鎮)政府所在地的**、**、**、**、**等五個村進行試點。以信息優勢為基礎,大力發展糧食、烤煙、石榴、畜牧、林果等產業。
二、具體要求
1、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一要以做強做大烤煙、礦業、畜牧、石榴、沿江經濟等產業,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目標。二要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實施好“十個有”工程。三要堅持移風易俗,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積極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崇尚科學文明,在農村形成良好的社會風貌。四要因地制宜,統一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認真開展愛國衛生活動,抓好農村環境整治,體現社會主義新農村時代風貌。五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完善村民自治機制,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發展基層民主,推進村民自治進程。
2、加快工業興區步伐
把工業作為推進**經濟社會新跨越的重中之重來抓。一要創新工業經濟發展方式,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變資源拉動型為產業帶動型、變資源依托型為市場主導型、變資源開發型為資本經營型,變資源規模型為效益增長型,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走工業集群化、農業產業化道路。二要依托園區載體,**區緊靠**市,具有依托**工業城市而加快發展的區位優勢,具有縣委、政府提出的“將**經濟發展主動融入到**、**大經濟圈”的發展戰略的地沿優勢。因此要積極配合縣上高起點、高標準抓好工業集中區、工業產業集群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工業發展增長極。三要積極召商引資,切實推進企業與產業相對聚集與集中,帶動一大批企業的發展,真正實現規模效益和聚集效應。四要優化發展環境,加大發展環境整治力度,實現辦事環境得到優化、政策環境得到優化、執法環境得到優化、治安環境得到優化、人文環境得到優化、生態環境得到優化。五要進一步完善**鎮、**、**、**、**、**等鄉鎮的小集鎮建設,推進全區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3、培養造就新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一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建立助學獎勵機制,加大對貧困學生的幫助力度,統籌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每年定期學習或大專函授學習的形式。增強村小師資力量,不斷提高農村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農民素質修養,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二要加強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以“送出去學,請進來教”的方式,開展現代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業科技的轉化率和應用率,引導廣大農民加快由體力型向技能型、專業型、知識型轉變,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推動者。三要充分發揮農民科技協會和農業科技示范戶的作用,每一階段推出一批科技示范戶,提高農民致富本領,增強廣大農民走向市場的信心和決心,成為自我創業、自主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
3、倡導樹立新風尚,提高農村文明程度
一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各階段成立村落道德評議會、禁賭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制定完善《村規民約》,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二要倡導科學文明新風。倡導科學、文明、誠信、友愛、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破除陳規陋習,遠離封建迷信,講究衛生,讓臟、亂、差的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引導群眾積極開展“四清四改四建”(四清即:清垃圾、清溝渠、清路障、清破舊房;四改即: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四建即:建黨支部活動室、建公共活動場所、建政策宣傳欄、建文化活動室)工程,使村落村貌明顯改觀。三要加強農村“維穩”工作。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厲打擊農村偷盜和“黃、賭、毒”行為,杜絕宗派勢力和非法宗教活動,加大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處理,創建“無上訪村”活動,促進社會秩序穩定,群眾安居樂業。四要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創新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和信用戶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文化設施和文體隊伍生活,不斷提高農村文明程度。
4、建立完善新機制,提高農民民主管理水平。
一要健全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
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村民自治機制,完善“一事一議”和村務公開等制度,深入開展民主管理示范活動,保證農民當家作主;二要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保障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不斷激發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三要健全村干部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嚴格執行“群眾來訪接待日”等制度,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人民群眾、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水平。
5、建設好班子,提高基層組織戰斗力
一要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領導班子。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選好配強村級農村基層領導班子。二要抓好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要堅持制度、創新理念抓好村級一的思想、教育、監督和管理,不斷推進“三向培養”和“雙帶”工程,增強農村干部、黨員帶頭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提高農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三要繼續深化“三級聯創”活動。切實按照村創“五個好”村黨支部的創建要求,深化“三級聯創”工作;特別要加大對農村軟弱渙散基層組織的整頓力度,對工作不力的村班子。努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真正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四要扎實搞好先進性教育活動。當前農村正在開展寶石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要堅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切實解決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主要問題,解決群眾最關心的、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提高黨員素質,健全“黨員經常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促進黨群干群關系全面改善,黨風政風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