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有效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來回跑”等堵點難點問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5號)、《省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實施方案》(閩辦〔2020〕57號)和《市人民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加快推進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工作實施方案》(辦〔2020〕70號)精神,現就加快推進我縣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全面落實國務院“跨省通辦”事項。逐項落實《全國高頻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任務分工》中涉及我縣的105個事項,確保按照國家和省里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任務,其中2021年6月底前要推動實現52個事項“跨省通辦”,2021年底前推動實現45個“跨省通辦”事項,2021年以后推動實現8個“跨省通辦”事項。
(二)推動落實“省內通辦”事項。按照省里統一部署,全面落實“省內通辦”事項清單,建立專題事項“省內通辦”合作機制,2020年底實現清單內事項省內通辦。
(三)先行推進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圍繞四省邊際城市務服務高頻事項,按“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工作思路以及先易后難的實施原則,不斷擴展通辦領域,逐步增加通辦事項,實現四省邊際城市企業群眾異地辦事“跨省通辦、一次辦成”。2021年6月底前,累計實現82個事項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
二、重點任務
(一)持續提升“全程網辦”。進一步梳理本部門務服務事項,推動更多“跨省通辦”“省內通辦”事項“全流程網辦”,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全環節網上服務,實現申請人“單點登錄、全國漫游、無感切換”,由業務屬地為申請人遠程辦理。進一步改革制約全流程網上辦理的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可全流程網辦的事項不得強制要求申請人到現場辦理。府各部門核發的證照批文,能通過電子證照調用和數據共享查詢、核驗的,不得要求申請人到現場核驗原件。
(二)拓展“異地代收代辦”。對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的務服務事項,在不改變各地原有辦理事權的基礎上,通過“收受分離”模式,打破事項辦理的屬地化管理限制。申請人可在縣行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窗口提交申請材料,窗口收件后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身份核驗,通過郵件寄遞或網絡送達至業務屬地部門完成辦理,業務屬地部門寄遞紙質結果或網絡送達辦理結果。
(三)優化“多地聯辦”。對需要申請人分別到不同地方現場辦理的務服務事項,全縣各相關部門要改革原有業務規則,整合申請人多地辦理流程,改由一地受理申請、各相關部門內部協同,申請材料和檔案材料通過全國一體化務服務平臺共享,實現申請人只需到一地即可完成辦理。建立多地協同辦理工作機制,明確辦理流程和責任。
三、服務支撐
(一)加強務服務機構能力建設??h行服務中心要設置“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專窗。加強務服務隊伍建設,提升線下窗口綜合受理能力,提供異地辦事咨詢、異地收發件等服務,做到一個事項一次提交、一次辦成。推動行服務中心和務服務平臺對接融合,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辦事渠道,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牽頭單位:縣行服務中心管委會,責任單位:縣直有關部門)
(二)統一業務規則和標準。按照“應減盡減”的原則,精細化梳理務服務事項,優化調整“跨省通辦”“省內通辦”事項業務規則,推動事項辦理規范化運行,實現同一事項在不同地域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依托國家務服務平臺基礎支撐,梳理“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事項清單,逐一編制操作指,明確事項辦理實現模式、流轉具體程序、申請材料清單、資料傳輸方式等內容,形成可操作規范。(牽頭單位:縣審改辦、行服務中心管委會,責任單位:縣直有關部門)
(三)設置“跨省通辦”線上專欄。根據全國一體化務服務平臺相關規范,按照“務辦事統一入口”功能定位,在省網上辦事大廳、掌上APP等務服務平臺設立“跨省通辦”、“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專區,作為企業群眾異地辦事統一主入口。各有關部門專窗人員在指導企業群眾異地業務網上申請時,統一從主入口進入,選擇辦理事項屬地平臺進行收件。(牽頭單位:縣數字中心,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人社局、醫保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等縣直有關部門)
(四)推動電子證照互認。充分發揮我縣一體化務服務平臺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作用,完善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支撐能力,加快存量紙質證照電子化,推進電子證照完整歸集,筑牢電子證照共享應用基礎。細化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推動業務部門在務服務窗口、特定執法檢查中的材料收取、核驗、備案、存檔等環節電子證照共享復用,實現企業群眾免交實體證照。重點推進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社保卡、醫??āI業執照、出生醫學證明等電子證照在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區域內共享互認,拓展機動車路面查驗、交通違法處理、賓(旅)館住宿、交通執法等場景應用。(牽頭單位:縣數字中心,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人社局、醫保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等縣直有關部門)
(五)提升數據共享支撐能力。建立權威高效的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明確數據共享供需對接、規范使用、爭議處理、安全管理、監督考核、技術支撐等制度流程,滿足“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數據需求。除現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及國家秘密和安全等外,一律面向各部門提供履行職責需要的數據共享服務。結合推進務服務“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將更多直接關系企業和群眾辦事、應用頻次高的數據納入共享范圍,依法有序推進務數據向公證處等公共服務機構共享。(牽頭單位:縣數字中心,責任單位:縣直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h審改辦負責我縣務服務“跨省通辦”“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的統籌推進,及時協調解決有關問題??h直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對主管行業領域務服務“跨省通辦”“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的策、業務、系統、數據支持力度,縣直牽頭部門要主動對接市直有關牽頭部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經費保障,確保改革任務盡快落地見效。
(二)加強督促指導??h審改辦要加強對縣直各部門工作的跟蹤督促和業務指導,及時推動優化調整相關策。對改革措施不到位、工作落實不到位、企業和群眾反映問題仍然突出的,給予通報批評等處理。
(三)加強宣傳推廣。縣直各部門要統籌務服務與務公開,在府網站及務新媒體上做好有關策匯聚、宣傳解讀、服務推廣和精準推送,廣泛宣傳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舉措和成效。要通過“好差評”系統、府門戶網站、”熱線等傾聽收集企業和群眾意見建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營造良好改革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