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些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并且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許多高校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大學生公寓是學生除了教室所在時間最長的地方,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中也占據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詳細論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在學生公寓開展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具體的構建措施,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系,促進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實。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公寓;必要性;措施
0引言
在大學生活中,公寓一直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因此在大學生公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并且近些年來,大學生公寓發生了許多惡性事件,學生公寓的文明健康活動建設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是大學生公寓文明健康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學生公寓中的實施,對大學生公寓管理而言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高校公寓管理水平,使其更加人性化,更好地為學生、為社會負責。
1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的必要性分析
1.1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管理體系的要求
目前,國家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構建高校、院系、學生班級、宿舍四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細化、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切實保證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其全面成長。同時也是為了順應這一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必須重視大學生公寓的管理,切實落實上級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學生公寓是國家構建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體系,與學生直接關聯,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對心理教育學而言只有深入學生的內在精神生活需求,才能使學生以積極的狀態接受心理教育,公寓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深入了解的基層,也是學校深入了解、掌握學生心理動向的重要場所,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十分的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管理體系是學校到宿舍由全面到局部、由上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公寓是四級管理體系中最為基層的環節,在心理健康教育全局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強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管理體系的客觀要求。
1.2公寓在大學生生活中的重要性要求心理健康教育進入公寓管理中
學生公寓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多半時間主要停留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是一種微觀社區活動。但是近些年來由于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活動的缺失,致使大學生公寓成為了心理病態重大惡性事件發生的重要場所,例如馬加爵案件、復旦學生投毒案等,給高校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大學生公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勢在必行。并且在大學生公寓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能夠深入到學生的內部生活中,及時地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動態一手資料,有利于及時地把控學生的心理走向;而且,在公寓中開展心理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使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被人接受。同時在公寓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體現了學校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使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
1.3朋輩心理輔導的有效應用需要以公寓為主陣地開展工作
目前,很多人對專業的心理咨詢、心理問診還存在很多認識缺陷,大多數學生在出現心理問題時更多的是向朋友訴說,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式即朋輩心理輔導。朋輩心理輔導不同于傳統的心理輔導方式,主要是依靠朋友同輩之間的心理互助行為,通過日常的交流幫助被咨詢者,使心理咨詢工作更加地高效、切實解決學生的需要。目前這種心理輔導方式已經在香港、臺灣以及大陸等部分的高校得到應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且在實行朋輩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必須先建立一支具有專業素質的朋輩咨詢員隊伍,在學校的公寓中與公寓管理員共同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深入到學生的內部生活中,及時地消除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切實的落實。
2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措施
2.1設立專門的公寓心理輔導場所
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生活理念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一般人較高,因此大學生對心理咨詢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愿意主動地接受心理咨詢活動,同時這也為心理咨詢輔導場所效能的發揮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學校的心理咨詢場所大多都設置在教學區,距離學生的生活區較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進行咨詢活動,同時學生公寓是學生生活矛盾以及心理問題集中的地方,因此在公寓設立心理輔導場所可及時地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和心理問題,使公寓管理體系更加地完整,使公寓管理更加地文明、健康。并且在公寓內設置心理輔導場所也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的深入學生的生活,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2.2在公寓中設置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
在傳統的公寓管理中基本上都是設置專門的公寓管理人員,為學生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是隨著公寓心理病態惡性事件的發展,公寓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心理健康服務也成為公寓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高校公寓管理需要變革傳統的公寓管理方式,堅持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讓心理輔導員入住公寓,提升高校公寓管理水平。心理輔導教師入住高校公寓的管理模式,還繼承了傳統的公寓管理模式,吸收傳統管理模式的優點,以健康教育管理內容為中心,為傳統教育管理模式賦予新的內容,為其增加新的效能,對公寓管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開設心理健康知識專欄
對大學生而言,公寓是其主要的活動場所,也是其主要的生活環境,對大學生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為了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必須重視學生公寓管理,即將心理健康活動深入到公寓管理中,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2.4注重以學生為本,實現公寓的朋輩心理教育
加強對公寓學生隊伍的建設管理,以舍長、層長、樓長為主線帶動整個公寓,使公寓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有機融合,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成立大學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員會,由班級心理委員、舍長、層長、樓長中選拔(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優先),配合教師開展心理狀況調查、心理危機預警等工作。同時把心理健康教育與黨建工作相配合,比如成立大學生黨務工作中心、黨員工作站讓有關黨員、學生干部在服務同學的同時進行心理狀況的了解、心理危機識別,同時注重增進同學關系,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實現心理健康的朋輩教育作用。
2.5明確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加強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建設
學生公寓文化建設也是公寓管理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提供開放性的平臺,同時也是宣傳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方式。為了更好地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可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相結合,并且確定合適的教育主題,使其具有心理健康的內涵,例如舉行“公寓文化藝術節”“裝扮宿舍大賽”等活動,一方面通過舍友之間的團結協作,加強同學之間的聯系,形成和諧、穩定的宿舍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宿舍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良好的宿舍文化中,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時地消除不和諧因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結語
綜上所述,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構建高校全面心理健康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分支,并且在公寓管理中引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開展心理健康活動的重要新方式,提高公寓管理水平,促進公寓健康、文明發展,為學生創造和諧、穩定、健康的生活、學習、交際環境?;诖吮疚奶岢隽藥醉椌唧w的措施構建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學生公寓管理納入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保障高校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虞躍光,吳文珍,邱萍,等.高校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08(6):57-58.
[2]董雪,王娟.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科教文匯,2015(4):161-162.
[3]祁承勇.大學生公寓的朋輩互助模式研究[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5(3):40-41.
[4]羅文雅.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管理的影響分析[J].速讀(中旬),2015(1):44-44.
[5]耿瑋煒.淺析高校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商情,2010(7):10.
作者:劉永騰 單位:新疆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