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音樂教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音樂屬于較強的創造性藝術形式,成功的音樂作品能夠體現音樂人的創造能力。培訓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運用音樂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處于新課改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因為我國的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起步比較晚,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學生創新能力;音樂教育培養
處于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較為迅速,市場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新性人才成為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培養創新性人才成為了高校的重要任務之一。音樂自身就蘊含有較強的創造性,在高校教學活動中占據重要位置,能夠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審美、創新能力等。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音樂教育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高校音樂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所以,必須重視音樂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高校音樂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
科學家通過研究表明,音樂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右腦,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創新因子會被明顯激發。由此可見,音樂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一)音樂教育有利于學生創新因素的形成學生的創新因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靈。音樂屬于審美績效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審美情趣的展現能夠幫助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體現在音樂中主要表現為音樂作品的旋律、和聲、樂器伴奏、音樂作品蘊含的人文精神、旋律情感的表達等等。利用音樂教育,能夠使學生在音樂作品中感受到真、善、美,進而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促使學生高尚人格的確立。
(二)音樂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因素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單單是要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質,更重要的是挖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培養實用型、創新性人才。而在創新和創造過程中,并不是智力越高的學生其創新能力就較強,創造是人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音樂的綜合,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仔細,深入思考外界事物、想象力豐富、動手實踐能力較強等。音樂教育反應的是日常生活、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對丑陋的批判,對美好頌揚,可以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情感能力等得以培養,進而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三)音樂教育自身就是創新能力的展現音樂類型各式各樣,音樂器材種類繁多,音樂作品豐富多彩,因此,音樂自身就屬于一項創造力較強的活動。不管是從音樂詞曲的創作、音樂編曲的制作、音樂作品的改編、和聲的運用、樂器的選擇、節奏的變換等都能體現創新能力,由此可見,音樂教育自身擁有的創新性不僅能夠直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運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出來。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高校教育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確立起著關鍵作用。音樂教育屬于高校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陶冶情操、提高藝術創作能力。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要與時俱進,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育觀念,改變教師傳統的音樂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發散。音樂本身就是需要通過親身實踐才能體驗和感悟到一些本質的東西,每一部音樂作品在學生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同一部音樂作品對于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觀點。因此,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的創新素養不斷積累。例如對于音樂藝術欣賞這門課程來說,不但能夠帶給學生美的感受,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主要教學任務,不斷完善教學模式,進而培養高素質音樂人才。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現代化的師生觀,課堂上多互動,課下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比如和學生坐在一起,合唱、彈奏等方式。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落實“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念,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能力。
(二)創設豐富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則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法的創新,讓學生置身于創新的環境中,采用豐富的教學情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使學生真正的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在音樂學習中逐漸培養創新意識。例如,可以在班集體的基礎上進行分組教學,把6到8名學生分為一組,每組學生相互合作選擇一個音樂表演項目,然后教師給予點評,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進行評價,對于表演優秀的要給予獎勵。學生處于這種創新型的教學場景下,小組之間團結協作,汲取最有益的意見,力爭把小組中最優秀的一面相互合作進行展示,尤其是對于表演環節的設計,學生們都會積極的去思考,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音樂藝術欣賞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讓學生多加欣賞名家名作,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同時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然后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藝術欣賞活動中,這一過程也可培養學生的音樂領悟能力和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實施創新實踐環節,豐富學生創新方面創新不是形式上的創新,是需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去進行創新實踐的過程。在音樂教學中,要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通過學生對音樂的具體實踐來培養、擴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當學生對五線譜的認唱、節拍的掌握、基本和旋的配用等有了充分的認知之后,就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進行音樂創作,通過自身的感受來寫文字、歌詞或者哼唱有規律的譜曲然后把這些組合成音樂作品。雖然學生創作的音樂作品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創作因素得以調動,創新能力得以培養,堅持這種音樂實踐模式,有利于學生創新方面的拓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音樂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引導他們創造性地表現音樂。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要求,運用和其相符合的教學組織形式,構建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興奮的氛圍中,音樂素養得以培養。教學作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而音樂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創作靈感,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教師需要深入研究音樂作品的形式、內容及風格等,讓學生領悟到不同樂曲藝術的真正魅力。講解到音樂旋律節奏和描繪音樂形象的時候,應該把抽象音樂的表象轉變為豐富的音樂形象,才能保證學生掌握樂曲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同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也可以通過舞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通過活躍的氣氛,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墨守成規,才能使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日常教學中應該組織學生多看、多聽、多演,通過具體實踐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把音樂教育和學生個性特點、實際教學環境等緊密結合,并組織學生多加實踐,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挖掘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昕.淺析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7,06.
[2]李星霖.論高校音樂教育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科研,2015,26.
[3]趙靜.論大學音樂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通俗歌曲,2016,02.
作者:郝麗洪 單位: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