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組織與運行模式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我國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我國大學擴招、經濟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而在高校就業指導方面,卻存在一定指導不及時、指導效果弱的情況,導致大學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本文就主要針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模式創新進行研究,通過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希望能夠研究出更有效的就業指導創新方式供高校師生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育;業指導工作;組織運行;模式創新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幫助大學生融入社會、解決就業,并為祖國建設與社會發展輸送人才的重要方式。但是近年來高校和大學生自身對就業指導工作都缺乏重視,導致其開展效果并不良好,針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模式進行創新研究,優化就業指導方法,使更多大學生順利就業,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形勢概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大學擴招,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但現有社會就業崗位卻并未出現大幅度增加,在這樣的求職需求與崗位供給的矛盾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就成為極具關注度的話題。在人員數量與崗位數量不匹配的矛盾下,還存在性別歧視、大學專業限制、聘人單位對所招員工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下“高門檻”、“低經驗”、“競爭基數大”都形成了當前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1]。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存問題
在社會就業形勢的嚴峻考驗下,高校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能力卻并未有顯著提高,反而存在一定不足,具體表現如下。
(一)高校缺乏完善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當前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模式一般為就業中心模式,或者大學就業中心與學校就業輔導員結合的方式進行就業指導,一般所提供的僅為基本就業信息、就業咨詢、就業指導,而都沒有針對社會就業發展形勢和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分析的就業指導,這樣不健全的、范范的就業指導體系,難以滿足大學生的實際就業學習需求。
(二)導師針對就業指導的局限性較多就業指導導師的局限性也是當前高校就業指導組織運行中的一個大問題。就業導師一般把就業指導看成是解決大學生當前具體就業要求的指導工作,就業支招多,就業思想指導和長遠規劃不足,沒能針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合理指導,而且很多就業導師提供的就業信息比較滯后,這種局限性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
(三)就業指導的課堂依賴性過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多依賴課堂進行,但是課堂講授內容多為基礎性和理論性的,實際操作價值不足,而且在學校教學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就業指導都是大階梯教室授課比較多,師生無法充分交流,難以通過課堂指導學生具體的就業問題,也無法實現就業咨詢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分析,這都影響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
三、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模式創新對策
針對以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現狀中的問題,筆者根據高校實際教育情況并結合自身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思考總結了以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模式創新對策。
(一)構建完善的就業指導體系,實現全程化指導首先,高校應該構建更完整的就業指導體系,實現對大學生就業的全程化指導。所謂全程化指導,第一,應該先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其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并從心理層面上做好就業準備。第二,應該轉變大學生“被動就業”的觀念,讓其了解就業是自主學習、提高競爭、發現潛力和培養能力的機會,并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目標與社會就業現實的差距,能夠以端正心態進行就業。第三,就業指導應該做到學生特點、學生專業方向、社會發展崗位需求的結合,才能更好實現就業指導。第四,高校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要進行跟蹤指導協助,對其就業后一段時間的工作融入應該進行科學指導。建立這樣全程化指導,才能更好的實現大學生就業。
(二)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多元化,拓寬就業指導思路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創新中,應該注意就業指導導員隊伍的多元化建設,用專業優秀的就業指導導員促進學生就業思路的開拓。首先,學校可以與社會中的企業合作,選擇具有社會招聘經驗的就業導師對學生進行開放化的就業指導,并通過與社會機構的合作來拓寬學生就業信息面。其次,要強化對高校專職就業輔導教師的就業指導水平培訓,讓高校專職導師不但掌握扎實的就業理論,還應該深入企業、深入社會進行最新就業形勢和信息的了解,提高高校就業指導面和與時俱進性,不斷提升自身就業指導的專業度[2]。最后,在就業指導多元化道路上,應該注意對以往成功就業指導案例的分析,借鑒成功就業經驗,指導學生更好就業。
(三)構建更具多樣化的就業指導模式,創新就業指導方式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模式缺乏創新,就業指導模式比較單一。在就業指導組織與運行創新上,可以注意在就業指導服務模式、指導模式、咨詢模式、教學模式、研究模式上都進行創新嘗試,以上五種就業指導模式存在一定的工作交叉,需要大學在就業指導中進行協同指導,例如就業指導服務模式中需要為學生提供招聘活動、面試機會等,而高校更多的以“管理”學生的思路進行指導,這導致服務指導質量不高,而咨詢模式的個性化服務可以和服務模式中的招聘推薦結合進行目標更具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形成點對點的就業分析和推薦,這就更有效果。結束語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組織與運行模式創新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方。高校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就業指導工作水平,從個性化和服務化角度出發,才能更好的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落實。
參考文獻:
[1]薛泉祥.移動互聯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33):74-76.
[2]張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新形勢下的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2017(7):107.
作者:劉驪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