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BL與喉鏡在麻醉學氣管插管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適合實習醫師學習氣管插管術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氣管插管術。方法選擇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同期進入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輪轉培訓的實習醫師38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C組和G組,各19人,C組學員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培養,G組學員采用pbl教學模式。記錄首次插管成功率、首次插管成功所需時間、導管誤入食道的發生率、總體插管成功率以及總體并發癥等,并進行理論考核及滿意度調查。結果G組學員首次插管成功率及總體插管成功率均高于C組(97.89%vs78.07%,100.00%vs85.79%),且無氣管導管誤入食道病例,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首次插管成功所用時間比較[(53.66±8.33)svs(58.32±7.61)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G組學員的插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為8.77%,低于C組的22.11%,對PBL教學模式的滿意率為78.95%,高于C組的36.8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G組學員的理論考核成績高于C組[(92.45±5.32)分vs(84.27±4.9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結合可視喉鏡進行氣管插管術的教學模式,可使實習醫師在短時間內掌握氣管插管術的相關解剖知識及操作要點,在提高非困難氣管插管成功率的同時減少相關并發癥,有利于保障醫療安全。
實習醫師在麻醉科進行輪轉學習是實習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氣管插管術是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但因院校有限的實習保障、畢業生的研究生升學壓力及工作壓力常常導致實習質量不佳。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氣管插管術相關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值得教育者關注。“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由加拿大教授Barrows在1969年所提出并試行,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有別于傳統醫學教育中“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將理論知識和臨床應用緊密結合,因而為醫學界教育者廣泛采納應用[1-3]。傳統教學常采用普通喉鏡實施氣管插管術,由于視野受限,往往難以完全顯露咽部結構,易致插管失敗并導致相關并發癥[4]。而可視喉鏡能夠清晰顯露咽部結構,并通過外置顯示屏實時顯示插管情況,便于初學者在老師的指導下降低氣管插管的難度并減少損傷[5]。本研究擬對實習醫師采用PBL結合可視喉鏡的方式進行氣管插管術的教學,評估該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旨在尋找更適合實習醫師學習氣管插管術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氣管插管術并使患者獲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同期輪轉培訓的實習醫師38人,包括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及本科麻醉學專業。本研究經東莞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隨機抽取一個內含隨機數字表的信封,納入C組或G組,各19人。C組中臨床醫學專業實習醫師有14人,麻醉學專業實習醫師有5人;G組中臨床醫學專業實習醫師有15人,麻醉學專業實習醫師有4人。
1.2方法
C組實習醫師入科后,由具備帶教資質主治以上醫師進行氣管插管術理論知識授課并介紹普通喉鏡的使用要點;理論培訓完成后,帶教醫師使用普通喉鏡在氣道模型上進行氣管插管術的標準示教,實習醫師使用普通喉鏡在氣道模型上進行氣管插管訓練,經帶教醫師評估合格后進入臨床實踐。G組實習醫師入科后,由帶教老師組織實施氣管插管術相關知識的PBL教學;帶教醫師僅為實習醫師提供相關臨床問題,由實習醫師各組員協作尋找答案并進行學習匯報,最后由帶教醫師作點評及補充;實習醫師學習可視喉鏡的操作要點及觀看相關視頻后,使用可視喉鏡在氣道模型上進行氣管插管訓練,經帶教醫師評估合格后進入臨床實踐。每位實習醫師在培訓期間分別使用普通喉鏡(C組)或可視喉鏡(G組)進行非困難氣管插管術30例,若兩次嘗試插管不成功,則交由帶教醫師繼續完成插管。試驗結束后(試驗時間均<10d),C組實習醫師學習使用可視喉鏡進行氣管插管訓練,G組實習醫師學習使用普通喉鏡進行氣管插管訓練。
1.3評價指標
記錄首次插管成功率、首次插管成功所需時間、實習醫師總體插管成功率、導管誤入食道發生率以及總體并發癥發生率。首次插管成功定義為第1次氣管插管后,呼氣末CO2描記圖顯示波形;首次插管成功所需時間定義為從帶教醫師遞給實習醫師喉鏡和導管開始至CO2描記圖顯示波形所用時間;總體并發癥包括插管期間低氧血癥(SpO2<90%)、誤吸、喉痙攣、氣道水腫、嘴唇損傷、牙齒損傷、口腔粘膜損傷等。每位實習醫師完成30例氣管插管術的相關記錄后,在不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對實習醫師進行理論考核(避免提前復習相關知識)并進行滿意度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插管情況比較
G組學員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及總體插管成功率均高于C組學員,且無氣管導管誤入食道病例,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員首次插管成功所用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相關并發癥比較
G組學員的插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理論考核成績及滿意率比較
G組學員的理論考核成績為(92.45±5.32)分,高于C組學員的(84.27±4.9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G組學員對PBL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高于C組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氣管插管術作為一項重要的麻醉操作技能及搶救技術,不僅是臨床麻醉工作中最基礎且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醫院各科室臨床醫師需要熟練掌握的技能[6]。現今,我國醫療技術條件逐日進步,手術量與日俱增,而麻醉人員卻沒有相應增加,麻醉醫師如何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同時完成教學工作,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氣管插管術并熟練應用于臨床,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內容。在傳統臨床教學模式中,初學者進行氣管插管術的學習通常只能通過簡單的理論知識授課及操作演示,相對枯燥乏味且效率低下,初學者難以快速掌握氣道解剖知識要點及普通喉鏡的使用。這種情況下,不僅難以保證插管成功率從而打擊初學者自信心,而且容易在插管過程中造成患者損傷[7]。PBL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與受”,轉而指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文獻獲得知識,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效果更加確切[8]。可視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現代醫學的發展,可視化設備輔助下的操作與治療,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安全保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充分發揮優勢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在麻醉學領域,可視化工具主要包括超聲、可視喉鏡、纖支鏡等。可視化技術在氣道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提高氣管插管成功率并減少并發癥,使臨床醫師在進行困難氣道處理或緊急搶救時,更加游刃有余[9]。其中,可視喉鏡不僅操作簡單易學,而且外置顯示屏可以清晰地顯示口腔及咽部解剖結構,即使是第一次使用,也可以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成功置入氣管導管。在氣管插管術中使用可視喉鏡對初學者進行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插管成功率也更高,同時對患者的損傷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相關操作技能。本研究中,G組實習醫師使用可視喉鏡進行氣管插管時,所有病例的聲門結構均得以顯露,其中完全顯露達94.21%。得益于可視喉鏡可顯示范圍廣、顯示聲門結構清晰的優點,G組實習醫師的總體插管成功率為100.00%,且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C組實習醫師。可視喉鏡的外置顯示屏可清晰顯示口腔及咽部結構,有利于帶教老師實時掌握插管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引及調整以減少患者損傷。相關研究表明,插管次數與并發癥的發生關系密切[10]。本研究結果顯示,G組的插管相關并發癥較C組減少(8.77%vs22.11%),且無氣管導管誤入食道病例。本研究的滿意度調查中,G組實習醫師對PBL結合可視喉鏡插管教學模式的滿意率達78.95%,而C組實習醫師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滿意率僅有36.84%,說明實習醫師更樂于接受PBL結合可視喉鏡進行氣管插管的教學模式。G組實習醫師的理論考核成績高于C組實習醫師,說明G組實習醫師通過PBL模式下的自主學習對理論知識掌握更深刻。另外,G組實習醫師在培訓結束后使用普通喉鏡進行氣管插管術訓練時表現得更加游刃有余,可能得益于研究期間經可視喉鏡獲得更為直觀形象的解剖影像,對相關解剖結構印象深刻。綜上所述,對實習醫師實施PBL結合可視喉鏡進行氣管插管術的教學模式,可使實習醫師在短時間內掌握氣管插管術的相關解剖知識及操作要點,在提高非困難氣管插管成功率的同時減少相關并發癥,有利于保障醫療安全,同時實習醫師對該種新型教學模式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2]劉華躍,嵇富海.CBL聯合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3(11):6.
[3]馬振華,馬清涌,劉青光,等.PBL模式在普通外科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5):592-594.
[4]繆心軍,陳清,李勇,等.視頻喉鏡和普通喉鏡在各級聲門顯露患者氣管插管中應用的比較[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4,36(16):1745-1753.
[5]彭勉,張宗澤,陳暢,等.可視喉鏡與傳統喉鏡在氣管插管術教學中應用的比較[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38-139.
[6]萇海華,林飛.可視化插管設備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微創醫學,2015,10(2):205-206.
[7]覃興龍,楊小立,黃春柳.可視喉鏡在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162-165.
[8]俸如全.麻醉醫學實踐中PBL模式的作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7(05):168-169.
[9]饒竹青,顧凱,黃華興,等.可視化在麻醉實習教學中應用的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8(12):227-228.
[10]方建勤,陸有明,鄭建宇,等.HC可視喉鏡在非麻醉專業住院醫師氣管插管中的應用[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7,22(1):20-22.
作者:謝海輝 張曙 何炳華 黃德輝 黃潤成 單位: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