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廉政反腐建設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開展反腐敗斗爭,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政治問題。為此,加強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抓教育,全面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個干部能否經得起考驗,關鍵在于自律能力相控能力。而教育正是提高自律能力、自控能力的根本措施。他律是必要的,但他律又是有限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律。一個人如果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經不起誘惑,必然會走向邪路,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為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把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作為反腐敗的固本之舉,下大力抓緊抓好。當前,要按中央的部署,在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申深人開展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重點的黨性黨風教育。全面提高黨員干部思想道德素質和抗腐蝕的能力。
二、抓法制,增強全體公民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法紀觀
對于以權謀私的人來講,光靠自律是不夠的,要靠法制。只有依法辦事,才能限制特權,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至于變成他們謀取私利的特權。為此,要堅持把黨的領導、發揚民主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法律、制度上保證反腐敗斗爭沿著法制的軌道健康有序地進行。要抓廉政立法,制定規范市場主體、維護市場秩序、約束黨員干部行為及權力的法規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深人普法,增強全體公民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三、抓監督,把權力的運作置于社會的監督之下
出現腐敗現象和腐敗分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必要的監督。無數事實表明,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腐敗。為此,必須抓住權力監督這個核心,制止權力在市場經濟中的濫用。要實行政企分開,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權力切實交給企業要加強市場管理,健全和完善市場機制要針對腐敗現象多發的一些部門和環節,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要實行“政務公開“,切實把權力運作置于社會的監督之下。
四、抓源頭,深入研究滋生腐敗的深層次原因
反腐敗一個根本問題,就是要從源頭上克服和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不解決源頭問題,腐敗現象就會不斷地出現。古人云:“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查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現在,我們的主要精力用在“戒”上,實屬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我們必須抓源頭,從體制上、制度上、政策上、管理上改革存在的弊端,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抓源頭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研究新問題,提出新辦法,制定新舉措,以規范干部的道德和行為。要求干部嚴格按照規章辦事,堵塞一切可能出現問題的漏洞,使之“不能腐敗”一旦出現腐敗現象,嚴懲不貸,絕不姑息,使之“不敢腐敗”。
五、抓合力,充分發揮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作用
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這是有效地防止和懲治腐敗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開展反腐敗工作的基本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這里,黨委領導是最主要的紀檢監察部門要主動向黨委匯報,當好參謀,出好點子,爭取領導支持業務部門齊抓共管,關鍵是紀檢監察部門,要做好組織協調,定期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定期布置任務,通報情況,把工作任務分解到各有關部門落實,做好督促檢查。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尤其是通過改革,在體制、制度、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強化監督制約機制,減少和消除產生腐敗的條件,提高反腐敗工作的綜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