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2011年發展生豬產業意見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人民政府,州級各部門,臥龍管理局:
生豬產業作為我州半農半牧區畜牧業的重要產業,是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為增加農牧民收入,促進半農半牧區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州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州各縣推行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現就加快發展生豬產業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抓好PIC生豬規模化養殖,奠定生豬產業發展基礎
根據當前生豬產業發展的形勢和要求,結合全州半農半牧區資源優勢,決定首先在汶川、理縣、茂縣、馬爾康、金川、小金、黑水、松潘、九寨溝等9縣推行以PIC生豬養殖為重點的生豬規模化養殖,著力抓好PIC祖代種豬場、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和PIC商品豬生產基地建設等三個環節的工作。三年后,建成3000頭PIC祖代種豬養殖基地,每年可提供PIC父母代種豬3.6萬頭以上,供應PIC仔豬66萬頭,出欄PIC商品豬60萬頭,可實現畜牧業產值6.2億元,其中,養殖專業戶實現產值4.8億元,戶均增加純收入1.2萬元,建成我州新的優勢畜產品生產區。
(一)快速建設PIC祖代種豬場
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與PIC中國公司合作,在茂縣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240畝,養殖1500至3000頭PIC祖代種豬,年可提供1.8萬—3.6萬頭PIC父母代種母豬的祖代種豬場。
論文百事通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加大工作力度,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按照規劃,及時建成投產。該種豬場所生產的PIC父母代種豬優先提供給相關縣的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
(二)跟進建設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
相關縣根據各自的自然資源和條件,可建1至2個存欄1000至3000頭能繁母豬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協調規劃40至60畝土地用于建場,要求場址選擇在河壩區,距離交通干線不少于500米,嗬刖用袂?000米以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潔凈,電力充足可靠;中心場的規劃設計方案和布局,業主要嚴格按照PIC技術規程設計建設,滿足生產要求。該場所生產的PIC商品代仔豬全部提供所在縣的養殖專業戶。
(三)推動建設PIC商品豬生產基地
相關縣要選擇有一定經濟基礎和條件、愿意從事PIC商品代仔豬養殖的農戶確定為養殖專業戶,要相對集中,最好選擇在年均氣溫較為穩定的整村、整鄉,要嚴格按照PIC技術規程修建、改建標準化圈舍,以滿足優質PIC商品代仔豬生產的要求。養殖專業戶必須全部飼養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提供的PIC商品代仔豬,飼養規模不少于50頭、年出欄150頭,育肥后合格的PIC商品豬全部由四川X九寨食品公司負責回收。
(四)協調發展其它品系或品種生豬規模化養殖
為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習慣,保留其它品系或品種生豬養殖,要優質、高效、規模、安全。
二、加快產業化經營步伐,形成生豬產業鏈條
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基本經營形式,貫穿于整個現代畜牧業建設的全過程,在推進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必須把產業化作為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抓緊抓好。要按照“龍頭企業+協會+養殖專業戶”、“PIC祖代種豬場+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專合組織(協會)+養殖專業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養殖專業戶與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簽訂飼養、銷售合同,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負責營銷網絡的建設,建立和牢固產業鏈,推動產業化經營和產業結構升級,增強養殖專業戶抵御風險能力,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農牧民增收。
(一)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建好基地
根據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的需要和現代畜牧業科學養殖的要求,以發揮經濟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的,按照《標準化法》的有關規定,作好飼料生產和生豬養殖等方面的備案工作。相關縣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實施的原則,開展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工作,特別要做好排污和沼氣利用工作,確保環境不受污染。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統一設計標準育肥圈舍建造圖紙,統一提供優質父母代種豬和育肥仔豬,統一提供標準專用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收購,規范生產。同時相關縣要按市場經濟規律與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搞好協調合作。
(二)按照業主負責制的要求培育龍頭企業
各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逐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形成品牌效應,增強帶動力,促進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要為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祖代PIC種豬場、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的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創造條件,加快龍頭企業的培育步伐。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祖代PIC種豬場、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要按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原則,實行自主管理、獨立生產、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付盈虧的生產經營管理方式,形成相對獨立的生產經營單元。
(三)加快市場體系建設
相關縣要加快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市場管理,規范交易,維護市場秩序,加快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積極開拓市場,捕捉市場先機,拓寬市場渠道。
(四)積極發展生豬專合組織
各縣要逐步組織成立生豬養殖協會。通過協會為養殖專業戶推廣先進的實用技術,邀請科技人員為養殖專業戶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咨詢等;為養殖專業戶提供可操作性無公害生豬標準化飼養條件和程序;向養殖專業戶宣傳、貫徹、執行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組織養殖專業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交流信息,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條件;幫助養殖專業戶協調、組織生豬的防疫、治病、生產、銷售;可以牽頭組織養殖專業戶建立養殖風險基金,有效防范和抵御養殖風險。
(五)嚴格利益聯結機制
PIC祖代種豬場負責向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提供種源,
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負責向養殖專業戶提供PIC商品仔豬,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對養殖專業戶生產的合格育肥PIC豬按市場價格收購,在市場價格低于成本價時,實行保護價收購,或者采取高出高進的辦法,確保企業原料供給和農牧民增收。公司與養殖專業戶簽訂養殖協議,規范各方行為,明確各方責任、義務和利益關系。形成養殖專業戶與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和龍頭企業、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與PIC祖代種豬場和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牢固產業化經營鏈條,發展壯大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
三、多方聯動,形成發展生豬產業合力
發展PIC生豬規模化養殖,涉及政府、保險、PIC種豬場、農牧民、飼料廠、加工等方,任何一方的工作對全州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必須聯動、協調,合力推進生豬產業發展。
(一)政府主要從政策、資金扶持等方面做好服務。一是確保購進種豬補助費到位。對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首次購進種豬,每頭給予一次性200元的購種豬費用補助,其中,州級補助80元,縣級補助120元,今后換代不予補貼。二是提供圈舍建設補貼。按每戶飼養規模每50頭一次性給予養殖專業戶圈舍建設費用補貼2800元,其中,州級補貼1120元,縣級補貼1680元,全州只補貼2000戶。三是落實獎勵政策。前三年,養殖專業戶按公司標準生產的質量合格的育肥豬,由公司收購后,政府給予每頭10元的獎勵,其中,州級補助4元,縣級補助6元。四是做好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相關縣要派出畜牧獸醫技術人員作為特派員,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盡快組織師資力量,根據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的要求,廣泛開展以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提高農牧民科技文化素質,培養出一批適應新形勢的生產、經濟、科技明白人。五是加強防疫和安全生產工作。相關縣要加強縣、鄉兩級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建設,加強生產環境和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包括飼草飼料、獸藥、添加劑、疫苗等使用或生產經營的監管,杜絕有毒、有害飼草飼料、獸藥、添加劑等進入飼養區,流入畜產品生產環節,確保健康、安全、優質。
(二)金融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依據國家政策,銀行信貸制度、辦法規定,為養殖專業戶以及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等企業提供購買飼料、仔豬和種豬等信貸支持和結算服務。
(三)PIC種豬場要按照標準化和PIC生豬的要求搞好建設和生產,PIC父母代種豬中心場要為PIC父母代場提供優質的父母代PIC豬,PIC父母代場要為養殖專業戶優質的PIC商品仔豬。
(四)農牧民要在縣、鄉政府的統一組織下,自覺按照PIC公司提供的標準組織生產,自覺參加飼養技術培訓、疫病防治技術培訓,掌握養殖技術和防疫技術,嚴格履行與公司簽訂養殖協議,自覺使用專用飼料,不得添加和使用其它飼料,不得混養其它品系豬只,按規定飼養周期出欄。
(五)四川X九寨食品有限公司要積極開發生豬的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打造品牌,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生豬產業的附加值,增加企業利潤和農牧民收入。同時負責飼料廠建設工作,飼料廠要根據PIC生豬飼養規程的要求,組織專用飼料的生產和供給。
(六)其他部門要積極支持生豬產業發展。國土部門要作好土地的協調、審批工作;工商、稅務部門要在工商手續、稅務征收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快捷的政策和服務;科技、知識產權部門要進一步支持企業申報專利,加大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水利部門要搞好水和電的配套工作,林業部門要安排好養殖專業戶修建圈舍所用的木材指標。新晨
此外,鼓勵和扶持發展PIC生豬以外的其它品系或品種的優質仔豬基地建設,對養殖優質種豬規模達到5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給予同等扶持政策。
四、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生豬產業健康發展
為保證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順利推進,州政府決定成立X州無公害生豬規模化養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建設目標,統籌、協調、組織指揮整體運作和檢查驗收,協調各方利益,解決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各縣要結合實際,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負責協調解決生豬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州、縣要層層制定工作目標,分解工作任務,明確責任,科學分工,落實到底。全面實行建設質量責任制和質量領導終身責任制,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嚴格把好質量關,保證建設任務順利完成。州、縣要積極爭取國家、省的支持和投入,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引導和鼓勵農牧民、企業以及社會多元化投入發展生豬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