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行政視域下少年兒童的成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育行政部門在有效實施社會教育、創建優良的社會教育環境方面具有的優勢和應有的作為
對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含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三者是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長久以來,人們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學校教育方面,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一旦出現一些問題,學校或者相關教師就成為眾矢之的,被人們所“聲討”。于是,學校教育的具體施行者又帶著委屈、怨氣去“聲討”家長的“低素質”。也就是說,人們很關注學校教育,也開始留意家庭教育,但是對嚴重影響少年兒童成長的社會教育的關注卻嚴重不足,甚至作為管理國家教育事業的教育行政部門也對此少有具體的舉措。筆者在此主要從教育行政部門如何開展社會教育活動的視角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教育行政部門在有效實施社會教育、創建優良的社會教育環境方面具有的優勢我國教育行政部門的職責是:在黨和國家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并抓好教育事業的各項工作,促進教育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而教育事業的核心是培養人,即培養身體健康、心理健全的“合格的自然人”,培養能夠與人和諧相處、不危害社會、在推進社會向良性發展方面貢獻一份力量的“合格的社會人”,培養能夠擔當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重任的“合格的接班人”。在培養人、為少年兒童創設優良的社會教育環境方面,教育行政部門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行政部門因其職能所賦予的權利和責任,在開展教育工作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其“行政機構”的身份,也便于與其他相關部門統籌或聯合開展社會教育活動。
(二)教育行政部門在有效實施社會教育方面應有的作為少年兒童的主體主要是小學生、中學生。目前,許多地區補課、加課現象仍然極為嚴重,許多少年兒童的生活仍然很是單調,他們所接觸的“社會”非常有限。筆者將少年兒童相對經常接觸的“社會”歸納為以下幾類:學校;上、下學的交通線上(站點、車上);餐飲場所;文化、體育、娛樂場所(書店、電影院、網吧、娛樂場、健身場)。可以說,上述這些場所氛圍的優劣與否,與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在做好整個教育事業“大面”工作的同時,也應對如何在上述這些“微環境”中創建健康氛圍有所關注、有所作為。
二、對學校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評估。
(1)加強師德建設的管理與監督。教師在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具有其他角色不可比擬的重要影響力,很多孩子可能不信任家長、不相信家長的話,但往往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目前,幼兒園、小學、初中教師中向學生索要禮物或變相收費、對家長社會地位不同的學生有等級眼光等現象較為嚴重,這對不諳、少諳世事的少年兒童能否正確認識社會以及人生觀的形成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許多少年兒童的“金錢至上”觀,結交“圈內”朋友而鄙視“圈外”同學的做法,認為社會都是勢力之人、不相信社會上有“高尚者”的社會觀,雖與家長有關系,但與任課教師的道德素質關系更為密切。
(2)對學校相關活動的開展,要有明確、科學的評估要求,有正確的導向,使學校切實開展相關活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形式主義活動。
(3)督導學校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不斷提高教育效果。如充分利用已經面向社會開放的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文化館、紀念館、公園等具有社會教育職能的公共場所,開展參觀、競賽、講座等文體活動。
三、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主動地組織相關活動,協調有關部門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做有效實施社會教育的組織者、參與者。
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
(1)與交通管理部門聯系,打造交通線上的文明長廊。如在公交站點宣傳牌上刊登積極健康、引導人關心社會與他人的公益廣告或文章,在公交車上張貼(或電子屏幕打出、廣播播放)引導學生守規守矩、禮讓他人的標語、告示或引導語。這不僅能使學生受到直接的正面的影響,也能促進成人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并改善其行為、進而給少年兒童創造出良好的氛圍,或成為榜樣或產生無形的影響,使少年兒童得到有益的熏陶。
(2)與文化事業管理部門統籌安排相關活動,打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教育環境。對出版業、書店、電影院、少年宮開展的活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實。如組織編寫、出版適合現代少年兒童的高品質的書籍;提倡書店組織佳書評介、好書沙龍等活動;制作微型教育影片提供給電影院在大片播放前免費播出;提高對少年宮經費支持的力度,杜絕少年宮單純追逐經濟利益而熱衷于舉辦各種收費班的情形的蔓延,使少年宮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而真正成為少年兒童的樂園,讓兒童有個遠離“功利”的家園。
(3)與治安部門、工商部門密切聯系,使網吧、娛樂場所中的不良影響遠離少年兒童。我國對網吧、娛樂場所的營業有具體的管理規定,如“杜絕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上網”,“在校園××米內不準開設網吧”。但是,現實中人們會常常聽到甚至看到少年兒童出入網吧的情形。這不僅需要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教育行政部門也應采取有效措施,如密切配合甚至主動與執法部門聯合,要求學校組織相應的聯合行動等,以杜絕嚴重違反規定、偷偷吸納未成年人入內的網吧或不良娛樂場所的存在,切實有效地優化社會教育環境。
總之,全社會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門應在優化社會教育環境方面,盡心盡責,積極有為,以確保少年兒童在充滿正氣、有良好秩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作者:鄭輝穎單位:內蒙古通遼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