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自由主義的基本內容
新自由主義是一種經濟和政治學思潮,它反對國家和政府對經濟的不必要干預,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但不同于經典自由主義,它提倡社會市場經濟,即政府只對經濟起調節以及規定市場活動框架條件的作用。在國際政策上,強調開放國際市場,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新自由主義者反對社會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環境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認為這會妨礙個人自由。新自由主義的基本觀點有:它認為自由選擇是經濟和政治活動最基本的原則。應當自由地擁有私人財產,自由地交易、消費和自由地就業。認為市場的自我調節是分配資源的最優越和最完善的機制,集中決策體制下不可能實現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因為政府不可能有充分的信息做出明智的決策,所以通過市場進行自由競爭,是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和實現充分就業的惟一途徑。新自由主義者還認為應該由國家來計劃經濟、調節分配,破壞了經濟自由,消滅了“經濟人”的積極性,降低了生產效率,只有讓市場自發行為才會產生最好的結果。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經濟活動都應該取代公共行為,政府不要過多干預,他們認為私有化是保證市場機制得以充分發揮作用的基礎,私人企業是最有效率的企業,要求對現有公共資源進行私有化改革。
二、中國學術界對新自由主義的觀點
目前,中國理論界與學術界對新自由主義的討論頗為激烈,分歧也很大。
(一)極力鼓吹新自由主義理論目前許多學者不顧我國的基本國情,在我國狂熱鼓吹全面私有化,貿易自由化,自由市場化等新自由主義理論,大肆吹捧和推銷新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和政策主張,傳播新自由主義觀點的,在我國理論界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二)全面否定新自由主義理論有的學者則對于新自由主義持堅決否定態度,認為它不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不應該在中國傳播,同時堅決反對我國借鑒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和政策,認為它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這些學者大部分是受蘇聯經濟學教科書的影響,對中國政治經濟學有著根深蒂固的思想。
(三)客觀介紹新自由主義理論還有些學者通過深入研究國際政治學和西方經濟學對新自由主義理論持客觀的態度,但他們只是將新自由主義的學術理論和政策主張引入中國,并沒有深入考察新自由主義本質及其代表者的政治傾向等內容,因此雖然客觀,但是很片面。
(四)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新自由主義理論中合理的內容我國還有一批對新自由主義本著科學的態度的學者在分析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策主張中正確的一面的同時,也揭示了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本質,他們通過對新自由主義理論的理性分析和科學研究,為我國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理論依據,同時通過利用新自由主義理論中的合理的內容,為我國改革開放提供智力支持。我國當前學術界和理論界,持第四種觀點的人數相對較多,影響也比較大,說明大部分人對于新自由主義理論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對于其他三種對于新自由主義的態度我們也要認真對待,要繼續鉆研總結,尋找適合我們自身發展的理論,決不能讓新自由主義的全盤西化論占誤導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道路。
(一)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效建立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經濟的積極影響,最主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領導人借鑒了新自由理論中“發揮市場主導性”的理論。通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且創造性的把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把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調控結合,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導性作用。從而我國經濟取得重大進步,生產力得到解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初步成功。而后,我們學者和政府官員也逐漸意識到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不在于是否要計劃經濟,而在于該怎么計劃,怎么計劃才能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以及國家的干預如何把握好一個度。
(二)靈活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我國借鑒了新自由主義中關于現代貨幣學派的部分理論,新自由主義者反對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主張壓縮政府開支,提高政府效率,實現國民經濟的增長,但是,我們也不完全認同新自由主義的理論觀點,我國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在不同時期實行不同的貨幣政策,并且把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結合起來,控制了宏觀經濟總量,保證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
(三)政府職能的轉換面對我國的政府機構過于繁瑣,行政人員過度增長的狀況,我們借鑒了新自由主義關于轉換和優化政府職能的理念,精簡政府機構的理論。最近幾年,我國政府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機構改革,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政府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通過政府機構改革,建立起了在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效、廉潔的政府。其次,我國借鑒了新自由主義關于放松政府管制的理念。我國提出了建立“有限政府”的政府改革目標,通過放松對有關國計民生經濟領域的政府管制,既做到有限政府又做到有效政府,服務型政府。再次,我國借鑒了新自由主義關于加強法制和使政府行為納入法制軌道的觀點。我國在改革中結合我國實際,不斷完善制度法規,配套政策規定,進一步減少了對經濟領域的行政審批和簡化了行政審批程序,逐漸進入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有完善的法律保障的法治時代。
四、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的消極影響
在借鑒和吸收新自由主義理論中適合我國的合理理論的同時,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新自由主義理論的缺陷和不足。我們要看清新自由主義的本質,它強調市場化和自由化,主張私有化,認為市場機制是唯一能夠高效率調節經濟活動的一種自發機制,忽視了市場本身在調節經濟活動時的缺陷。
(一)國企改革出現的問題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一直是我國比較突出的問題,在新自由主義思想私有化理論的影響下,20世紀末,我國的一些經濟學家以深化我國國企改革為名,陷入了只要賣掉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誤區,而將部分國有企業引入私有化的歧途,造成國企改革中的很大的難題。所幸的是,近幾年我國政府及時調整政策,認真對待國企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事實證明,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公有制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正是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支撐著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總量。因此,我國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決不能出售國有產權搞私有化,我國的社會部制度決定了國有制在國民經濟中應保持絕對主體的地位。
(二)嚴重依賴外資新自由主義極力鼓吹全球一體化,我國為了加快跟上全球化步伐,為了在全球制造業中分的一席之地,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政策,這直接導致了國外資本和港、澳、臺資本紛紛涌入中國大陸。外商直接投資成為我國經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相對于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我國民族本土企業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限制;因此,民族本土企業在和外資企業競爭時,民族企業的競爭力不夠,同時抵抗市場危機的力量也相當脆弱。如果未來有一天,外國投資者減少或撤走投資,離開中國,中國的外資投資率將直線下降,GDP增長率也將隨之下降。有學者非常擔憂地指出,我國現行的對國外資本的優惠政策在不斷吸引外資進入中國的同時,也使中國國內企業的生存面臨危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國內企業陷入了與外資企業直接競爭的局面,其激烈程度將是難以想象的。如果將來再不調整內外有別的優惠政策,中國企業將明顯處于劣勢,國內企業的發展將更加困難。長此以往,國內企業的發展將難以為繼。
(三)國內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在我國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新自由主義激進派極力向我國推薦進行市場全面自由化改革路線。而市場是不講人情的,它會使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自由的市場雖然能夠促進商品的交換和迅速積累起財富,但它卻不能公平地分配財富,這樣就極可能導致兩極分化。而新自由主義者認為貧富兩極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條件,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的現象。另外,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之初,一些國家干部借著國家改制、企業轉軌的機會,非法占有國有資產,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加劇了貧富差距與兩極分化,我國目前的改革也正在極力解決這個問題,不斷的出臺政府政策來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通過一系列的社會福利政策來減少貧富差距問題。
(四)失業人口猛增在吸收借鑒了新自由主義的部分理論后,我國開啟了國企改革的大幕,在國有企業實施產權改革之前,國企被硬性要求落實下崗指標,但與此同時卻沒有制定明確的下崗分流指導原則和操作方案,下崗即失業,失業無法再就業,一時間造成了大量員工下崗,再加上有些國企領導人,無視法律法規,無視黨紀國法,濫用權力,大幅裁減職工,使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越來越沉重,失業人口愈來愈多。據統計數據顯示,自1998年國企改革至今,全國共幫助2000多萬國企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但每年新增下崗職工超過了實際再就業的人數。再就業率逐年降低,如此龐大的失業人口和貧困人口,國家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緩解,很可能引發廣泛而尖銳的社會問題。
五、結束語
我們要承認,新自由主義思想中的一些理論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和吸納的,比如說關于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政府應減少干預提高效率以及尊重保護個人的自由發展等觀點;但是,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新自由主義是為發達國家服務的,它的目的是在全球推廣市場經濟和擴張全球自由化進程的工具。它片面的強調絕對的市場化和自由化,極力主張私有化,這既不適應我國的社會經濟體制,也不適合我國當前的國情。
作者:馬挺 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