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充分滿足學生全方面發展和核心素質的培養,學生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中也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學效率一降再降。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改革,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獲取知識更加迅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所提高。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是現今學校教學的主流方式,此基礎上衍生的微課教學更是成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又一利器。微課教學是以鞏固學生學習完成教學實踐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法,圍繞知識點制作教學視頻,讓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是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1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1.1教師對新技術掌握不到位
現今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到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能夠完成簡單的文字信息處理,大部分老師處于電腦啟蒙階段,對課件制作技術掌握的不到位。無法制作教學教材,教學效率也只能停滯不前。只有老師不斷充實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才能為學生設計更加優秀的教學方案,教材更加適用于實際教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1.2學生對信息技術認知少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不佳,對真正的計算機技術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只能進行簡單的操作,不熟悉教學軟件,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不僅是老師需要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學生也應該對信息技術有所了解,運用信息技術學習,與他人交流合作,運用信息技術拓展自己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
1.3硬件軟件資源匱乏
隨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推廣普及,教學中所涉及的教學軟件也就越來越多,學校局限于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時間有限,難以消化所學知識。學習平臺少,資源匱乏是現今信息技術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教學硬件老化,教學軟件來源不明,容易造成機器中毒,導致學生的學習進度被打斷,學習效率也不能提升。學校應該重視教學資源維護和創建,讓學生學習知識更加方便,也能讓教學效率達到提升。
2微課的特點和優勢
2.1教學時間短
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微課時長一般控制在10min之內,相對于普通的45min課時,微課更加能被學生接受,學生通過短時間的觀看視頻片段就可以理解學習內容,學生學習起來更加順利,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2.2內容短小精辟
微課的內容一般是圍繞課程的重點部分,對知識點進行匯總和補充,學生通過短時間的視頻觀看就可以鞏固學習內容,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點,不僅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加專注,學習也就更認真。
2.3制作簡單
微課的課程研發目的就是為了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聯系起來,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教學,就因為微課在設計過程中內容較為短小,所以,微課的課程制作非常簡單,大多數老師都可以制作教學課程。如此一來,不僅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也可以為老師提供更多的時間思考優化教學,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的效果。
2.4資源使用更方便
微課學習的主體是短視頻教學,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學習知識,在遇到疑惑時,學生可以在網絡上查找資料。老師也可以在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找出學生學習的不足之處,對此設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使教學更加科學、高效。通過網絡學生得到的知識點也就更加廣闊,學生解決問題變得便捷,更能讓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
3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3.1理論學習方面的應用
課前預習有利于學生更快的接受課堂上信息技術知識,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對于接受能力差一點的學生來說,課前預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吸收效率。微課的應用改變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時間限制性,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教學平臺進行預習,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知識點有個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微課教學也可以應用到平時的課程教學當中,學生通過視頻教學,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知識點。在課后,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教學復習課上所學的知識,在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討論中解決問題,吸取學習經驗達到鞏固知識點提升學習效率的效果。老師也可以針對課程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問答的方式鞏固學習。同時老師也可以在課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微課教學對于學生充分理解吸收所學的知識起著很大的輔助作用,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不用局限于教室和學校,也打破了空間限制,學生可以在很遠的地方學習,請假或者生病時都可以學習。學生的學習進度不被耽誤,老師也可以利用微課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在微課上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做到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發展。
3.2實際操作方面的應用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老師不僅要關注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兼顧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因為時間限制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操作輔導。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差,或者是聽課不專心沒能記住老師講的操作重點,又得不到老師的指導,學生也就對實踐學習沒有了耐心。造成學生在完成任務時不配合不認真的態度,實際操作變成一種流于形式的活動,學生沒有從中學習到技能,也就失去了學習知識的意義。微課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電腦終端對每個學生進行逐一指導,學生不用擔心自己被忽略,老師在教學課程中也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案。在練習中,學生借助老師的指導,使用設備和材料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操作,在實踐中驗證知識。
3.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應用
信息技術教學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創新,構建自主學習的觀念。微課的應用為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在不斷的探究實踐中發現新知識。老師通過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學會不斷探索。比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知道英語教材和現實中英語應用存在什么樣的差別,老師也不是外國人,不能很好的解決學生的疑惑。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真正的歐洲人,與外國友人對話交流,在對話中學生可以清楚明了的發現不同之處,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是提升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生進行不斷地自我完善,在一次次實踐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不斷地擴寬自己的認知,以達到持續性發展的目標。然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依然需要教師的介入,否則,以學生為核心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則依賴于其積極性與主動性。
4結語
微課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微課學習,以最短的時間里掌握學習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次次實踐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僅開拓了思維,提升了學習興趣,更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微課學習過程中,老師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保障,在與學生更加近距離的交流當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達.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助力選擇性教育[J].天津教育,2019(03).
[2]于桂花,韓賢志.信息技術助力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9(05).
[3]邱弘華.信息技術在中高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19).
[4]胡志斌,柯海芬.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問題分析[J].浙江現代教育技術,2004(04).
作者:黃萍 單位: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