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私人銀行業務銀信合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目前國際銀行同業中,私人銀行業務是最賺錢、發展最快的業務之一。在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上,20%的客戶創造了80%的收入以及120%的利潤,對國內商業銀行來說,隨著客戶分層的深化、投資領域的拓寬,針對高端客戶非凡需求提供綜合的資產管理業務,是促進國內商業銀行實現業務優化升級的重要契機。
作為財富管理的“寶塔頂層“,私人銀行業務在發達國家已經歷百年浸淫,近些年并迅速成為驅動銀行國際化、占領全球銀行業制高點的動力。財富管理業務是一個非常分散的市場,即使世界最大的私人銀行巨頭,目前也僅分享了1.5%-2%的市場份額。據報道,亞太地區的私人銀行業務在未來5年中會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
剛剛過去的2007年可謂是中國金融業“私人銀行元年“。繼中國銀行在年初率先推出內地私人銀行業務后,招商銀行私人銀行中心、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中心也相繼開業。
一、對私人銀行業務的熟悉
學者LynBicker(1996)把私人銀行定義為:“私人銀行是為擁有高額凈財富的個人提供財富管理、維護的服務,并提供投資服務和商品,以滿足個人的需求。“私人銀行業務是財富管理的最高階段。通俗地講,它是一個“從搖籃到墳墓“的金融服務,是專門針對富人進行的一種私密性極強的服務。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投資理財產品,對客戶投資進行全方位投融資服務,對富人及其家人、孩子進行教育規劃,移民計劃,合理避稅,信托計劃的服務。有人這樣描述私人銀行服務,“滲透到客戶生活的每一階段、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角落。“
私人銀行業務可以分為六大類,包括:(1)基本的商業銀行服務;(2)財富管理服務;(3)國際資產傳承規劃服務,其中包括個人信托、合理避稅、遺產布置和移民計劃;(4)綜合授信服務;(5)金融咨詢服務;(6)各種增值服務。其中財富管理服務、融資咨詢等方面的服務目前都已經在逐步發展起來,但是涉及個人信托、合理避稅、遺產布置和移民計劃方面的服務國內尚未起步。
私人銀行業務涉及的領域不僅僅限于銀行業務,除傳統的個人信用、按揭貸款等零售銀行業務外,還包括結構性產品、離岸基金、保險規劃、稅務規劃、財產信托等,橫跨銀行、證券、期貨和保險等業務領域。可見,立體化的產品在目前分業經營的模式下,是不可能由銀行獨立開發出來的,雖然我國銀行、信托、證券和保險的合作有日趨緊密之勢,但和混業經營模式相比還是不能同日而語。由于缺乏私人銀行業務需要的產品創新機制,不能跨領域進行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所以各銀行品種單
一、同質化就不可避免,除儲蓄、信貸、銀行理財產品和一些中間業務產品外,主要是代銷基金、券商的理財產品及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而這些實質上是標準化的產品,并不符合私人銀行客戶個性化的要求;沒有對沖市場,就很難為客戶設計理想的風險分散計劃;由于不能進行全權委托資產管理,就只能采取迂回的辦法通過和信托公司合作等方式來滿足客戶這方面的投資需求。
二、信托公司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優勢
對信托公司來說,“新政“要求委托人必須為“合格投資者“,無疑,這將促使信托公司和“富人“一起生活,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會把滿足高端客戶的理財需求作為業務拓展的重點。
信托公司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優勢如下:
1.信托的風險隔離功能。信托的風險隔離功能源于信托財產的性質。一方面,信托中信托財產所有權“名實分離“,受托人承受信托財產的名義所有權,使得伴隨所生的管理責任和風險皆歸屬于受托人,而伴隨所有權所生的利益則由受益人享有。另一方面,信托財產具有獨立性,使得信托財產免于委托人或受托人的債權人所追索,從而賦予受益人對信托財產享有優先于委托人或受委托人的債權人的權利。因此,當委托人或受托人遭受破產風險時,信托財產由于其獨立性可以有效地隔離風險,信托理財業務中的客戶資產有很強的平安保障。在這點上,它比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有明顯的優勢,后者表現為投資者和商業銀行的債權債務關系,且債權等級低于銀行存款。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在金融機構破產時的清償次序在儲蓄存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