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村調整優化實施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優化、綜合環境優化和人民群眾調整優化后變富的要求,積極穩妥推進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加快形成與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型農村區劃結構體系。
二、調整標準
行政村調整優化的標準是:不以人口規模為標準,只要符合產業優化、資源優化、環境優化都可進行調整優化。
三、調整原則
(一)依法推進,規范操作原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央、省、市有關規定,發揚民主,尊重民意、積極引導、穩妥推進,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嚴格依據法定程序規范操作,確保調整優化工作合法有序。
(二)科學規劃,合理調整原則。堅持以規劃為龍頭,按照鎮總體規劃和區域功能定位的要求,合理調整優化行政村的布局。根據現有行政村的地域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淵源、效能狀況、產業基礎、發展水平以及當時干部群眾的生產生活習慣及認同度,綜合考慮調整后的人口規模、地域面積、便于群眾自治等因素,合理調整村的區域功能,發揮區域功能效應。
四、調整優化程序
(一)出臺行政村調整優化方案。鎮調整優化方案經市委包片常委簽字后,上報市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辦公室審核。
(二)征詢意見,形成決議。召開涉及調整優化的村的全體干部和村民代表擴大會議統一思想,然后印發《同意行政村調整優化征詢意見書》(表格式樣請參照附件一)。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由各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分工負責挨家挨戶找戶代表簽字。戶代表在《同意行政村調整優化征詢意見書》上簽字后,由村委負責匯總,并填寫《同意行政村調整優化征詢意見匯總表》(表格式樣請參照附件二)。當戶代表簽字達到本村總戶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后,再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公布征詢村民意見的結果,并對行政村調整優化事宜進行表決。村民代表會議一般由村委會主任主持,鎮黨委、政府派員列席會議。會議應形成《村關于同意行政村調整優化的決議》,上報鎮黨委、政府(書面決議的式樣請參照附件三)。
(三)上報行政村調整優化請示。匯總各行政村的決議后,由鎮政府向市政府上報《關于行政村調整優化的請示》。
(四)審核批復、組織實施。市政府根據上報的請示報告,進行審核批復。鎮接到批復后,由鎮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辦公室分別組織具體實施。
(五)總結歸檔。上述各項工作完成后,新設立的行政村(社區)應及時整理有關資料,建立永久性檔案,同時認真搞好書面總結上報鎮政府。
五、精心組織,分步實施
按照“分步計劃要實,方案制定要細,具體實施要快”的總要求,分步實施具體分四個階段進行:
1、調查研究、制定政策階段。7月份在鎮黨委領導下,組建工作班子,制定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的政策意見、操作辦法和工作計劃。
2、組織動員、制訂方案階段。(1)制定行政村調整優化方案。(2)行政村調整優化方案由黨委、政府研究后,經分片領導同意后,報市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辦公室批準。(3)召開全鎮兩級干部動員大會,統一思想,明確工作要求。
3、宣傳發動、全面實施階段。(1)召開村領導骨干會議進行動員,宣布工作紀律和工作班子。(2)組織村民小組組長挨家挨戶請戶代表簽字,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表決并形成決議。(3)行政村調整優化方案依法通過后,由鎮政府向市政府正式上報請示報告。(4)市批復下達后,鎮派出工作小組幫助調整的村做好財務帳冊移交、資產清理和合署辦公等有關事宜。(5)行政村調整優化后,在新的村委會選舉產生前,由鎮黨委、政府確定一名同志暫時主持調整優化后新設立行政村的全面工作。
4、建章立制、總結完善階段。主要是做好有關資料、有關法律文書的歸檔工作,依據新的區域,修訂完善村的建設規劃和新班子的工作目標,重新理清發展思路。
六、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在鎮黨委統一領導下進行,鎮成立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辦公室。
七、調整優化需要把握的關鍵問題
行政村調整優化整個過程中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調整優化前需開好三個會。為統一思想,在征詢村民意見和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形成決議前應開好三個會:1、開一個全體村干部會議;2、開一個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會議;3、開一個企業廠長和全體黨員會議。
(二)把握好村名命名關。在行政村調整優化中,村名名稱十分重要,原則上可采用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尊重歷史沿革,可沿用歷史原名;二是可保留經濟發展較快、知名度較高的村的村名;三是被優化的村原名都不用,重新選擇新的村名。村名命名立足于經濟強村、規模大村、歷史名村的原名命名,個別情況也可以用上述第三種辦法。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選擇村名,都要召開相應的會議協商確定。
(三)把握好平穩過渡關。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結束后,要按照村委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組織好新行政村的村委會選舉工作,條件暫不成熟的,可待條件成熟后再進行選舉。為確保行政村調整優化后到村委會選舉期間村級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平穩過渡,在實施中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在行政村調整優化中原村民小組保持不變;二是行政村調整優化后,原村民代表不變,如遇重大問題,可聯合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待村委會選舉時再重新選出新一屆村民代表;三是由鎮黨委確定一名同志暫時主持行政村調整優化后新設立行政村的全面工作,到村委會選舉結束后自然銜接。
(四)必須堅持做到“五個統一”和“兩個不變”。五個統一:一是黨建工作必須統一;二是經濟社會事業的規劃和建設必須統一;三是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必須統一;四是村級財務管理必須統一;五是村民自治章程必須統一。兩個不變:即保持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已簽訂的各類經濟合同不變。
(五)妥善處置好村級資產。要認真清理審核各類資產,妥善處理行政村調整前的資產和負債。組建資產清理工作組,要按照先清后并、平衡過渡的要求,依照“先凍結、后清理、再界定”的程序,對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進行清理核實,認真處理各類債權債務;所有涉及調整的行政村必須在上級批準合并15天內成立資產清算組,并明確正副組長和成員,報請鎮人民政府批準。村清算組負責原村有資產接管、保管、清點、登記、債權債務清理等工作。在資產清理的基礎上,要積極化解村級債務,搞好原有村集體資產的處置工作。對行政村合并各方均有凈資產或債務且預計合并后資產矛盾不突出的,合并各方資產和負債可先經清理登記、審計核實后直接合并。行政村合并各方在資產和收入上差距較大的,在村合并前,可先在各自資產審計清理登記的基礎上,對資產和收入較多的村,可通過原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和鎮政府發文的形式,依法切出部分資產(數量視其原資產的多少而定)界定給其原村民享有,由新成立的經濟合作組織經營管理,剩余資產由合并后的村管理。對資不抵債較多或負債較重的村,可先對村行政區劃和行政管理進行合并,其資產、負債和財務暫緩合并入,由批準成立的原村資產清算組負責資產的接管保管、清理登記和債權債務的處理等工作。清算組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依法處理債權債務,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在資產清算、債務清償結束的基礎上,經鎮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后,其剩余資產方可并入,并及時辦好資產和財務的合并、交接手續。
(六)妥善安置分流村干部。要根據配優、配強和精簡效能的原則,核定村定員干部的職數。對分流村干部,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要過細做好思想工作,采取到齡即退、提前離崗和鼓勵自謀職業等辦法,多形式分流安置;同時,對分流的村干部,要落實各項經濟補償措施,屬定員干部的應補足、繳清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不服從分流安置的村干部,要進行教育疏導,對無理取鬧造成不良影響的,應視情節輕重,作出必要的處理??傊?,對這一項工作,既要當機立斷,又要做好善后工作,使村干部留任者安心,離任者順心,確保行政村調整優化工作的順利實施。
(七)嚴明組織紀律,維護農村穩定。調整優化過程中涉及的黨員干部要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要給予嚴肅處理。要嚴格財經紀律。不準私分資產,不準借調整之機亂發濫發錢物和突出花錢,不準突擊審批宅基地。要維護社會穩定。全體黨員干部一定要顧大局、識大體、想長遠。不說不利于調整的話,不準亂搞小動作,不做有礙行政村調整優化的事情,如發現要嚴肅處理,確保農村政治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