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3年區民政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民政工作的意見》和《2013年市民政工作要點》,貫徹全省、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區實際,2013年全區民政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圍繞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切實提高社會救助水平
1.落實城市低保政策。學習貫徹《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7月份開始城市低保標準不低于每人每月510元。做好困難群眾物價補貼和節日補助發放工作。
2.規范低保工作管理。區、街道兩級建立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建立低保對象信息街道、村(社區)長期公示制度。
3.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取消病種限制和救助起付線,對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付費用救助比例提高到60%以上,封頂線提高到不低于3萬元。
4.加強臨時救助資金籌措。按照人均不低于1元標準建立區臨時救助基金。
5.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積極開展綜合減災示范街道、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創建省級綜合減災示范街道1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個,抓好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建立災害應急響應機制。
二、圍繞抓好養老服務,加快建立適度普惠福利制度
1.加快養老機構建設步伐。區社會福利中心項目開工建設,加快老年公寓招商引資步伐,積極扶持社會養老機構發展,力爭新增床位不少于580張,全區每千名老年人擁有機構養老床位30張。
2.強化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全區新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不少于6個、農村老年關愛之家1家和城市小型托老所2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覆蓋90%的城市社區。
3.提高養老服務水平。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比例確定城市“三無”老人供養標準。為主城區75歲以上空巢獨居困難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為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提供補貼,全區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參保率達到15%以上。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率達50%以上。
4.拓展適度普惠福利范圍。孤兒最低生活養育標準實現自然增長。建立老年優待證辦理和尊老金管理信息化系統。7月1日起主城區免除不享受喪葬補貼人員每人不低于1200元的基本喪葬費。
5.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力爭成立慈善分會,積極開展扶貧濟困“一日捐”活動。
三、圍繞增強自治服務功能,深入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1.組織村(居)委會換屆選舉。依法組織好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確保選民參與率和一次選舉成功率分別達到93%和98%以上。依法完成第五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提高直接選舉比例。
2.深化城鄉和諧社區建設。建設和諧社區6個,建設綜合服務中心10個,全區和諧社區達標率達到75%,“一委一居一站一辦”實現全覆蓋。積極推動大龍湖、子房辦事處社區合并。
3.建立完善“三社聯動”機制。建立社區服務需求與社會組織承接服務對接機制、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機制。按照文件規定,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及社區工作經費。大力開展評優和品牌創建活動。
四、圍繞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1.深化雙擁創建。扎實開展雙擁模范區創建活動,力爭五連冠。
2.落實優撫政策。規范殘疾軍人等級評定和病退軍人病情鑒定工作。重點優撫對象個人住院基本醫療費用自付比例不高于30%。調整殘疾撫恤金、定期定量補助費和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標準。
3.做好優撫對象精神撫慰。落實市加強優撫對象精神撫慰工作的意見。
4.構建維穩長效機制。與各街道辦事處簽定涉軍維穩責任書,建立考核機制,完善工作預案,確保涉軍群體不發生進京赴省集訪、非正常上訪。
5.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參訓率達85%以上,取得“雙證”后三個月內就業率達到95%以上。自謀職業城鎮義務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按照不低于當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倍標準發放。
五、圍繞促進社會組織發揮作用,加快建設現代社會組織體制
1.落實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在社會組織登記申報時建立黨組織,有效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作用。
2.推進登記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發展基層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實現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社會服務類等社會組織直接登記。
3.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管理。分類研究制定社會組織內部治理規范。開展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的設計、申投、實施、監管等專業知識培訓。加強社會組織運行情況執法監察。全面開展社會組織評估工作。
4.扶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開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試驗。建立社會組織培育扶持基地不少于1個,爭創1個省級示范性社會組織培育扶持基地。
六、圍繞加強專項事務管理,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1.深化殯葬改革。大力推行惠民殯葬、生態殯葬,積極推廣樹葬、草坪葬、鮮花葬等環保新型殯葬模式。
2.加強救助管理。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流浪孩子回家回校園”專項活動。
3.穩步推進區劃地名工作。加快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全面推進地名文化建設,健全界線管理和問題處理機制,完成界線聯合檢查任務。
4.實現免費婚姻登記。
七、圍繞提升服務能力,強化民政系統自身建設
1.抓好基層民政機構和隊伍建設。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基層民政機構和隊伍建設的意見和要求,街道民政工作專項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10月底前,全區所有街道全部將基層民政工作機構規范設置到位,配齊配強民政管理服務人員和民政協理員,并逐步實行持證上崗。
2.切實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嚴格落實區委改進作風十項規定。加強干部學習,切實依法行政,確保民政各項權利在陽光下運行。深入開展百姓辦事零障礙活動,努力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3.提升民政信息化建設水平。配合省市建設民政信息系統網絡平臺。加快社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社區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建設,面向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