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分步教學法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英語教學;作業:分層
一、在英語教學中實施作業分層的必要性
(一)傳統教學理念下作業布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與束縛,特別是在作業的布置方面,存在著隨意、重復、繁瑣等現象,嚴重制約著學生發散思維,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使學生隨著學科難度的加深,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這些問題是需要我們引起關注并切實解決的。
(二)作業分層的目的
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共同的特點,但其學習目的與動機、學習習慣與方法、智力水平與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在學習成績上,往往形成好、中、差三類學生。我們設計作業,通常都是統一題目,這不利于優差生通過作業練習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發展。作業評價也是用統一標準,或好或差,或對或錯,這樣也不能調動全體學生(特別是差生)作業的積極性。為了使作業設計切合各類學生的實際,為了使作業評價更有實效,布置作業時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設計呈階梯式的作業與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
(三)作業分層的意義
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均有收獲,讓學生最大限度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對于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大面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很有效的。
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應付了事及相互抄襲,還可以給學生提供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機會,從而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課外作業的作用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
二、作業分層布置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作業設計,量力而施,因人而異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基礎及對英語的愛好興趣存在較大差異,布置作業時完全統一,必然會加重學困生的課業負擔,因此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因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作業要求。根據教學目標將作業設計成A(學優生)、B(中等生)、c(學困生)三個層次,其中A類作業側重于動手動腦能力較強的綜合運用的作業,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設置一些發表觀點、看法的題目,寫單元課程小論文、小報告、讀書心得,甚至可以讓他們評價本堂課、本單元的教材教法,讓學優生備課,代替老師講課,直接參與課堂教學;c類作業偏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積累,如抄寫記憶單詞與課文,完成課后練習題及練習冊中的部分題目,讓此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學有所長、學有所樂,逐步積累,穩中求升;B類作業則介于二者之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來選擇作業,開放性自主性更強一些。
(二)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缺啥補啥
布置作業時要注意按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即使是學優生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好,學困生也不是一無是處,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根據學生某些方面的缺陷來設置作業,以求補救,相對來說比較有效。如對于聽說能力差的學生布置口頭作業、視聽作業,多聽一聽VOA、BBC及一些英文歌曲,多看一些英文原生帶字幕的電影;對書寫差的學生增加一些書面練習,如英文書寫描紅,每天有目的有計劃的練習,只要持之以恒,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見效的;對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布置一些閱讀訓練,可從英漢對照版本開始,逐步過渡到英文原版的,隨著詞匯量的擴大,閱讀技巧和方法的積累,閱讀能力會逐步提高的。這樣讓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達到能飛則飛、能跑則跑、能走就走的目的。
(三)作業布置分層分工,進行創造性學習
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以人為本。因此,作業布置應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有充分的選擇權和自,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誰擅長哪方面就展示哪方面,讓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同時大家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如利用課外時間,可布置錄音作業、演課本劇、辦英語小報、搜集英文廣告及產品說明書、介紹當地名勝、舉辦校園英語角等。在眾多活動過程中,從學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興趣出發,學生不僅得到了審美情趣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性,而且學會了人與人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將課程上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主學習的自學能力,體驗了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作業分層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分層評價,要有針對性
對學有困難、自卑感強的c層學生,采用表揚式評價,使他們看到希望,只要他們的作業認真做了,只要作業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老師都不能忽略。要讓他們得到肯定:對成績一般的B層學生,采用激勵評價,并大膽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的方向讓他們進步的更快;對成績好的A層學生,采用競爭式評價。對的評價要更具體,更清晰,更明確,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標準,使他們更加努力,以求讓他們發展得更快更高更強。
(二)分層評價,鼓勵為主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評價對學生自我評價影響大。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作業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表揚,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要在評語上下功夫,批語既要體現問題的所在,又要體現教師的贊許和期望。如教師對c層學生可以做出這類評價“你做得很好?!薄澳悴槐葎e人差。”“你也許忘了復習,否則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睂層的學生可這樣評價“你最近進步的很快,希望你繼續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薄澳闩cXXX差距越來越小了?!倍鴮層的學生則可以這樣評價“你的英語發音聽起來像外臺播音員在播報新聞?!薄澳愕臅鴮懛浅R幏?,簡直無可挑剔。”“你們的話劇演得像電影演員的水平”
(三)分層評價,用心溝通
作業分層評價是師生間心靈溝通的過程,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很有意義?!傲_森塔爾效應”表明,教師理解、寬容和期待可以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自尊心和進取心。作業分層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養成改錯的好習慣,還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作業本上不僅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有時也會有學生的反饋,告訴老師他的煩惱和希望、建議,這對增進師生情感、幫助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只要我們記得去發現學生“微不足道”的優點,以自然、真誠、恰當、溫馨的語言予以贊美,就能點亮學生希望的火把。
一、非謂語動詞
“非謂語動詞”可分為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和分詞。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很多:除了不作謂語外,它可以充當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與復合賓語(主語補語或賓語補語)。有些及物動詞后面接不帶to的不定式作復合賓語。這些動詞歸納如下:一感(feel).二聽(hear,listen to),三讓(have,1et, make),四看(see,watCh,notice,observe)。再加上help somebody(to)do something和美國英語look at somebody do somthing。還有“二讓”屬特殊:ge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與keep somebody doing。而有些及物動詞后面接動名詞(the -ing form)作賓語。這些動詞歸納為一句話:Papa C makes friends。這是由如下動詞的開頭字母組成:permit,advise, practise,avoid,consider,mind, allow,keep,enjoy,suggest, finish,risk,imagine,escape,need,delay,stand(忍受)。 為了容易記住,也可以編成順口溜:“允許完成練習,建議避免冒險,考慮延期逃跑,喜歡保持想象,需要反對忍受”。其相對應的動詞依次是:permit/allow,finish,practise;
advise/suggest, avoid,risk: consider, delay, escape/miss; enjoy/appreciate, keep, imagine; need/want/require,mind. can’t help/can’t stand。
二、復合句
1、學生最容易混淆的是定語從句與同位語從句的區別。
例如:A、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match is true. (同位語從句)
B、The news that he told us surprised everybody here. (定語從句)
關鍵的區別在于連接或關系代詞that:有意義的是定語, 無意義的是同位。因為引導定語從句的that在從句中作主語或 賓語,而引導同位語從句的that只起到連接詞的作用。
2、接著容易混淆的是引導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that與 which:that之前是不定(代詞)、序數(詞)、(形容詞)最高級:which之前是介詞短語與逗號(非限制性)。
例如:A、All that we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every day.
B、The first lesson that I learned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C、I have lost my pen,which I like very much.
D、The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there is a garden is my home.
三、It的用法
1、It除了代替人和物以外,還可以作形式主語。而真正的主語(不定式、動名詞或從句)則放于謂語或表語之后。
例如:It is nor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然而有少數表語之后接動名詞作真正的主語。這些表語是:無助(no help)、無用(no use)、沒好處(no good);工作(hard work)、費時(a waste of time)、又危險(a danger)。
例如:A、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B、It is a waste of time waiting for him.
2、It還可以作形式賓語。通常下列動詞后面可接it作形式賓語:2f2tcjm(find,feel,think,take,consider,judge, make)。
[關鍵詞]一案到底;教學法;Word軟件課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2-0-02
“一案到底”教學法由“案例教學法”發展而來,是案例教學法的一種特殊形式,近年來在多個學科的教學中得到應用?!耙话傅降住苯虒W法在教學實踐中具有脈絡清晰、教學系統的優點,能夠將教學目標分步驟清晰地呈現出來,學生易于形成系統認知和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
1 “一案到底”教學法
“一案到底”教學法目前并沒有統一的定義,教育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是教師根據課程需求和授課知識點選取一個典型案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構建系統認知教學目的的教學方法?,F在“一案到底”教學法比較多地運用在初中、高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該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能夠達到案例設計與傳授知識的統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知識與實際需求的結合、考試和評價的結合,非常適合一些高校開設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需求。
2 Word軟件教學現狀
2.1 計算機課程教學法綜述
教育工作者進行了多種教學法在計算機課程教學應用中的研究,比如2002年,湖北省荊門市財經學校朱云霞進行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研究,介紹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及其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優勢,提出了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注意事項;2003年,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職中肖勝陽進行了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著重開展了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設計研究和教學實踐研究;2006年,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詹自勝進行了案例教學法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研究,設計了一種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流程,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效果。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然而,在計算機課程中采用的教學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需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比如在Word軟件教學中應用“一案到底”教學法就是一個很適合的選擇。
2.2 Word軟件教學現狀
Word作為微軟公司開發的Office辦公軟件中最重要的一個組件,在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Word是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般在新生入學第一學年開展,目前Word軟件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教學案例老舊,缺乏連貫性,部分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已經進行了初步學習,如果教學內容淺顯、缺乏實用性,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對于實用性極強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來說,在教學中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案例十分重要,“一案到底”教學法十分適合Word軟件課程內容的教學需求。
3 “一案到底”案例設計
3.1 “一案到底”總體設計
Word軟件課程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大高校本科生各專業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和了解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技能的重要課程。Word軟件課程操作性很強,通過課程學習能夠培養學生掌握在信息社會中必需的計算機技能,鞏固、加深已有的計算機知識,為進一步學習信息技術做好鋪墊。
“一案到底”教學法在Word軟件中教學應用的立足點在于“一案”,恰當的案例能夠串聯多數知識點、突出難點知識點、強化重點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學設計依據的是本次課的各個教學知識點,爭取串聯起本次教學內容絕大多數知識點,同時要做到有重點、有層次,不能單純為了加入知識點而進行生硬的教學案例設計?!耙话傅降住苯虒W法在Word軟件中的教學應用的中心點在于“到底”,優秀的案例設計不僅可以串聯單次課程的重難點內容,還可以將多次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機鏈接,讓學生在新知識點的學習中進行原有重點內容的強化和復習,將多次課程內容形成一個既可以獨立又能夠緊密連接的整體教學案例,在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獨立知識點的同時形成體系化認知,真正在理解課程內容}絡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其總體教學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3.2 案例
列舉一個Word軟件教學中“一案到底”教學法的設計案例。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按照逆向的“‘一案到底’知識體系”“‘一案’知識塊”“分散知識點”進行總體設計,按照“分散知識點”“‘一案’知識塊”“‘一案到底’知識體系”順序進行實際授課。
根據Word軟件課程教學計劃,教學一般按照知識點“Word軟件簡介”“Word文檔操作”“文檔編輯”“表格編輯與應用”“圖文混排”“長文檔編排”“頁面設置與打印”的順序進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構建一個囊括所有重要知識點的“一案到底”整體案例,再按照課程需求和“一案”結構進行分割,形成單獨的“知識塊”,每個知識塊包含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散知識點”。
根據“Word軟件簡介”“Word文檔操作”…“頁面設置與打印”的教學順序與內容,依據教學大綱和本科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一案到底”的“畢業論文”整體教學案例。將“畢業論文”分割成“文本編輯”“圖文混排”“表格制作”“長文檔編排”等多個“一案”知識塊,在每個知識塊中強化練習重點內容,比如在“表格制作”知識塊中重點加強“表格線獨立設置”“表格文本對齊方式”和“單元格合并與分割”這些分散知識點的教學與練習;在“長文檔編排”知識塊中重點加強“設置多級標題”“使用分節符”“使用分頁符”這些分散知識點的教學與練習。授課時依據分散知識點的順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這些知識點組成的獨立知識塊,最終學會Word軟件的整體操作使用方法?!耙话傅降住钡摹爱厴I論文”整體教學案例結構如圖2所示。
4 結 語
“一案到底”教學法不僅適用于Word軟件教學和計算機課程教學,也同樣適用于多個其他學科教學。“一案到底”在實際教學中的成功應用需要依靠優秀的案例設計和教學設計,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案例進行不斷的打磨和修改,也需要根據當代學生的特點,及時對案例和教學手段進行調整?!耙话傅降住苯虒W法的串聯知識點、整合知識點,直至形成知識體系是該教學法的靈魂所在,在教學中恰當運用“一案到底”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提高教學效率的良好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鄧先禮.“一案到底”教學法在軟件設計課程中的實施[J].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