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醫相關內容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醫院作為社會公益建筑,其建設項目的數量和規模都有大幅提高,內在品質也日新月異。但是,由于醫療功能的專業要求,使得醫院建筑成為最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醫院的建設環節中,我國正趨向醫院項目管理總承包制(PMC),如何在施工過程中把握醫院建筑特點,科學控制項目流程,是醫院管理者和建設者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筆者以廣州南方醫院實驗樓項目為背景,就施工全面項目管理進行探討。該項目位于南方醫院院區北側,地上16層、地下2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27000㎡,總造價1.1億元。主要功能是醫院的教學、實驗場地,病案資料庫和直線加速器機房,作為大型建筑工程施工內容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
2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
2.1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醫院大型建筑在工程開工前,首先要清楚工程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方面需要熟悉項目審批過程中的各項由政府部門批準的審批證書,比如:環境影響評估、建設規劃許可證、消防、人防審批、施工許可證等等。在本項目中的醫用直線加速器機房需要對房間四周及上下樓面進行輻射防護,所以其選址和專業設計必須符合國標GB4792要求,以保障環境安全。另一方面還要了解并掌握整體工程項目的醫療建筑功能特點。對于本項目來說,其內部的主要功能分為醫技治療、醫療實驗和醫學臨床教學三個方面,所以針對不同的功能分區,需要進行專業的設計和施工。其次,開工前的工作中心是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認真的學習和會審,明確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和必須注意的問題。除了將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給排水施工圖、采暖通風、空調施工圖、強弱電氣施工圖及消防、人防、防雷、智能建筑綜合布線等各類專業的設計要求和功能特點進行綜合,建立各專業(包括醫療設備)在工程施工中的相互關聯體系,特別要注意的是醫療設備以及工藝如何與施工銜接配合,以便施工過程中各項內容的有機協調。比如在本項目的直線加速器機房的施工中,使用平均厚度1米,最大2.5米厚的混凝土作為四周和頂棚的防輻射屏蔽材料,如何保證其充分均勻且不裂縫,控制水化熱的產生的問題尤為突出;同時還要考慮到防護墻內的中空管道必須拐彎進行,設備安裝時,確保接頭、螺栓或管線的屏蔽不受影響。另外,醫院建筑中的實驗室往往由于實驗對象特殊,需要凈化層流方面的要求,與一般的民用中央空調系統有本質不同。它要求通過粗、中、高效過濾器可靠工作的情況下,送入接近封閉的實驗室的空氣是潔凈的,且氣流的形式、氣流的速度和送風量(即循環次數)決定空氣潔凈度的等級。本項目中實驗室使用了生物安全柜設備,要求與大樓的獨立的排風系統。這都需要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通過會審,明確施工中上述各關鍵部位的技術要求,以便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復核各項技術指標的完成準備情況,并及時上報建設方。
2.2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有了前期的充分準備,施工技術管理主要是在各專業施工過程中,督促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根據醫院大型建筑的施工特點,建立熟悉工程技術的技術管理班子,將前期圖紙會審過程中的設計意圖和施工難點,制定成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并落實到各個施工班組,以便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協調好各類專業施工的關系。比如本項目首層大體量混凝土機房的施工中,在組織上按程序落實以下工作:⑴技術交底,從施工員到各班組長再到工人,都要熟悉圖紙,掌握施工流程;項目負責人更要全面掌握,安排好人員、材料、設備;材料準備,選擇摻混合材料(火山灰)的硅酸鹽水泥,以及合理級配的砂石;選用緩凝型減水劑在延緩水泥水化的同時使水化放熱速度減慢;分層、分段施工,按照每層厚度不大于300㎜,起止時間控制在3小時內,即混凝土初凝前,分3個施工組進行施工確保連續性;同時鋼筋工,木工以及混凝土攪拌工配置合理人員,確保密實度,防止出現蜂窩麻面。動態監控,通過預埋銅熱傳感器,監測混凝土內外溫度,注意溫差不大于25℃;⑤養護及時,底板混凝土采用蓄水養護,蓄水深度110㎜,養護時間14天,墻體和頂蓋的養護根據內外溫差,采用草袋濕水養護。只用通過上述具有針對性的分析、組織、監督、控制,才能最終達到規范要求的標準,在建筑過程中實現優質、低耗、快速的目標。施工技術管理的另一項內容是工程技術資料的管理。工程技術資料是工程情況的真實反映,一方面要確保其時間的真實性,要及時記載。另一方面對于工程技術數據,必須要求準確,不可隨意涂改,弄虛作假,以保證其全面完整地反映技術施工過程中的真實狀況。
2.3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工程質量是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從準備施工開始,一直貫穿到工程交付使用的全過程。對工程的任何分部、分項甚至于每個細節都必須嚴格要求,才能確保整體工程的質量。由于醫院大型建筑的施工,存在著系統的關聯關系,單個的施工單位是無法完成整體建筑物的全部功能的施工,并保證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質量。必須由建設方、設計、監理、施工及各類專業施工隊伍統一協調、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必須制定詳細的保證工程質量的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明確質量目標和質量計劃,要針對醫療建筑的特點把好重要環節的質量關。在施工中,除了常規的施工質量的重點控制環節。例如:⑴土方開挖和基礎工程;⑵沉降測量及檢測工作;⑶鋼筋混凝土工程;⑷控制底板后澆帶施工;⑸樓板、剪力墻、梁、柱等部位的施工預留、預埋孔洞;⑹防水工程;⑺各類建筑管線,如:給排水、采暖通風、強弱電氣、管線、智能綜合布線、人防消防管線等的合理布置、安裝;⑻工程材料和設備的質量控制等等之外,還要重點滿足醫療規范上的特殊要求與特殊工藝。比如本項目中的層流實驗室的風管施工中就需要按潔凈規范進行,風管安裝后,在保溫前應進行漏風、漏光檢查。保溫施工時,不得再在風管壁上開孔和上螺絲,不得破壞風管的密封性。安裝高效過濾器前,系統應至少吹24小時以上,同時必須對潔凈室進行全面的清掃和擦拭等等。只有按照程序逐一嚴格進行,才可能保證驗收達到標準。
2.4材料、設備的質量控制醫院大型建筑使用功能的多樣性和復雜程度,決定了施工過程中,有關內外裝修、給排水、采暖、通風、空調、電氣等各個領域內的材料選用和設備安裝都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選擇質好價優的材料和設備是一項繁雜的、綜合性的工作。這項工作的好壞影響到工程質量,關系到是否能夠完美地體現出建筑的使用功能,達到建筑物的各項綜合指標的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階段,建設方應對施工進度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材料、設備的進場時間做到心中有數,對比較重要的裝修材料,大型的安裝設備必須提前會同設計方、監理方及施工單位和其它有關各方共同對供貨廠家進行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的考察。通過考察對比,熟悉各類產品的特點、性能指標和市場供應情況,并通過招標形式確定售后服務好,質優價廉的產品和設備。同時監理方和施工方也要切實做好材料的進場、驗收和試驗工作,堅決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入施工現場。本項目中,醫學實驗室的維護結構是指地板、天花吊頂、隔斷、門窗等,屬于生物安全防護二級隔離的必要設施,如何從品種繁多的建材市場中選擇適用、廉價的材料是實驗室建造的關鍵內容。以地面材料來說,不同材料的經濟、技術指標明顯不同,(表略)。所以根據醫學實驗室的特點,選擇表面光滑、易于清潔、耐腐蝕、防靜電的PVC材料更符合需要。其他材料也是通過類似的分析比較,最終結果表明,常見的鋁質天花和鋁合金玻璃隔斷明顯不適用于醫學實驗室,而PVC卷材地板+彩鋼板吊頂+彩鋼板隔斷是較好的組合方案。
3施工的進度管理與竣工驗收
在工程的實施階段,建設方組織對工程項目的施工計劃、施工順序、工程完工的總體規劃日期以及各專業施工之間的相互銜接關系進行計劃,并在施工過程中逐一督促付諸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按階段檢查實際進度是否遵照計劃進行。如出現偏差,及時組織監理方和施工方分析偏差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調整。修改原進度計劃再付諸實施,直到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醫院大型建筑竣工驗收時,涉及到的驗收項目很多,除了建筑物及室內公用設施已按設計要求建設完成,滿足設計使用功能;工程質量檢測、環境檢測、節能檢測、消防檢測、人防工程驗收等工作已進行并通過檢測要求之外,大型醫療設備設施是否試車合格,潔凈檢測和放射性檢測是否滿足要求都是驗收的關鍵。千萬要杜絕出現建筑質量合格,而醫療指標不達標,無法投入使用的矛盾問題。所以不能等到驗收時才發現缺陷,而是應該加強前期過程中的跟蹤管理,及時更正。
關鍵詞:園林工程;概念;區別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greening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understanding.
Key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cept; difference
中圖分類號:TU986.3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由于當前園林工程市場的惡性競爭,擾亂了園林工程市場,不僅使園林作品的“質量”急劇下降,而且使很多技術資質較高的園林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特別是一些國有園林企業。園林工程市場發展到目前的狀況,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有政府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從主觀上講,由于我們缺乏對園林學科中的各種概念和名詞的準確界定,使得園林工程項目所需專業技術和技術工種發生混淆,從而出現了僅綠化資質的企業就可以進行園林工程的施工,進而導致了園林工程市場的混亂。所以,明確和區分園林工程中的一些專業名詞是相當重要的。現在,對于園林行業的一些名稱,一直以來都沒有給予明確的界定,很多概念都混淆在一起。例如,“園林綠化工程”幾乎代表了所有的園林工程,既包括了純粹的綠化工程,又涵蓋了園林建筑、園林小品、園林理水、園林筑山等項目。由于對這些名詞沒有嚴格的界定,使得政府政策的適用范圍有所偏差,這也是現在園林行業比較混亂的一個原因。
1、園林工程的基本概念
園林,《中國大百科全書》將其定義為:在一定的地域應用工程技術、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的筑山理水、疊石、種植花草樹木、營造建筑、布置園路等途徑形成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建筑園林規劃》卷)。從此定義可以看出園林實質是一個地域范圍,因此我們所說的園林建筑、園林綠化、園林小品等都是指園林中的景觀要素。所以,園林工程就是構筑這些景觀要素,營造這種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的過程。園林工程按工程項目及專業工種可分為園林土建、綠化工程(種植工程)、園林水電工程、雕塑工程等,其中園林土建工程中包括園林建筑、園林土方、園林理水、園林筑山、園林小品、園路廣場工程等,而對于園林建筑所屬的類別一直都存在較大的爭議。
2、園林建筑與園林綠化的特點和區別
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活體。是指園林中通過各種植物、花卉、樹木、草皮的栽植搭配,營造與美化環境并與其他景觀要素相配合,而形成良好的休息、文化娛樂、親近大自然、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愿望的環境氛圍,它主要包括風景區綠化、公園綠化、小區綠化和庭院綠化等。現代的園林綠化一是源于古典園林,二是源于林業和其他種植業。在學科上,園林綠化應屬于林學的一個分支,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的基本材料是花草樹木等一些有生命的植物,這與其他綠化是一樣的,但園林綠化更注重藝術性和與其他景觀要素的搭配。
園林建筑工程與園林綠化工程相比,盡管有其相似的地方,但卻有著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本質上的區別。正是這些區別,構成了園林工程獨有的特點。
3、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技術要求
多數建筑都講究視覺美,而園林建筑則更注重藝術性和文化性,它給人更多的是精神美。要想實現這一點,在建筑的某些部位就很難體現在設計圖紙上,需要通過施工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設計的最佳理念與境界。所以,在施工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的要求上,園林建筑與一般的工民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嚴格套用工民建筑的各項管理方法和技術標準。
園林綠化工程與其他綠化工程相比,更注重各種植物的形狀、色彩和季節變化及植物配置和與其他景觀要素的搭配。與園林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術要求相比,園林綠化就沒有那么嚴格,它只要求施工管理者有植物學基礎和藝術美感,而對施工人員沒有特別的要求。
4、園林工程的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
園林建筑工程與園林綠化工程所用材料的巨大差別,使得它們在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都有很大的差異。目前園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基本上是參照工民建筑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而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這也是急需完善的部分。因園林建筑與工民建筑有所不同,所以園林建筑工程不能完全按工民建筑的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進行。園林建筑工程有關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要正確掌握質量標準,根據質量管理標準進行質量檢查及生產管理,確保質量穩定。在滿足基本的質量規范要求的同時,要更多地注重藝術和美學上的要求。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基本上是參照綠化種植工程的相關文件。但它與一般的綠化種植工程又有不同,它更注重植物的布局、配置、內涵及與其他要素的相互融合。因此,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規范、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要比一般的綠化種植工程要更為細致,要更多考慮藝術和美學要素。
[關鍵詞]居住區;規劃設計;人居環境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228-01
1、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的問題
1.1 民眾的綠化意識薄弱
1.1.1 單位和個人自覺執行綠化法規的意識不夠,尚未形成規范化管理。由于缺乏有效保護管理措施,一些建設單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改變了部分規劃綠地使用性質。
1.1.2 宣傳、執法力度不夠。綠化種植不光能美化環境,還能防風沙、涵養水土、吸附灰塵、殺細菌、降低噪音、吸收有害物質、調節氣候和保護生態平衡。管理辦法落實不到位,對隨意折枝、摘花、伐木和車輛碾壓綠地等行為查處力度不夠,無形中助長了破壞綠地的行為,致使一些人和個別單位的領導綠化意識淡薄、法規觀念薄弱。設計與施工未經園林部門審核(設計施工資質),獨斷專行、各行其是的規劃行為影響了居住區綠化美化水平的提高。
1.2 規劃與實施的矛盾
綠化規劃與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不相適應,一些開發商在報規劃時,各項綠化指標都符合要求,但到具體施工時,一些配套設施就發生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現象,待到投入使用時,問題就出現了。
1.3 管理體制不健全
建成區的居住綠化,有時因產權和管理范圍交接不明、責任不清而造成管理不到位。依照法規規定,小區綠化建設和養護經費應由房屋產權單位負責。但由于目前實行房改,房屋產權多樣化,至今養護經費不能落實。如果此類問題不能解決,包袱越來越重,勢必會造成將來承受不了而被迫不管。另外,有一些市政工程在居住區或重點大街施工,毀壞樹木、占用綠地不繳納綠化損失費,無形中為綠化養護雪上加霜,影響了綠化水平的整體提高。
2、如何提高人居環境措施
2.1 設計完善
2.1.1 嚴格執行規劃設計要求。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區綠化美化水平,就必須做到規劃設計合理,使規劃到位,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規劃設計要求。如執行居住區綠化面積占小區面積的30%,還要按照設計人口居住小區聚中地面積人均1平方米、居住區人均2平方米的要求;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游憩鍛煉身體的場所及設施,供居民游憩、賞景及進行各類活動的公共綠地。
2.1.2 配套設施完善,綜合功能齊全。居住區的基礎設施除綠地外,還應包括教育設施、商業網點、衛生保健、娛樂場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設施等。
2.1.3 規劃要有超前意識,留出一定比例的待建用地。
2.1.4 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要注重創新,注重經濟適用,注重管理,注重綠化設計手法。兒童活動區內要做到樹型豐富、色彩明快,一般采用生長健壯、少病蟲害、樹姿優美、無刺、無毒、無飛絮的樹種。配置方式要適合兒童的心理,色彩豐富,體態活潑,便于兒童記憶和辨認。老人活動區應選擇高達喬木,為老人休息處庇蔭,為晨練、漫步創造意境。對于大多數常年屋外活動人群要通過自然流暢的林緣線與豐富大色塊相結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感官環境效果。居住區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休息的環境,在植物的配置上應考慮季節變化,營造春有紅花吐艷、夏有綠蔭清香、秋有霜葉似火、冬有翠綠常延的景觀,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規律同步。建議選擇一些具有強烈季節變化的植物,如紅楓、玉蘭、法國梧桐、元寶楓、紫薇、女貞、大葉黃楊、柿子樹和應時花卉等,保證萌芽、抽葉、開花、結果的時間相互交錯,達到隨季節變化,喬木灌木相結合,常綠落葉相結合,速生慢生相結合,同時考慮住宅的通風、采光,最后達到功能優先、注重景觀、以綠為主、方便居民的目的。
2.2 后勤保障系統完備
綠化經費投入終身或一次性使用的辦法,都可能造成綠化水平的參差不齊和管理水平的逐年下滑。建立穩定的、多元化的小區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資金渠道,是提高新建居住區綠化美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小區開發商應加大綠化投資力度,同時也要建立多渠道的資金籌集機制。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用于小區的綠化建設和管理,也是提高新建居住區綠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2.3 完善養護制度
過去由于管理體制不順,養護管理單位不明確,責任不清,出現了一年綠、二年荒、三年光的現象。為避免此現象的發生,在房屋產權化單位多樣化的今天,對新建居住區的綜合管理,應由開發商組織物業公司進行管理,物業公司可自管,也可委托具有一定實力、資質的專業部門管理,但綠化行政管理單位一定要嚴把質量關,實行養護責任制,明確責任,并執行綠化養護考核標準,加強各項養護措施并進行現場指導和監督。
2.4 多維度齊抓共管的綜合方法
2.4.1 加強全面綠化意識,充分利用媒體打造聲勢,利用植樹節設立宣傳、資訊站,提高公民愛護綠化成果的自覺性,力戒有法不依的現象,堅持不懈地對群眾進行綠化法規宣傳、教育和引導。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教育,要讓他們從小就懂得綠化的功能和作用,使綠化造福人類的思想家喻戶曉。
2.4.2 加大執法力度,嚴格依法行政,懲治破壞綠化的違法犯罪行為,嚴格控制樹木伐移審批手續。凡不按綠化法規繳納相關費用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辦理審批手續;凡是單位綠化尚未達標的,需從嚴審批施工項目;凡擠占破壞綠地的一律限期整改,讓出綠地,由綠地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實施綠化,從而有效保護綠化成果。
2.4.3 加強植物保護和養護技術研究,提高綠地養護的科技含量。為確保居住區綠地植物保護工作的規范有序和時效性,應下大氣力做好綠地病蟲害預測預報、生物天敵的實驗和應用、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廣工作。目前,隨著養護管理范圍不斷擴大,植物保護和養護工作的量和難度不斷擴大,應進一步充實植物保護養護專業隊伍的技術力量。
2.5 采用多樣化的培植方式
居住區綠化經過10多年的實施、總結和應用篩選,形成了適應的喬木、灌木、草本配套的基調植物品種,特別是推廣和應用了一些適合居住區特點的植物品種,如金絲桃、金絲梅、八仙花、鳳尾竹、火棘、女貞等,這些植物是適應了當地的植物,耐蔭,生長速度快,具備一定的自我維護功能。居住區內還保存有豐富的灌木,芙蓉、海棠、木槿、銀杏等,常用品種有100多種,但是居住區綠地迅速發展,這些品種被反復使用,給人以雷同感,繼續擴大和應用植物品種,是目前的重要任務。建議一些綠地增加一些觀花植物,如杜鵑、茶花、茶梅、月季等,要提倡自然植被,即以鋪設的草坪生長高度為標準,允許多品種共存,以降低養護成本。
參考文獻:
[1] 趙振武,朱傳耿,將雪中.結合城市自然保護的城市綠地體系構建[J].中國園林,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