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現代管理學知識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高職教育;酒店管理;現代學徒制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高職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用于培養高技術與高技能的優質人才。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使學校與企業有機結合,推進各行業的發展,將現代學徒制應用到培養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不僅可以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快速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能。
一、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
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實現“高等性”和“職業性”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1],這種方式是依據現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的。在學校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單靠學校給學生傳授一些酒店管理的專業知識,沒有真正參與到實踐當中,導致學生工作后適應不了酒店的工作。為培養“技高品端”的高素質的人才,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探索實施現代學徒制,將學生酒店管理專業知識與企業相關崗位相融合,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崗位創新能力。因此,實施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高職酒店管理中現代學徒制的有效措施
目前,為了有效對接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現代學徒制”這種無縫對接的新的人才培養方法開始在高校中實施。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為例,2013年起,酒店專業相繼與青島萬達艾美酒店、青島膠州綠城喜來登酒店、青島威斯汀酒店、黃島福朋喜來登酒店和李滄綠城喜來登酒店五家喜達屋旗下品牌合作,聯合成立“喜達屋卓越人才培養學院”;2016年,酒店管理專業相繼在這幾家酒店舉行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工作室揭牌儀式”和“拜師儀式”。在創新教育的基礎上,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有效培養了高素質的酒店管理人才,以下是培養現代學徒制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1.調動酒店行業“育人”“留人”的積極性
現在酒店行業人員流動率較高,很多酒店企業有心“育人”,加大培訓力度,但往往又在“留人”方面力不從心,員工在有一定工作經驗后跳槽現象嚴重,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酒店企業在“育人”方面的積極性。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需要酒店企業與學校達成合作共識。首先,應用現代學徒制到酒店管理專業中,實施學校與企業的“緊密融合”。酒店管理人員經常到學校來給學生授課、學生到酒店崗位實踐常態化,有效實現學生與學徒的結合。其次,企業要積極采取措施,增加學生在企業的歸屬感、工作崗位上的成就感,實現學生從酒店管理專業的理論知識到專業化的技能操作的順利轉換。再者,通過建立校企合作的平臺,實施校企聯合授課。如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喜達屋卓越人才培養學院”的學生實施“A+B”授課模式,“A”類課程為理論課程,由校內專職教師承擔;“B”類課程為實踐課程,由酒店兼職教師承擔。為在校學生營造一個實質性且有營養的場地,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技能,更好地服務酒店管理事業,為酒店企業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
2.加強政府方面的頂層設計
在酒店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一定要充分發揮優勢,為我國的酒店管理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政府應當做好頂層設計,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比如,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中[3],因為沒有政府制定的方案與策略,就不能有效地實施此方法。為了給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必須凝聚各行業的力量,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促進學校與企業共同進步與發展,從而可以有效培養全能發展的酒店管理人員。其次,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解決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如缺乏資金、設備不足、就業率低以及相關的實踐環節較薄弱等。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現代學徒制,從而可以培養技術性與專業性的酒店管理人才。
3.結合“多元育人”的模式研究現代學徒制
校企共建、聯合培養、多元育人,是現代學徒制要走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校企融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對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研究,構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與人才培養體系,可以實現“院校學生”與“企業員工”的零距離對接。例如,有的職業院校推進新型的“現代學徒制”,將“2+1”模式演變為“1+0.5+1+0.5”的模式[4],變一年的集中實習為“兩個半年”的分段實習,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螺旋提升。
三、結語
現代學徒制應用在高職酒店管理中,可以實現“聯合培養,多元育人”的目標,調動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效對接企業實際需求,為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歐陽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3-16.
[2]歐陽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探索和實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67-69.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實踐途徑
1現代學徒制的理念與內涵
傳統的學徒制僅僅局限于師傅向徒弟傳授技藝上,對人才的培養有一定的局限化。現代學徒制將職業教育與崗位培訓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現代學徒制可以說是學校與企業的一種合作手段,新型的管理人才的模式,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共贏,使得兩者之間優勢互補,優化了人才管理模式。現代學徒制很好地適應了當今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要,賦予了現代學徒制工、學融合的新內涵,彌補了以往學徒制管理理論與實踐教育脫節的弊端。現代學徒制對以后的教育方式有著重大的借鑒作用。
2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問題
2.1企業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由于中國應試性教育的影響,導致了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過于重視,疏忽了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學校的一部分專業教師都缺乏專業的崗前培訓,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參與實踐的機會較少,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差。企業實踐教學資源的利用率較低主要體現在企業的技術人員不能參與到實踐教學中去,教師的教學主要以教材為主,對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發展趨勢把握不準確。企業實踐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需要企業技術人員的親身引導,并且加大專業教育質量的管理力度,才能快速地提升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
2.2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不能很好地結合
“理論和實踐教學相脫節”是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模式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學校的教育重點常常會偏向理論知識,疏忽了實踐教育的重要性。理論和實踐教學相脫節的這一弊端的解決迫在眉睫,各大院校應該積極地推進一體化實踐教學課堂的建設,加大對院校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的投入力度,促使一體化課堂教學的開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實現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理念。
2.3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參與性不高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的實現,需要企業的大力支持,提高各大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參與積極性。由于企業之間的競爭力較為激烈,企業一向秉持謹慎的處世態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業為了減少風險性,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參與,可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且也不一定得到較高的回報。
3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以班組化管理為例)
3.1班組化管理的概念
班組化管理,通俗地來講,就是將大的區域的管理劃分成幾個小的區域進行細化管理,從而提升班級的管理實效。例如:將班級分為幾個班組,每個班組中設置一個班組長,各個班組的班組長共同承擔了原來班級班長的職責。班組化管理模式的開展,促使班級的優化管理。班組化管理的實施,能夠提高提高每個學徒的責任意識,最大程度地實現班級管理與企業管理方式的完美對接。
3.2班組管理的職責
3.2.1班長職責
班長的職責就是在輔導員、班主任的指導下,負責組織各班活動的開展,傳達學校的信息,同時定期將班級的情況統計上報給學校各部門,同時,幫助班主任落實班級各項工作的管理也是班長的主要職責。
3.2.2班組長職責
班組長的職責,就是對各組的成員進行規范管理,促使各組組員積極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同時,班組長應該對組內成員的表現情況進行細化記錄,為以后班級三好學生的評定提供依據。班組航還應該對該班組的集合與考勤、課堂紀律、宿舍衛生、通知傳達、結果反饋上報等工作進行負責。
3.2.3班組成員的職責
對現代學徒管理制度進行正確認識,積極配合各個班組長、教師的工作,對學校、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嚴格遵守,既要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而且要遵守學校、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
4對現代學徒制實施效果的評價
現代學徒制彌補了傳統學徒制的缺陷,是在傳統學徒制基礎上的進一步優化。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既提高了人才培養上的質量,又為企業招人減少了財政支出,為企業用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對于學校來講,學校在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下,大大提高了學校育人的質量,為學校的招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增加了社會對學校的認同感。同時,學生可以較早地適應當今社會的需要,提高學生們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解決了學生畢業就業難的問題。現代學徒制的管理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進步,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5結語
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模式改變了以往人才培育方式上的弊端,為人才質量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雙方共贏,既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同時為學校帶來了一定的聲譽,增加了社會對學校的認同感。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模式是當前教育上的一大進步,促進了教育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關晶.西方現代學徒制的特征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1(31).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不斷開創我國汽車標準化工作新局面——在第四屆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全體委員會大會上的講話(摘要)
突發事件中的網絡輿情引導
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建立高校畢業生下基層工作的長效機制
判決書的語言特征
平面設計中的材料運用
認清差距才能知恥后勇——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現狀分析
市場調查與企業營銷
后改制時代中小型大學出版社的品牌戰略
藝術形式與功能的完美契合——談產品的再設計
青年人價值觀的形成
實用主義思潮與高校貧困生
應發展農村微型金融機構——以重慶市為例
做好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
信息技術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形成幽默語言的心理機制
“合作學習”在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教學中的運用
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創新
概述隱喻研究
讓市場告訴你
發展方式轉變:政策取向與主要措施——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上的演講(摘要)
法律職業倫理的窘境——由重慶市“打黑”風暴說開去
我國社會公益捐贈的法律完善
信息時代網絡倫理危機產生的原因
間接正犯實行行為的著手
注冊商標侵權犯罪行為的刑法規制
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性
預防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倦怠
認真做好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
當代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思政課中三位一體的學風建設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教育
視頻會議系統在企業的應用——以渤海鉆探國際工程公司為例
“走出去”的我國品牌需要戰略
企業管理中的技術和技術轉移
內部審計風險的形成與控制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企業的人才管理
做好西部的山水文章——青海省鄉村旅游發展探析
活得要有尊嚴
政府電子化采購的發展策略
加強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
完善嘉興港口的公共服務功能
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路與措施
新所得稅會計準則的應用
股份支付的會計核算
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
組織行為學中“積極性”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對施工項目管理控制的探討
誠信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怎樣成為員工心目中的好領導
提高勞動者素質在降低勞動力成本中的作用
品牌的轉向決策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庫存管理水平
鋁加工企業的成本控制
高校藝術類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