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射-人人艹人人-人人操在线播放-人人操日日干-不卡av免费-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工匠精神與人才培養范文

工匠精神與人才培養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工匠精神與人才培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工匠精神與人才培養

第1篇

不可否認的是,大國工匠、大賽選手和高技能人才有許多共同之處,都強調如下幾點:首先,三者都強調創新性和專注性,比賽選手和大國工匠都不滿足于重復性的生產或比賽流程,而是注重細致的觀察,善于經驗的積累,勇于嘗試新方法和追求更高的目標,追求藝無止境,講究推陳出新,勇攀高峰。在追求精益求精和精雕細刻中追求極致效率,從而引發工藝創新,形成更高層次的生產形式和技藝水平;其次,三者都強調強調德在技先,技高無邊,講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強調愛崗敬業,嚴于律己,強調吃苦耐勞,注重鍥而不舍,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不平凡的業績,這一點在學生就業后,普遍被用單位人力資源部門所推崇;再次,三者都強調嚴謹求實、一絲不茍,不會輕易放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哪怕是很細小的問題。追求完美的過程,自己和自己也會較勁,常常于精微處見精神,抱著把產品和比工件做成藝術品的心態處理生產和比賽中的每一步操作;三者都善于鉆研,追求極致,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能在艱苦的工作中學會取舍和樂在其中,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操作練習和生產過程;最后,三者都善于向最高的標準看齊,善于向大師看齊,注重縱向比較和橫向學習,注重彼此溝通和信息交流。

結合大國工匠的優秀品質和精神特點,技工學院汽車專業的技能競賽近幾年開始注意放慢比賽的節奏,注重鍛造師生精雕細琢的競賽細節。具體來說,就是加強不同院校大賽輔導教師和備賽選手之間的學習與交流,認真研究大賽規程和比賽文件,相互取經,用強化專家指導、課題研究、企業練兵等措施提高比賽實戰能力。努力打造技能大賽夢之隊,保持自己在全省乃至全國技能大賽前列位次,力爭大賽成績實現新的突破。

各技工院校都有針對性地制訂市賽、省賽和國賽的訓練計劃,成立了大賽指導團隊和參賽學生訓練班,積極參加各個省市舉行的技能大賽選拔賽。對獲得出線資格的選手還會組織進行分階段的集訓和進一步選拔,使參賽選手的心理和技能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在2015年8月舉辦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杭州技師學院的楊金龍在汽車噴漆項目上為中國奪得歷史上的首枚汽車專業金牌。正式邁入汽車專業領域的世界頂級高手行列,充分展示了技工院校師生的技能風采。

近幾年,技工院校借鑒世界技能大賽經驗,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構建了以汽車技術、汽車車身修理、汽車鈑金與噴涂為龍頭、汽車檢測、汽車商務類專業為骨干、汽車新能源專業為未來發展方向,各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架構。在各級領導和師生們看來,參加比賽的目的不僅僅是獲獎,最終還在于接軌世界標準,體現大國工匠精神。只有不斷優化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才能不斷攀登汽車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巔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技工院校在汽車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還應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注重汽車專業年輕教師隊伍的培養,強調師德師風建設。在技工院校內部大力推行教師名師帶高徒制度。汽車專業比賽優異成績的取得和畢業生大受青睞的背后,除了得益于充實、完備的實驗、實習、訓練教學設備,優秀的實習指導教師團隊,還在于系部始終重視汽車維修市場人才需求變化有關。根據汽車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辦學思路和優化專業設置,強化產教融合,深化與企業的合作,每學期都安排學科帶頭人、一體化教師和新進年輕教師和學生深入汽車制造和汽車維修一線企業去實踐學習,校企合作雙方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其次,技工院校還要不斷完善大賽實訓基地和實訓中心的建設,豐富和補充中職、高職和世界技能大賽訓練場地和訓練設備,如各類大賽所必需的專用車輛和汽車專用檢測儀器、儀表等設備,還有與之配套的身體基本素質訓練和心理輔導訓練設備,讓備賽師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訓練和比賽,借助先進儀器設備提升操作技能和比賽技藝。同時,還要加強教練團隊的建設和比賽選手的選拔工作,形成一套完備的選手選拔機制,建立健全大賽訓練耗材與資料的留存和建檔工作,加強大賽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再次,在汽車各個專業教學和院校每年舉行的技能活動月期間,還會結合第二課題的開展,大力宣傳世界技能大賽選手的優秀業績和系列報道,大力宣傳工匠精神。對接世界技能大賽和中職、高職國賽軟件標準,按照世界技能大賽和國賽的工藝要求和評分標準來指導普通的在校學生。有的技工院校還將世賽和國賽標準、成果快速轉化成實訓指導書、校本教材和一體化教學工作頁,采用第三方評價機制和行業最高標準規范技工院校學生的技能鑒定考核。只有對接世界技能大賽和全國比賽,用國際職業與技工教育的視角與思維看待目前的技工教育,技工學院才能不斷摸索和探尋出汽車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技工院校還更加注重大師工作室或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的建設,因為工匠精神不光要宣傳,還要找到傳承的平臺和傳承者。技工院校將大師或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的主要職能定義在通過大師、名師和金牌工匠完成對備賽師生的輔導與訓練、系部教科研活動的組織、年輕教師的培養和專業技術對外交流與學習。這就要求工作室團隊成員更加注重培養技能大賽選手工匠精神和汽車檢測技術應用能力、設備應用能力、操作規范和操作質量的緊密結合。對工作室負責人和團隊協作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師生用“工匠之心”去完成教育、學習和訓練任務。還要緊追汽車技術和汽車專業教學技術的前沿知識,積極承辦各級各類理論講課和技能比賽。對技工院校師生來說,只有不斷將壓力變成不竭的創新動力,師生才能不斷得到鍛煉和成長。

最后,技工院校汽車專業在一次次的變革中成長起來,辦學層次逐步豐富,專業設置愈加合理,讓師生的成才道路有了更多選擇。各技工院校還加大對汽車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工匠精神結合的力度。不斷完善學生現代學徒制,強化校外實習學生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方法。在學生實習階段將一體化教學改革與技能提升緊密結合,不斷推進大賽專業班級、汽車專業興趣小組和世界技能大賽內容和標準的企業普及推廣工作。讓畢業生在完成職業規劃的同時,也熟悉個人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在現代汽車維修企業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每年到了畢業季,大賽班和一體化實驗班的學生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學生畢業后憑借其較強的敬業精神和扎實的基本功贏得接收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的青睞,不斷涌現出身居企業管理和技術管理要職的高技能人才。

第2篇

關鍵詞 創新創業;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6-0142-02

1 前言

當下,在具有五千年輝煌歷史的中國大地上,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國上下都在刮起一波創新風。到底如何創新?如何創業?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給出這樣的解釋: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加品種、提升品質、創造品牌。可見,創新固然勢在必行,但是在創新創業的同時,不可少的是一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工匠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不懈追求,更是要不斷掌握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在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的今天,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迫切需要創新創業人才,迫切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如果在進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同時,將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必將對我國的創新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 工匠精神的闡釋

工匠精神按照多數人的理解就是一種敬業精神,它指的是每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一種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工匠精神的核心內容是:工匠們對于自己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品質和精神。工匠精神最早被提出是起源于德國,德國人的機械部件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現在正是由于對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才使得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極佳的聲譽,正是德國人對于產品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德國制造的標簽烙上讓人信賴的標志[1]。

在我國社會,與工匠精神相對應的還有一種精神,就是差不多精神。這就精神講究差不多就行了,如果每個工序都講究差不多,達到90%,那么10道工序后,只剩下30%,這就是差不多精神。科技創新能力的存在不足,多多少少與該現象相關。

3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意義

創新創業教育與工匠精神都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類型是多種多樣的,職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中堅力量。重振工匠精神自然也離不開職業教育。在創新創業型社會發展的道路上,職業教育中不可缺少創新創業教育,所以把兩者統一結合于職業教育平臺中是勢在必行的。通過調查發現,現在基本上所有的職業院校都已經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基本上重視文化知識教育、傳授技能訓練,而缺乏對工匠精神的培養以及職業素養的培育。在職業教育中要盡快補上“短板”,走出以往的誤區,讓知識與素養同成長、共扎根,為祖國的快速發展培養合格的人才。

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經過社會與企業用人單位調查,相當數量的畢業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往往被用人單位評價為“眼高手低”。高職學生在培養目標定位上就是基層的生產管理者,往往開始實習時會被派往生產一線進行鍛煉,學生在個人技能方面還沒有具備管理者的素質,但是一些人存在“我為什么和工人做一樣的事情”的心理。這時候,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調試自己的心理,頻繁跳槽。

為什么高職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與目前物質欲望橫流的當今社會形勢有關。社會的浮躁情緒和極端的拜金主義會影響學生的意志,這時候就更加迫切需要在學生教育的同時引入思想及精神教育。工匠精神作為一種精神理念乃至價值觀,恰恰教給畢業生的是堅持、專注。只有具備良好職業精神的畢業生,才能成為行業里面的專家、技術能手,才能在未來職業生涯中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在職業教育考核的時候,政府往往把就業作為重要指標,而且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定位的時候,就把高的就業率作為高職生的重要優勢。在高度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背景下,多年來,高職教育已經形成優先保證就業和滿足糊口營生的辦學導向,改變職業院校對“技能”和“育人”關系把握中出現的偏差,把培養學生的技能與培養學生的素質與意志力,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擺到同樣重要的位置,這就顯得尤為重要[2]。

培育工匠精神是實現中國發明制造的迫切需要 我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過對歷史的回顧,不難發現,其實人們熟悉的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在悠悠中華的歷史長河中,良工巧匠如數家珍,從作為四大發明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到雄偉的長城,唯美的故宮、頤和園,聳立千年的趙州橋,等等,無不是我國的能工巧匠的杰作。但是雄獅也有打盹的時候,在近代歷史的發展中,我國不再領先,并且遠遠地落在發達國家的后面。我國要發展、要進步,不是“人口紅利”可以帶動的,需要“中國制造”,更需要“中國發明制造”。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自主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實力,中國社會轉型升級的任務艱巨而緊迫。

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國,不能丟棄老祖宗留下的光榮文化與歷史傳承,在當下“中國制造”的新時代,要用創新創業教育、用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托起中華文化。在高職學生教育中,不僅要關注信息化及網絡化精神,也要真心大膽地培育去熱愛發明、崇尚技藝、獻身工程的工匠精神,新時代的互聯網+工匠精神,才是推動我國更加有效地實現創新創業發展的驅動力[3]。

4 在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徑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

抓好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在思政課、創業課中融入工匠精神 在高職院校,通常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和就業創業指導作為職業精神培養的主陣地。在課程教育中,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融入職業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內容,根據高職生的認知行為特點,選用合適的方法途徑,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使其明確工匠精神的實質與內涵,認識其價值和意義,從而形成更為正確的職業態度,提升其職業素養,使其在學習職業技能時理解并實踐工匠精神,促進自身的成長、成才[4]。

凝練專業精神,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國家在創新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摸索新的途徑。全國的職業教育都在思索:怎么上課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工匠精神的培養怎么進行?怎么融合?怎么滲透到學生的每個細胞、每個毛孔、每滴血液中去呢?

以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在教學環節設置時,加大實踐類課程的設置比例,讓學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學環境下,切身實踐體會工匠精神。而且還要強調,大量的專業教學和實訓絕對不只是簡單進行產品的生產、技能的操作,還必須結合行業特點和院校的專業性質,分析本專業職業崗位應具備的職業精神,并將其融入專業教學的目標、內容及考核之中。該專業就創新性地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樸實無華、甘于奉獻,同心協力、勇承重載”的橡膠精神融入學生教育培養的全過程,通過專業教學,使學生具備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專業崗位的基本職業素質[5]。

學校夯實文化基礎,擺正價值觀,引領工匠精神文化 除了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學校層面也要進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創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傳活動,在思想上引領全校師生轉變觀念。同時,要對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有客觀的認識。開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并不是把所有學生都塑造成機器人,按照標準執行每一道工序,要在標準的前提下進行改造、提升,把創新創業的思想傳播至每個學生,通過工匠文化的傳播,使學生能夠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健全的人格、積極向上的心理和人格傾向,使學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能孜孜不倦地吸收工匠精神文化,并助力今后能走上創業成功之路。

通過微成功的案例鼓勵積極向上的工匠精神的傳播 微成功是引領學生通向成功制高點的奠基石。在成長道路上,成功的鼓勵是高職院校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通過學生的成功案例,可以啟發引導學生不斷創新。在實際運行時,可以采用如采訪、參觀、暑期社會實踐和專家講座、專業講座、微信群與QQ流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的價值。抓好高職院校的特點及優勢,引導學生多參觀、多體驗、多采訪,直接了解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的要求,認識工匠精神對于個人及未來事業的重要性。另外,優秀畢業生的成功案例、積極向上的攀登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通過報告會、親密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由于他們與在校生有著相似的學習經歷和知識結構,其切身經歷最能引起學生的模仿,也最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能起到極大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蘇楠.萬鋼:培育工匠精神 促進創新創業[J].中國科技產業,2016(4):12-13.

[2]韓英麗,馬超群.論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6):91-94.

[3]陳勁.創新創業亟待工匠精神回歸[N].中國交通報,2016-03-28(4).

第3篇

關鍵詞: 高職生 工匠精神 培養方法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的學者認為是“工匠們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極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質從99%提升到99.99%的精神”[1]。有的學者認為工匠精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愛崗敬業,熱愛所從事的職業;二是能吃苦耐勞,耐得住寂寞;三是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和完美;四是甘于奉獻,具有崇高的職業使命感。”[2]有的學者強調“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藝匠人在制作過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極致的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對品質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的精品”[3]。根據學者們的闡釋,結合高職學生現狀與未來發展,筆者認為,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種喜歡自己從事的職業、對職業充滿敬畏、對工作專注執著、對產品追求精益求精、對人生追求極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的精神。

2015年“五一”開始,央視新聞推出八集系列節目《大國工匠》,節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幾乎震撼了每一位愛國者的心靈,舉國上下,掀起了學習工匠精神的熱潮。其實,我們是工匠精神的始祖,這只是工匠精神的失而復學。

《大國工匠》講述的是8個工匠所締造的神話。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制造”。從他們的身上不難看出他們獨特的現代氣質、魅力:認可和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充滿敬畏感、有專業功底、對工作執著、對職業忠誠,永不放棄,不改變初心,對自己的職業有超乎尋常甚至近乎神經質般的追求,對產品和服務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精品打造”,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新的創造。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這正是高職學生成就精彩人生必須具備的工匠精神。

總理在2016年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4]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工匠精神在經濟向創新型轉變、“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中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表明了國家層面上弘揚和培養“工匠精神”的決心。

高職學生是推動經濟向創新型轉變,實現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轉變的一支重要的后備軍,是未來的企業高技能型人才,是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不可忽視的力量。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至關重要。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使人在認識過程或活動過程中對某事物帶有穩定、主動、持久的指向性,是人們行為的內動力”[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索、認識事物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6]。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行為的動力元素之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愿意學習的第一前提,學習興趣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重大的價值與意義。

高職學生由于高中生活緊張,鮮有時間對專業深入了解,填報志愿是比較盲目的,甚至有不少學生的專業是在父母或者招生老師的建議下填寫的,更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這個專業,總之對專業一頭霧水。再加上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對專業學習沒有興趣。如何激發他們對該專業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緊迫與重要。著名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一種目的或一種意向,可以形成一種準需求,產生具有動力意義的緊張系統。”[7]人的心理緊張系統代表的是一種心理需要,假如我們讓學生在學習方面有這種心理需要,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有效激發。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需要和心理緊張系統不健全,也就是學生尚未樹立科學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專業的價值觀?結合當前高職教育教學實踐情況,筆者認為,首先,在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時,加強學習價值觀的引導,讓學生盡早明白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其次,專業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結合對專業的深刻認識與感悟,教育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最后,對于教學管理者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會時間,緊抓班級學風建設,定期召開學生學習的經驗交流會,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讓學生在快樂氛圍中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相互學習、教育與影響,共同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真正對自己學習的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平時能夠認可、熱愛自己的專業,這正是成為能工巧匠的必備的基礎。

二、激發學生渴求專業成就的欲望

成就是工匠精神的精神激勵,也就是人生通過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實現大的職業目標,一個人渴求成功的欲望越強,他人生的目標就越明確,在奮斗中更樂于拼搏,敢于面困難,勇于迎接挑戰,做事越努力,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容易具有工匠精神;沒有渴求專業成功欲望的人,很難做出較大的專業成就。

如何激發學生渴求專業成就的欲望呢?首先讓學生接觸本專業大師級人物,了解大師們事業發展的歷程,發現專業大師的偉大成就,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體會到大師級人物洋溢在臉上的快樂與幸福,促使學生看到自己專業的光明前途,內心真正渴求專業成就;其次,結合高職生的實際情況,在專業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設立一個個逐漸升級的目標,讓學生不論在專業學習中還是在班級活動中,都能夠輕易實現目標,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感受快樂,對自己充滿希望,相信自己會有精彩的人生。

三、激勵學生對專業的專注

專注就是對專業的專心注意、執著、全神貫注、癡心不改、鍥而不舍,是培養工匠精神的核心。任何一個成功匠人,或者大匠,都會對自己的職業專注,都是有過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十年磨一劍的經歷;在從事自己的職業中忍不住孤獨,耐不住寂寞,是很難成為大匠及人物的。

格拉德維爾說過,任何一個人經過一萬小時的努力,可以由平凡變為超凡;馬克?吐溫說過,只要專注于一項事業,就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8]。因此,平時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專心做事,尤其是在實驗和實訓中,安排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獨立承擔責任,每次實驗課和或者實訓課結束后,對能專注于布置任務的同學,要大力表揚,樹立典型和榜樣;在學生管理方面,哪怕是簡單的大掃除或者每天的勞動值日,都要督促他們認真對待,對于表現好的同學,要及時給予贊揚,使他們在追求精細的工作過程中獲得快樂,從而養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

四、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精神

精益求精、勇于創新是每位工匠具備的優秀品質,也是職業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要求匠人凡事追求極致完美,善于發現問題,善于學習,永不滿足,樂于思考創新改革,精益求精,努力超越自我,執著解決問題,向著職業的寬度和深度發展,這正是每個工匠成功的基礎,這正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品質、順利就業和走向事業成功的基石。

要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我們平時必須要求學生在精益求精、勇于創新方面有所作為,在實驗室,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認真做好每一個實驗步驟,不容許任何馬虎,實驗數據有問題的要重新做,實驗來不及做完,課后一定要補上,對于實驗認真仔細,在實驗結果還可以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再做一遍的學生一定要大力表揚,把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對提出改進實驗措施的不論效果如何,只要沒有安全隱患,對于他們的創新精神就一律要給予肯定;在實訓室,嚴格要求學生做好每一步驟、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半成品、每一個成品,對成品的檢驗、驗收絕對嚴格,如對學生所做的染色小樣與歲給標準樣的色差,以企業的要求色差0.6為標準,凡是大于0.6的一律重新打樣。當然,對于做得好的學生,我們給予高度的肯定與贊揚,并讓這些學生分享經驗,用事實證明誰善于思考,勤于動腦,精益求精、勇于創新,誰就可以贏得快樂與尊重。

五、營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圍可以熏陶出匠人坯子,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將工匠精神顯性化,在教室、實驗室和實訓室墻壁等地方懸掛本專業能工巧匠的事跡介B和工作照,關于8個工匠的格言提煉作為班級標語,定期聘請企業的技能專家、能工巧匠等來校做講座或報告,用他們的經歷向學生詮釋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學生。

班主任要注重班會的質量,和班委一起策劃和召開工匠精神方面的一系列班會,如我們班開展系列主題班會:我的青春我做主(邀請本專業成功的學生講解對職業的看法、自己在企業的奮斗經過、自己取得成功的體會等,讓學生了解工匠精神對自己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弘揚工匠精神,成就精彩人生(暢談對職業的認識,掌握工匠精神的內涵,讓自己具有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還可以利用學院公眾號、QQ群、微信群等信息平臺,大力宣傳本專業的能工巧匠,成功校友的典型事跡,全國技能大賽獲獎者的事跡與感言等,組織學生觀看《大國工匠》等節目,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震撼學生的心靈,并要求學生寫觀后感,將工匠精神內化為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為學生具有工匠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礎。

希望每一位高職生能成就精彩人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就至關重要,這種培養是多方位的、長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采用多種形式和內容教育、熏陶,還要求我們堅定地、一如既往地做下去,更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和共同努力。讓我們一起努力,匠心筑夢,擦亮中國制造。

參考文獻:

[1]鄭榮勝.讓工匠精神成為廣大職工的主體意識和主流精神[N].杭州日報,2016-4-18(11).

[2]聶偉.經濟社會轉型期應彰顯尊重“工匠精神”[N].中國教育報,2016-4-19(05).

[3]張昭陽.東北振興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報,2016-3-29(04).

[4]作政府工作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16-3-6(02).

[5]瞿葆奎,呂達.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44.

[6]劉志運.大學學習理論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净三业真言| b超怎么看是男孩女孩| 邓为个人简历| 搜狐视频官网| 金珠的电影全部免费观看| 浙江卫视在几台| 太卷了正确答案| 画皮2电影| 美女网站视频免费| 博朗耳温枪| 徐若| 吴汉润|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男人亲女人| 六下英语单词表| 乡村女教师 电影| 玉林电视台| 敬天法祖| 同人视频| 肉体在线观看| 恋爱症候群| 暗恋桃花源剧本| 男女打扑克视频网站| 宋小莹| 87版七仙女台湾| 各各他的爱的歌谱| 视频999| 音乐会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call me by your name电影| 辽宁卫视在线观看| 爱 死亡和机器人| 不回微信判30年图片| 风云雄霸天下| 黄金太阳2| 寡妇激情| 新奥特曼2| 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全书答案| 182福利视频| 午夜高清影院| 礼佛大忏悔文注音版全文| 在线观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