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城市建筑設計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 城市設計的含義
人們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城市的發展源泉。為了讓城市的生活更加的接近大自然,提高城市的韻味和品味,設計師們開始對城市建設進行規劃和優化,并且將城市的整體形象打造成帶有藝術氣息感。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城市生活的質量、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特色越來越重視。因此,城市設計是目前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城市設計是一項富有藝術氣息的學科,有效的掌握城市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城市設計水平,還能對城市的規劃、布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進而有效的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1.2 城市設計的內容
城市設計又叫做都市設計,城市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城市的整體規劃、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城市的面貌設計、景觀建筑、城市的功能設計、以及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城市規劃在城市設計中是比較抽象和數據化的,但是,城市設計是具有具體性和圖像化的。從宏觀的角度來對城市進行設計,首先就要將城鎮與城市的布局設計好,進行城鎮一體化設計。城市設計與鄉鎮設計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城市設計更重視城市的自然景觀規劃與城市的文化特征體現。
2 建筑設計的含義及內容
2.1 建筑設計的含義
人類的生活與工作,都離不開建筑物,建筑物在進行建筑的時候,其內容、過程、整體規劃、整體布局、整體設計等都是人們關注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各種需求,建筑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重視的不僅僅只是建筑質量問題,還有建筑的藝術性和美學感。進而使建筑設計能夠與時俱進。
2.2 建筑設計的內容
建筑設計主要是建筑方案的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繪制等。方案設計主要就是了解建筑的需求,獲得相應的設計數據,與此同時還要繪制出樓層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對建筑物的尺寸、高度以及門窗的位置,都需要繪圖表示。技術設計,主要是協調建筑結構、水、電、取暖、電氣等之間的聯系,與此同時,還要將建筑的技術與工種技術,需要的尺寸,進行標明,并且還要編寫出部分的建筑技術說明。施工圖的繪制,是建造設計中工程量最大的一步,也是建筑設計的最后一步,主要就是繪制出滿足建筑施工的要求圖紙,將工程的材料、造型、尺寸等全部進行確定。
3 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的聯系
3.1 兩者之間的差異
城市設計比較注重面與線之間的發展,建筑設計注重的是點與線的發展。在進行城市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城市的整體性,而建筑設計注重的就是局域性發展,從這兩者來看,這是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最大的不同點。在層次設計上,城市建筑設計要考慮的因素相對較多,因此,城市設計的層次感比建筑設計要強烈,建筑設計更重視建筑的審美性和完整性[2]。從廣義上的角度來看,建筑設計沒有城市設計發展全面。但是,建筑設計也具有一定的層次感,像建筑的藝術性、建筑的美學感、建筑的色澤飽和度等。兩者除了在層次性上存在比較大差異,在設計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效果設計上,城市設計更注重城市的成熟性發展,因此,在對城市進行設計的時候,都會加大對城市設計的幅度,通過一定的考核和實地考察,再來制定城市的設計方案,而且,城市設計在短時間內,是根本看不到具體的效果,因此,人們很難感受到城市設計的藝術感和城市文化的特色。建筑設計相對于城市設計來說,藝術的變現力度強烈,而且更加靈活,能夠讓人們在較短的時間內,看到效果,進而有效的體現了建筑的藝術性。由此可見,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在設計效果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3.2 兩者之間的相同點
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的目標大致相同。城市設計的宗旨就是要促進城市的發展,將城市進行不斷的優化,進而提高城市生活的水平和質量,讓居住在城市的人們感受到城市生活給其帶來的利益和好處。建筑設計的宗旨就是要促進建筑的發展,讓人們居住好的建筑物,來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讓人們在視覺和感觀上都能夠得到美的熏陶。在一定的角度上可以發現,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都是促進各自的發展,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充分的發揮自然界的特性,讓人們獲得更多的美感。兩者除了在設計目標上有相似之處以外,在設計的實效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都沒有設計的上限,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改革和創新,對現有的設計幅度和設計精度,再進一步的提高,讓人們更好的享受美感的熏陶[3]。城市設計與建筑設計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其對象,能夠得到更好的更長遠的發展。
4 結束語
建筑、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是一個地區的產物,世界上是沒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體的地區的建筑,它總是扎根于具體的環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具體的地形條件,自然條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環境所制約的,這是造就一個建筑形式和風格的一個基本點。
建筑的地域性從廣義上來講,它首先受地理的氣候,區域的影響,比如說在南方跟北方寒冷地區建筑顯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地區,山區的建筑和濱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就拿博白來說,我們這個地方日照時間長,高溫多雨,四季長青,所以人們往往形成一種喜愛,室外活動,崇尚自然。建筑處理著重通風,遮陽,隔熱,防潮,逐漸形成了輕巧通透、淡雅明快,樸實自然的建筑風格。
如果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體的地形,地貌條件,和城市周圍的建筑的環境。這是具體影響和制約建筑空間和平剖面設計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師要以生態觀的角度順應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與地段環境,融為一體,要用城市的觀點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體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與自然的關系,在體形、體量、空間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與地區相適應的技術條件手段,再結合功能,整合,優選,融會貫通,就有可能創造出有個性的精品。
建筑的文化性,就是建筑具有雙重性,它既是物質的財富,又是精神的產品;它既是技術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一座優秀的建筑,其精神內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但凡精品都能傳譯一定的精神內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筑。歷史上每一個時代,都產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義和藝術感染力常常成為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的標志,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設計體現和諧的方法
(一)、建筑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優秀的建筑設計作品,包含工程技術和造型藝術兩方面的智慧。在工程技術方面,先知國際建筑設計專家團重視建筑智能化和高科技在建筑上的應用,注重風水布局在建筑設計上的應用,使建筑產品在市場上占有強大的競爭力。先知國際建筑設計專家團的建筑作品不只滿足人基本的使用功能,還在設計中追求整體環境的和諧和美感、天人合一的建筑形象。
當前,在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創作應該往哪個方向走,一個建筑要滿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不是很難。但要把一個建筑作為一個精品,來創作來設計,是很不容易的,筆者就是通過這幾十年的建筑創作,深深體會到建筑要有一個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建筑創作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
建筑的地域性還表現在地區的歷史,人文的環境之中,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人們長期生活決定了歷史文化的傳統,建筑師應該在地區的傳統中,來尋根,發掘有益的“基因”,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使現代建筑地域化,地區建筑現代化,這才是建筑師真正廣闊的創作空間,也是建筑師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如過去博白客家村民居屋,建筑形式是跟當時特定地域的環境,跟博白的氣候環境完全結合一起的,是中國傳統的家族的觀念的中國傳統的文化把它糅合在一起,這是跟一個地區的地域環境,和地區的文化是完全分不開,每一個建筑就是一個家族。現在博白居民都興建樓每一家一棟。
建筑作為一個文化形態,它既是人類文化大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政治思想息息相關,各種觀念,無時不在制約著建筑文化的表達和發展。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社會生活的方式,文化觀念,美學觀念,價值觀念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在一個強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科技與人文同步發展的這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建筑是時代的一個產物,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反映。隨著世界經濟技術文化的發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時,確實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寧要平凡的也不要’造作’的,寧可遷就也不要排斥,寧可過多也不要簡單,既要就的也要創新,寧可不一致和不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確的。”
(二)、綠色建筑的設計觀
蘇荷中心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東依中州大道,南鄰農業路,規劃用地面積16123m2,總建筑面積112328m2,地上30層,地下2層,其中地下室為汽車庫及設備房,局部設戰時人防工程。1層,2層為商業步行街,3層~30層為酒店式辦公空間,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本項目是集商業,辦公,酒店公寓為一體的高端商務地產項目。工程于2009年10月開始初步設計,2014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因其以獨有的“蝶”形,X建筑造型,層層空中花園、挑高10m五星級大堂、專屬會議中心及精心打造的夜景綜合照明,迅速成為中原新商務地標。
2總平面設計
建設用地呈方梯形,進深與面寬比較接近,設計在滿足規劃退地界要求及周邊建筑的消防,日照,衛生間距要求后,對可建設范圍用地內進行平面布局,建筑平面采用“蝶”形,爭取最大化利用土地的同時,減小建筑進深,加長商業臨街面,使得建筑體型生動活潑。建筑基地主入口設在農業路,內部沿建筑周圍設環形通道,滿足使用及消防車道要求。由于采用“蝶”形平面,建筑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形成交通集散廣場,通過合理組織,有序安排各功能分區的交通,地下車庫在南北廣場設兩個出入口。室外地面做部分草坪式停車場。規劃平面結構采用內部商業街布局,形成環狀空間形態;酒店式辦公、商業、休閑、娛樂、餐飲等多種功能,各功能組群相互帶動,力求以辦公人群帶動商業的發展,以景觀商業增添住區活力,以商務、商業等功能促進酒店式公寓的開發,以多功能的復合式開發帶動本區域的經濟發展,力求達到多相互動,最終帶動項目本身和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3功能設計
建筑平面采用“蝶”形,翅膀呈“X”形向四個方向展開,減小建筑進深,加長商業臨街面及通風采光面,建筑采用7.2×8.6標準柱網,同時兼顧地下停車及上部使用要求,建筑1層,2層為店鋪式商業,以7.2m面寬雙層為一經營單元,內部設樓梯。標準層為酒店式辦公空間,套型以3.6m寬單間及7.2m寬雙間為主,均設獨立衛生間,設計以“鬧中取靜的綜合商務辦公小環境”為設計理念,結合現代SOHO式辦公理念以及市場的需求,套型著重提升小型辦公空間的時尚品味,適當忽略朝向的要求,以通透明亮的辦公環境作為特點,同時整幢大樓便于統一管理,租售皆宜。電梯集中設置兩組,結合挑空的中庭,每組6部。根據設計要求,辦公采用分體式空調,為不破壞整體造型,每套房間均設置有隱蔽的空調主機位置,以白色鋁板百葉做統一協調處理。
4建筑造型與空間設計
建筑造型設計注重塑造建筑形態的可識別性,設計從平面到三維構圖,從外部立面到內部中庭空間,都具有強烈的個性,“蝶”形所展現的外沿與內涵是全方位的,從每個視角看上去都完整很精彩,找不到所謂的建筑次立面,體現整體造型藝術美,形成通暢的視覺通道,使之成為鄭州市一個新的建筑景觀標識點。建筑內部在“X”形交匯點采用豎向通高的共享空間,每層沿共享空間周圍設觀景平臺,每隔數層設透明空中走廊,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和魔幻感覺。設計中運用細膩、精致的細部和協調的比例關系,創造出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設計中結合時尚的設計理念,為建筑外部創造賞心悅目的視覺元素,為建筑內部創造了明亮、開放、健康的空間。建筑風格端莊大方,高雅脫俗又清朗簡潔、新穎奪目,創造了完整的建筑形體和與眾不同的氣勢。
5建筑景觀設計
商業界面和步行街主軸線上的廣場和景觀節點也當作視覺通道上的焦點處理,使之成為人們的休閑集散空間,提高空間品質和實用價值,辦公大堂、人行步道及廣場景觀的線性展開,形成一系列景觀節點,達到景向結合、步移景異的四度空間生態社區。
6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