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內科流行病感染調查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謝妙金 馮奐單位:從化市中心醫院院感科 廣東從化
我院兒內科5年來醫院平均感染率為1.54%,比綜合醫院黃金平報道的3.00%要低,也低于孫立新等報道的3.45%。這可能與醫師對醫院感染診斷水平和對病例檢查發現有關,存在漏診情況;同時也與醫師報告意識有關。2010年醫院感染報告率比前幾年有較明顯提高,主要是2009-2010年全球發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有關,也與我院多次加強醫院感染診斷知識培訓,提高醫師診斷技術水平和報告意識有關。同時我院實行每月醫療質量考核評分制,實行量化管理,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每月到科室詢查,抽查病歷,督促醫師及時報告。
小兒自身免疫系統發育在學齡前尚未完善,母體抗體隨著出生后逐漸減少,機體抵抗力低,較易發生醫院感染。有研究報道>50歲的中老年和<13歲的兒童醫院感染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
本項調查中以上呼吸道和胃腸道感染為主,與一般醫院兒內科醫院感染調查報道相似。這可能與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傳播途徑多為飛沫、空氣傳播,在病區內空氣不流通下切斷該途徑較困難有關;以及秋冬季以人類輪狀病毒為主感染引起腹瀉有關。
小兒年齡越小也越易發生醫院感染,年齡<2歲患兒發生醫院感染占81.52%。同時患兒住院時間>10d者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增高,占54.45%,住院天數過長也是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故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床位周轉率,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方法之一。
抗菌藥物是我國目前應用最多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如何合理使用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已成為現代醫院目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我院兒內科醫院感染患兒抗菌藥物絕大部分以一聯為主,占94.12%,少數聯用,聯合使用方面控制較好。從品種方面,使用1種抗菌藥物占68.82%,2種占22.94%,3種占8.24%,患兒使用抗菌藥物更換品種占31.18%,由此可見臨床醫師選擇抗菌藥物時存在一定盲目性。這可能是患兒多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癥狀較輕,臨床醫師多憑經驗用藥,較少做相關實驗室檢查有關。兒內科醫院感染患兒抗菌藥物使用率>80.00%,且選用B-內酰胺酶抑制劑復合物、第三、四代頭孢類等廣譜抗菌藥物達73.53%。
可致兒童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的一些條件致病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由于近年來大量使用三、四代頭孢類,可使其耐藥性逐年增高。近期/超級細菌0的出現已令全球擔憂,也是對濫用抗菌藥物的嚴重警告。故臨床醫師應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盡可能做病原學檢查,根據藥敏結果科學選藥,個體化合理用藥,減少耐藥性產生。
手衛生和病房的環境衛生狀況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兒科病房經常性關門,特別是冬天,空氣流通差,陪護家屬多,流動性大;患兒生性好動,喜歡觸摸各種物體表面,而病原微生物無處不在,手經常接觸的水龍頭、電話、門把手、電燈開關、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大多數污染嚴重,增加了醫院感染的機會。手衛生對作為醫院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幼兒更顯重要。
醫務人員是醫院感染病原體定植和傳播的最主要媒介,而手衛生是預防、控制和降低醫院感染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可以降低醫院感染暴發流行。同時醫院也應加強對患兒、家屬健康教育宣傳,提高洗手意識,病房常開窗通風,并做好環境清潔和消毒,共同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